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文慎入!一族麦凯恩,五世美国梦

【文/ 观察者网风闻 岑少宇】

麦凯恩走了。

因为脑癌病情早已透支了人们的热情,又是主动“放弃治疗”,所以总体而言不算怎么轰动,绝大部分媒体和社交媒体用户,只是发出早已准备好的言辞,有些还言不由衷。

在2008年总统竞选后,麦凯恩三世在中国媒体上只是“靠着”对中国放硬话、“挺台湾”,才有点存在感。要不是和特朗普斗到死,这个美国政坛大佬,对中国网民来说早就没什么看头了。

即使在中国民众最了解他的2008年,人们往往也对其越战被俘一事津津乐道,之后有些人沉浸在奥巴马“黑人当总统、喜提美国梦”的“民主同理心”中,彻底忘却了麦凯恩家族,今天不妨就聊聊陈年往事吧。

“根正苗红”

从美国南方白人的视角看,麦凯恩家族可谓“根正苗红”,参与过印第安战争、独立战争、1812年战争等。

不过狭义的麦凯恩参议员的家族,其真正可靠详细的记载也就追溯到曾曾祖父William Alexander McCain,他在密西西比州Carroll郡拥有2000英亩(8平方千米)的种植园,参与奴隶交易,根据官方记录至少蓄有52个奴隶。

500

(来源:Tamiko G. Muhammad, Slavery Illustration courtesy, answersinhistory.files.wordpress.com)

麦凯恩的曾曾祖父参加了南北战争,也算是保卫了自己的生活方式。有种说法称,他成了战俘死于1864年,但那个人是在Attala参军的,应该不是正主。整个密州同名的参军者有3人,一个在Attala参军,一个在Choctaw参军,第三个没记录县名,也许就是麦家祖先。

蓄奴使家族里产生了一批混血麦凯恩,也有“黑色麦凯恩”。2008年竞选期间,美国媒体采访了数十年来一直回到种植园聚会的各种肤色的“麦凯恩”们。虽然麦凯恩三世的兄弟也出席了聚会,但他本人似乎还是不大愿意和那些人攀亲戚,亲民主党媒体当然趁机为奥巴马好好地拉了把票。

麦凯恩号称三世,因为他爸爸、爷爷都叫John Sidney McCain,但其实他的曾祖父也叫这名,麦凯恩为什么不是四世呢?这数学是不是太差了?大概是因为曾祖父江湖人称J.S. McCain,所以就没有统计在内。

作为种植园主,南北战争之后似乎要被国家抛弃……拉倒吧,地头蛇还是地头蛇,曾祖父当个治安官什么还是不在话下的。

而且内战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人中,相当一部分已经完全不受国仇家恨的影响,J.S. McCain的一个兄弟, 1861年出生的Henry Pinckney McCain,居然去了“北佬”的西点军校,参加美西战争,进攻马尼拉,最终官拜少将。

500

(Henry McCain)

到了第二代,更是感受到新兴大国的精气神正在勃发,麦一世的哥哥威廉(也叫William Alexander McCain)效仿叔叔去了西点军校,以准将退役。

麦一世读了两年大学,也坐不住了,准备投笔从戎。为了准备,他先拿美国海军的考试练手,没想到顺利通过,就干脆去了海军学校。


初代海将

麦一世在学院里学得不怎么样,而且听力有点问题导致体检没过,但他赶上了国运昌隆的好时候,由于缺乏军官,最终还是让他过关了。

一战爆发时,他才刚毕业8年,在太平洋服役,本来挺清闲,但装甲巡洋舰“圣迭戈”号1915年调到大西洋护航。熟悉一战史的朋友可能知道,这艘军舰是美国参战后唯一损失的大舰,想看麦一世倒霉么?对不起,这家伙运气不错,在军舰沉没前两个月,就跑路了,派到美海军导航局工作。

500

(圣迭戈号)

应该说,麦凯恩家族到这会儿,还完全没有看见什么起色。虽然历史进程滚滚前行,但麦一世个人还要不断地努力。

他第一次指挥的只是美国海军天狼星号货船(AK-15),区区一条货船啊……这起点实在不能算高,混资历的日子有的好熬了。

500

(天狼星号)

1935年,麦一世果断参加了飞行训练,次年,以52岁的高龄毕业,创下当时美国海军的年龄纪录。又过了一年,他成为美国突击者号航母的舰长(估计参加飞行训练也是早就定好的,你练就让你上)。1941年,他终于晋升少将,出任大西洋舰队航空侦察部队司令。

