日本人有多想毁灭自己?

  "

  虽然只是如沙粒般大小的非常渺小的存在,但自己却是与这巨大的世界融为一体的。尽管只是一粒尘埃,却能清楚地感觉到这一点。明白了自己究竟为何物。怎么说呢……在顿悟到这一切的时候,我会有一种既孤独寂寞又想放声痛哭的幸福感。

  ——《日本沉没》

  " alt="500" />

  最近,有两部现象级的日本职场“爽剧”时隔多年推出了续作:《半泽直树》与《派遣员的品格》。

  派遣员,用我们的话来说就是“临时工”或者“外包”,一般的派遣员工,工资微薄,也受到正式员工排挤。被誉为“最强派遣员”的大前春子,绝不加班,只做职责范围内的事却又做得非常完美,跟半泽直树一样,对上司无理的要求以牙还牙直接怼回去。

500

  《派遣员的品格2》大前春子

  今天我们讨论的重点不是职场,而是《派遣员的品格2》里一个有趣的小细节:大前春子一登场,就揣着一本蓝绿封面的书,但这不仅仅是道具。

  在第一集末尾,春子拿出书,冷淡地对公司领导说,不懂变通、职权骚扰、一味压榨员工的下场,就像是这本《日本沉没》里覆灭的日本。

500

  大前春子选择用来“恐吓”老板的书籍,侧面展现了日本一个非常特别的文化现象——《日本沉没》的国民性及其深远的影响力

  《日本沉没》是小松左京所著的科幻小说,所描写的内容跟书名一样直白,日本整个国家沉入海底。里面非常详细地描述了日本人所熟悉的国土,一点点崩坏陷入灾难的场景。

  比起《2012》《后天》这样全世界毁灭的末日题材科幻作品,《日本沉没》里,独独只日本岛沉没了,世界其他地方都好好的。

  1973年,《日本沉没》一出版出版,就拿到了日本科幻和推理的最高奖,当年就成为日本排名第一的畅销书,甚至光凭这本书的收入,小松左京就跻身日本顶级富豪行列。

  随后近50年,《日本沉没》不断被翻拍为了电影、剧集和动画,“日本沉没”甚至成为了一个经典的大众议题。

  直到2018年,还有一条热门书评写道:“日本人都应该来读一读《日本沉没》,它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认识了日本人和日本国土。”

  可以说,《日本沉没》在日本的地位,等同于《三体》在中国的地位。

  有趣的是,刘慈欣说:“《三体》其实受了《日本沉没》的巨大影响。我看了《日本沉没》后很震惊,一部科幻作品竟然能把一个民族深处最敏感、脆弱的对未来的恐惧感体现出来,我就想写一部中国的《日本沉没》。中国人对未来对末日的恐惧是什么?想了很多年,没想出来。但作为人类,我们对宇宙肯定有共同的恐惧,这也就是《三体》重要的思考来源。”

  为何这样一部“自毁”的科幻小说地位如此之高?影响如此深远?为何日本人可以坦然把整个日本的沉没都挂在嘴边?这个问题的答案,恰恰也是日本人那独特的生死观和世界观的一个切面。

500

  1.

  站在气球上

  如果说,哥斯拉代表了日本人对于核的恐惧,《日本沉没》则代表了日本人更深的、也是更难以掌控和对抗恐惧——自然灾害。

  “虽然人们常说‘如大地一样安如磐石’,但实际上,人类却连同他们的文明、历史以及生物的全部进程一起,站在一个厚度只有地球半径的一千二百五十分之一的岩质行星表面的薄膜上——如同站在一个气球上!”——《日本沉没》

  可以说,日本所在的位置,就是这个气球最薄弱的地方之一,随时就可能破裂。

500

  地球结构由外向内是“地壳(crust)-地幔(mantle)-地核(core)”结构,相比起整个地球,地壳只是薄薄的一层,地幔由固体岩石构成,但它具有塑性,也就是可以进行“蠕动”。图:NASA

  虽然地球表面(也就是地壳)的岩石圈非常坚硬,但并不稳固。由于地幔冲击,地壳像碎蛋壳一样被分为许多硬块,这便是板块构造。

  地幔“驮”着板块们缓慢移动着,板块与板块相遇的地方,常会发生挤压、碰撞、俯冲等活跃的构造运动,大地震就主要发生在这里。地壳受到从各个方向施加而来的压力后,从而发生压缩、拧转、扭曲,最后地壳崩坏,这就是地震了。

  而日本,恰好就位于4个板块的交汇处,这在世界上也是极为罕见的。

500

  日本列岛处在属于陆地板块的亚欧板块以及北美板块的上方,而属于海洋板块的菲律宾板块以及太平洋板块则俯冲到这两个陆地板块下面。图:日本防災科学技術研究所

  这是现在已被地质学界广泛接受的构造学说,《日本沉没》就是运用了这个学说,详细而又看起来非常真实地描写了日本列岛屿是如何倾斜,地震、火山、海啸频发、大地变形,而一点点沉没的。

  更令人惊讶的是,在小说写作的1970年代,这个构造学说才刚刚兴起,尚处于理论尚未完善的阶段。不难想象,这在当年造成了怎样的冲击。

500

  在东日本,东南边的太平洋板块俯冲下沉到东北边的北美板块下方,这两个板块的交界处就是日本海沟,是地震频发的地带。在西日本,南边的菲律宾板块俯冲下沉到北边的亚欧板块下方,被称为为南海海槽。8级大地震也经常在这里发生。图:日本防災科学技術研究所

  这些还只是在板块交界处的大地震,碰撞造成了板块内部的地表也出现了岩石断裂,断裂处叫作活断层。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全部评论 4
最热 最早 最新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