1942年5月,他调任南太平洋海军飞行部队司令,有力支持了瓜岛战役。10月,他回到岸上领导海军航空局,1943年升为中将,1944年8月重返太平洋上。

他在米彻尔手下指挥一个航母战斗群,在莱特湾海战时,没等命令就果断在极限距离放飞舰载机,支援被日军袭击的“塔菲3”小队。

莱特湾海战刚结束,他便升任TF38的指挥官。其实TF38和米彻尔的TF58,与更大的第3舰队、第5舰队的关系一样,只是一支舰队两套班子,斯普鲁恩斯率领第5舰队时,主力航母编队就是TF58,哈尔西率领第3舰队时,主力航母就是TF38。

可见麦凯恩在临近战争结束时,已经是太平洋上最重要的海军将领之一,未来升任上将,已可预期,米彻尔、金凯德等耳熟能详的名字,最后都是上将。

虽然曾经嗜酒嗜赌,但因在瓜岛和西太平洋的出色表现,以及性格上刚硬、不妥协的特征,哈尔西对他颇为看重。1945年8月底,麦一世已经积劳成疾,体重只有100磅(45公斤),他当年在海军学院的毕业册里就被称为“骷髅”,可现在这体重也太轻了点。

他想要休假,但哈尔西坚持要他出席日本投降仪式。没想到,在仪式4天后,他就因心脏病去世,1949年被追认为海军上将。

500

(哈尔西与麦凯恩一世)


再续辉煌?

麦二世讨厌海军学院的严格规矩,留下了一堆不良记录,差点毕不了业,最终在1931年以倒数19名的成绩过关,比他老爸倒数38名的成绩还惨得多。

他和老爸一样,似乎容易掉体重,这种军队里绝对不是什么值得羡慕的技能,1934年还在间战期,就因此入院治疗。1941年4月,第一次当艇长,指挥重新服役的老旧潜艇O-8,该艇充当训练潜艇使用,显然也是大战带来的“机遇”,否则还不知道二世会得到什么样的指挥岗位。

1942年,他终于得以指挥作战潜艇,率领Gunnel号前往北非掩护登陆,还和许多其他潜艇一样,遭到盟军飞机的误击。

麦家第一次接近中国,是1943年6月,由麦二世带着Gunnel在东海巡逻。虽然此时日军江河日下,但潜艇还是个高危工作。不过,已经在岸上工作、方便走路子的麦一世,身板虽小,终究“武德充沛”,只知舍家报国,并没有护儿子、调岗位的意思。

6月15日,Gunnel在对马海峡击沉一艘6400吨的货船,19日,发现驶往上海的运输船团。她击沉了一艘7000吨货船,击伤一艘较小的船。在被护航舰只追击几小时后,Gunnel浮上水面,麦二世“冒着敌人的炮火”在上面指挥,发射鱼雷回击,居然击沉了燕号敷设艇。

可日本人紧追不舍,Gunnel只能再次下潜。日舰的追击总长达36小时,Gunnel大部分时间都躲在水下,电池、空气的状况极度糟糕,麦二世被迫上浮,准备炮战,但日舰也许脱离船团太久,主动返航了。

最成功的二战小说之一《战争与回忆》中,也描写了身为海军将军的父亲,以及担任潜艇艇长的儿子,与麦家颇为相似。那位艇长拜伦·亨利在小说中也被迫上浮,但他“真的”与日舰展开炮战,命中舰桥后,导致敌舰混乱,得以一边扫射一边脱险。

500

尽管麦二世不得不早早地结束此次巡航,但他还是取得了当月太平洋上第二高的潜艇战绩,并拿到了银星勋章。之后的服役经历相对平淡,两次遭遇日航母,但护航森严,麦二世的攻击都没有成功。

500

(1945年9月2日,在东京湾的麦凯恩一世二世父子合影)

1950年,作为重巡洋舰圣保罗号的副舰长,随TF77闯入台湾海峡,悍然阻断两岸统一。再度来到中国海域,却已是敌手,这算是麦凯恩家族第一次与中国“交手”。同年起直到1953年,担任水下战争研发部门主任。

1958年,二世在平淡的混资历中,熬到了少将,在海军部长办公室工作,任首席立法联络官,得以认识很多政客、将军。他们都是他在华盛顿府邸的常客,后来成了共和党人的国会山俱乐部的活动地点。他“迷人”和“真棒”(charming and wonderful)的老婆也为社交活动加分不少。麦三世耳濡目染,从小就学到些政坛基本功。

很难说这个美差为何落到麦二世头上,也许有父亲老朋友的帮助也未可知。但在此任上,是讨人喜欢,还是得罪人,终究还是看二世个人的造化,毕竟也不是每个军人都乐意去和议员们打交道。

冷战期间,核潜艇无疑是最重要的武装力量之一,可再次下部队的麦二世转往了两栖部队。这也许和一世学飞行一样,是个赶上时代步伐的好决策。核潜艇再重要,不打核大战,就很难有突出表现。而冷战期间其实热战不断,作为新兴超级大国,美国要执行大量的干涉任务,两栖部队反而有活干。

1963年麦二世升任中将,担任大西洋舰队两栖部队司令。1965年,终于等来了作战的机会,麦二世作为TF124司令,指挥入侵多米尼加的行动。在这些年间,他仍然在为海军发展鼓与呼,被人称为“海权先生”(seapower)。

500

(入侵多米尼加)


然而,“战功”没有给他带来好运。随后他同时担任美国驻联合国军事参谋团的代表团副主席、东部海区司令、大西洋预备役舰队司令,看上去都是闲差。特别是联合国的职务,简直是晋升的棺材板,但麦二世还有通过政治关系回转的余地。

1965年起,共和党参议院领袖Dirksen开始鼓动总统约翰逊给麦二世升上将。作为一个一战陆军老兵,他和麦一世显然没有什么交集,这层关系还是麦二世自己挣来的。但在海军内部也有反对者,而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则认为麦二世不是强有力的将领。可约翰逊在立法问题上欠Dirksen一笔,所以他指示麦克纳马拉想办法。

500

(Dirksen与约翰逊)

1967年,麦二世终于得偿所愿,晋升上将,麦凯恩家族就此产生了美国海军历史上首对上将父子。虽然有些曲折,但吃相还不算太难看,至少同年晋升的其他上将,也都是太平洋战争初期指挥潜艇、驱逐舰等,有的也是1963年升中将,麦二世没有给人“火箭提拔”的感觉。而且他在国会里搞好关系,对海军来说,也是大功一件。

很多国内媒体说麦二世在越战期间指挥太平洋上所有海军力量云云,然后说麦三世被揍下来的事情。其实是麦三世1967年10月被俘在先,当时二世还在伦敦任美国驻欧洲海军总司令,对消息处置平静,还是有些“大将风度”的。

直到次年4月,在越南战争最高潮的时候,麦凯恩才被任命为太平洋战区总司令,而且7月才正式就任,所有越南战区的部队也都归他指挥。这是让他为子“报仇”?还是他有两栖部队的履历,更熟悉如何“以海制陆”?也许兼而有之吧。他也需要证明自己是真正合格的上将。

500

麦二世深信所谓的“多米诺理论”,在欧洲积极反苏,到太平洋又担心越南成为共产党推倒的第一块骨牌。他在面对媒体时展示了一副地图:红色中国向越南伸出红色爪子。可人们对这位乐于和媒体打交道的将军依旧褒贬不一。

当时流行的反战口号是“做爱,不要作战”,麦二世则对海军学院的学生说“你们两件事都能干好”。但麦二世自己干得并不好,美国卷入柬埔寨的战事,他要承担很大的责任。

500

他向尼克松特别强调了北约在柬埔寨和老挝的行动带来的风险,陆军将军艾布拉姆斯(对,就是M1A1纪念的那个)也附和他,最终促成了尼克松继续在柬埔寨作战的决定。基辛格事后对另一个将军说:“我们得提防麦凯恩老是绕在总统周围,因为他在煽动总统。”

战争拖到1972年,尼克松失去耐心,终于换将。麦二世还试图请求留任到战争结束,但被总统无视了。尼克松在交接仪式上,表扬了三代麦凯恩的贡献,称通过他们能“见证美国的伟大”。基辛格后来评价说:“麦凯恩出于本能和个人经历,为胜利而战,但现实政治条件不允许。”


美国海军有两艘军舰被命名为John S. McCain,米彻尔级导弹驱逐领舰DL-3和阿利伯克级驱逐舰DDG-56。后者在2017年发生撞船事故,观察者网指出恰是被中国造半潜船抱回的,算是一个黑色幽默式的注脚。

500

70年代有一件事不得不提。麦三世的姐姐Jean,成为了小Henry Sturgis Morgan的妻子。摩根的爸爸老Henry Morgan,是摩根斯坦利的联合创始人,他的爷爷是JP摩根的创始人。小Henry Morgan在离婚后,很快娶了Jean,相伴终老。

不过小Henry Morgan没有亲自掌握摩根的商业帝国,而是转往海军。1942年加入海军,最终做到海军少将,曾仍驻韩国海军部队司令。尽管如此,麦凯恩家族毕竟还是与摩根这样的豪门建立了姻亲关系。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麦三世在越南如何被俘,是“坚贞不屈”还是“有辱国家”,2008年时已经说得很的多了。这里补充点其他故事。

三世延续了前辈的排名下滑纪录,1958年从海军学院毕业时,排名倒数第6……虽然和老爸一样不爱循规蹈矩,但更多地顶撞高级别军官,似乎已经有点“将门之后”的脾气出来了。麦二世当时是海军上校,多次前往学院训诫三世。

其他同学也不傻,知道他的身份,这也许是很多人愿意和他交朋友,让他当头的重要原因。

他随后走上了祖父的航空之路,在航母上服役,一直没有什么作战机会。直到1967年随福莱斯特号航母,被派往越南前线。

在他被击落前,就遭了一次大难。福莱斯特号航母上发生重大事故,导致134死161伤,而麦凯恩就在事故中心区域。

停放在甲板上的一枚火箭意外发射,命中了一架A-4天鹰的油箱,油箱破裂,燃油四处流淌燃烧,最终引爆了炸弹。

麦凯恩在《父辈的信念》一书中,提到了这次事故,声称火箭命中了自己416号座机的油箱,后续很多记述也都沿袭了此版本。不过根据海军调查的记录,中弹的是旁边的405号天鹰。

500

不管命中的是谁,很多读者可能要问,火箭命中油箱,怎么没把这个反华反共分子炸死呢?因为Zuni火箭的弹头有保护机制,所以并没有爆炸,只是击破了油箱,火箭碎片点燃了燃油。麦三世迅速爬到机鼻上,从加油管跳下来。

炸弹被引爆时,麦三世被轰出3米远,受了伤,405号的飞行员虽然也得以逃出飞机,但还是被炸身亡。大部分伤亡都发生在甲板下,是后续炸弹爆炸造成的。但比起被北越俘虏,这场事故的死亡率似乎更高些,更为凶险。

不管怎么说麦二世至少这点还是和麦一世旗鼓相当,没有把孩子调离危险岗位。

500

回过头说说麦凯恩三世的第一段婚姻。29岁的他,在1965年才和Carol Shepp结婚。Shepp家境平平,当当秘书和泳装、T台模特。她早就在麦凯恩在海军学院时就认识了他,可先嫁给了他的同学Alasdair Swanson。后者在学校里是橄榄球、篮球明星,和模特倒也算是郎才女貌。到了1964年,Carol控诉丈夫不忠而离婚。

Carol和麦凯恩谈了一年恋爱,于1965年7月结婚,麦凯恩收养了同学留下的两个孩子。

500

与Carol的婚姻应该没有太多政治上的考虑。两人早年相识,又是同学的前妻,再次相遇最终走到一起,还是充满真爱的。

前面提到,1965年时,麦二世正积极谋划升上将,但还没有什么眉目。从麦三世的角度看,他早就已经熟悉老爸在华盛顿的待客之道,此时也许会对这套交际艺术是否管用有所怀疑。而在家里搞点聚会,作为模特的妻子,应该也足够得到“迷人”“真棒”的头衔。虽然他曾对Carol说要做点青史留名的要事,但当时他的畅想恐怕仍更多地局限在军事领域。


Carol在麦凯恩被俘期间,在冰天雪地里出了次严重的车祸,终身都受影响。等到麦凯恩被释放回到家里,她依然不得不坐在轮椅里或者拄拐杖,人都矮了10厘米。

重新团聚的夫妻作为将门之后、“战争英雄”成了加州州长里根的座上宾,在1976年总统大选中,Carol也得以成为里根在Clay县竞选团队的主管。从政治功利性的角度考虑,Carol得到的也许更多。

500

(夫妻团聚)

麦凯恩回国后,一开始还是留在部队里,到1976年成为一支训练中队的指挥官,提高了安全飞行纪录等,为中队取得了第一次“单位嘉奖”。在反战浪潮之后的和平年代里,确实也很难取得什么更高的成就。

1977年,麦三世也走上了老爸的道路在海军的立法事务部门工作,与议员们打交道。麦凯恩二世1972年被从越南战场上换下后,当年就退役了,可以说是失意的,但他在军中无疑还有不小的影响力,当然具体过程为何,恐怕没有人能说明白了。三世的道路可能是二世根据自己的经验精心打造的,也可能是家族友谊已经形成了强大的惯性,自有人主动帮其铺路。

Carol则在为议员Rousselot工作,看上去小家庭为进入政坛所做的准备已经完全驶入正轨。但1979年婚变发生了。

这场婚变始于中国之旅。4月,麦凯恩随一个国会代表团前往中国,途径夏威夷,遇到了在那里度假的Cindy Hensley。

按照朋友们的回忆,两人确实是狠狠热恋了一番,Cindy在友人的信里写的都是他,“喜欢年纪大一点、父亲般的人”。但一段热烈的婚外恋是否必然要结束婚姻?如果Cindy Hensley不是亚利桑那州知名企业主的女儿,麦凯恩会如何选择?

总之,麦凯恩次年提起离婚诉讼,Carol接受了。日后人们当然会翻出这段旧事,麦凯恩还是比较坦率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称完全归因于自己的“自私和不成熟”,而不是越战的影响。这样也成功地保护了自己的战争英雄光环。

Carol与麦凯恩仍然保持良好的关系,而且全力支持他的所有竞选活动,怒斥来挖黑料的竞争对手。她本人后来再次为里根家庭服务,一度出任里根夫人的助理,最终负责白宫访客事务。

政坛往事

麦三世认为自己虽然能做到少将,但估计无望延续家族的辉煌,离开海军是迟早的事。他具备从事政治活动的潜力,但一是自己没多少钱,二是作为四处漂泊的海军人员,没有地方根基,如果要想办法在华盛顿或者海军人员扎堆的地方选举,也轮不到他。所以与Cindy的婚外恋是“自私”没错,但根本不是“不成熟”。

Hensley公司不是什么全球闻名的企业,只要在亚利桑那州够大就行了。它的故事也要从二战讲起,不过是另一个版本的美国梦。Jim Hensley在二战期间是B-17轰炸机飞行员,在北海被击落后得救,恢复期间发生婚外恋,与新欢Smitty闪电结婚。

出身平平的他走投无路,由哥哥指了条明道,一起在家乡酒业大亨手下做生意。但政府对商家出售酒类的价格和数量一直有所管制,大亨就往黑市里动脑筋。Hensley兄弟便和道上的人混起来。

1948年,兄弟俩被认定超量、超价卖酒。Jim被判半年监禁,哥哥判了一年,不过在申诉后,Jim改为缓刑。按照公开的说法,1955年Jim借钱创立了Hensley公司。可现在已没人能说清,这样一个前罪犯,如何获得百威啤酒在凤凰城的独家经营权。

到1980年时,Hensley一家已经是当地的大人物。在麦凯恩二婚的婚礼上,年轻参议员William Cohen和Gary Hart作为伴郎出席,而麦凯恩的孩子们都没有来。也许麦凯恩希望向地方实力派展现自己在华盛顿的影响力,但Cohen回忆说,“Hensley家族非常显赫,我们两个议员也许给部分人留下印象,但没有带来什么冲击……我们只是跑龙套的”。

500

(新婚夫妇)

无论如何,丈人对麦凯恩的身世还是很满意的。新婚夫妻的婚前协定将两人的财务完全分开,婚后也是如此,这恐怕更多地是为从政提供便利而已。Hensley一家不遗余力地打造政治明星,为了让麦凯恩结识更多地方要人,Cindy经常出面牵头。

麦凯恩毕竟在华盛顿耳濡目染过,又和各路议员们打过交道,在亚利桑那州很快赢得了当地主流银行家、地产商等的政治支持。正好第一选区老议员自己要退休,麦凯恩凭借当地商界的加成顺利拿下。妻子Cindy全身心地投入选举中,毕竟政治已是两个家族共同的事业。至于随后的正式选举,该选区本来就是共和党的地盘,可以说不费吹灰之力。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人们大多只留下麦三世老态龙钟的印象,当年他也是意气风发走在时代前列的。他的电视广告长达两分钟,先体现自己的战俘经历,说如何锻炼了自己,然后转到在沙漠高速上驾车驰骋的镜头,体现亚利桑那州地方特色,并说:“如果你像我一样,6年里都看不到日出日落,你就会真正珍爱我们所拥有的。”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感情油然而生,连竞争对手都说,这无疑是他见过最好的广告,自己的只是些照片。

刚进国会,麦凯恩就被选为共和党新入者的领袖,并与总统里根的政策保持一致。1984年的选举也没有费什么力气。他在华盛顿有人脉,和总统有私交,地方实力派又支持,在民间有荣誉,为他造就了一条多方共赢的坦途。

500

(里根与Cindy)

后面当上参议员什么的,也都顺理成章,不再赘言。但他在成为参议员之初,也遭遇过真正的挑战,而且是自找的。1987年,查尔斯·基丁(Keating)的“林肯储蓄贷款中心”被怀疑账目有问题,但调查被5个议员阻挠,麦凯恩就是其中之一。最后中心果然倒闭,导致了“储蓄贷款危机”。

调查发现,麦凯恩和基丁是私人朋友(在麦凯恩初到亚利桑那州“拜码头”时就结识了),在数年间合法收取了11.2万美元献金。麦凯恩家人多次搭乘基丁的飞机出游。而就在麦凯恩阻碍调查前一年,麦凯恩的妻子和丈人还向基丁的一处商业中心投资了35.91万美元,这都远大于基丁的献金了。

500

(基丁)

看上去麦凯恩家族也成了基丁骗局的牺牲品,官方调查的结论是麦凯恩“判断力低下”,但没有违法。麦凯恩偿还旅行费用有所延迟,但因为旅行发生在任众议员时期,所以参议院伦理委员会就没有追究。众议院则认为他已经不是众议院的人,而且最终也还上了钱,就作罢了。两边一踢球,麦凯恩名正言顺地过关。

麦凯恩的政治基本盘还在,那么民意呢?似乎没有损失多少。而且海湾战争爆发后,他以前军官和战俘的身份频频上电视,和媒体拉好关系,也在民众面前刷脸,保持了很高的支持度。商界的支持一如既往,300万美元压倒第二名候选人的35万。最终在1992年选举中,他拿下了56%的选票。

本来美国国会议员就少有因为丑闻下马的,麦凯恩这样的参议员新星,共和党肯定要保住。至于后面麦凯恩妻子药物成瘾,弄虚作假为自己搞处方药的丑闻,就更难伤到他本人了。

500

(这张照片中的Cindy,颇有些《纸牌屋》女主角Claire的感觉)

到2000年,Hensley公司的啤酒分销事业也蒸蒸日上,已经成长为全美最大的分销商之一,年营收2.2亿美元,2007年达到3.4亿美元。但要让麦凯恩入主白宫,这点家底还是不够的,即使亚利桑那州地方商界都算上,也难有胜算。

不过常年担任参议员,在多个委员会出任要职,已经足以吸引其他人的投资。比如希拉里·克林顿的朋友琳恩·罗斯柴尔德女士,就成了沙特资助的麦凯恩中心的受托人。这种跨越两党的联系并不罕见,所以当年特朗普与克林顿一家的照片曝光时,并没有什么好惊讶的。

500


插一句,琳恩·罗斯柴尔德夫妇,目前还控制了《经济学人》21%的股份,如果《经济学人》一并夸赞希拉里和麦凯恩,同样没什么好惊讶的。

根据公开资料可以确定,Eranda Rothschild基金会是麦凯恩中心主要的捐助者之一,维基解密未经证实的文件则称,2014年一年,中心就从沙特拿了100万美元,从Eranda Rothschild基金会拿了30万。

麦凯恩也许是吸取了基丁事件的教训,在家庭生意方面比较谨慎,2008年选举前还会主动避嫌,退出与酒类有关的投票。支持民主党的评论员嘲讽说,“你不能在白宫运营公司”。当然,现在大家已经认识了特朗普……

五世而斩?

麦凯恩家族目前的窘境是没有合适的接班人。他最大的两个儿子是Carol二婚带来的Doug和Andrew,虽然麦凯恩对他们还不错,老大当了飞行员,老二在Hensley公司当领导,但恐怕不大可能继承什么政治遗产,而且两人今年已经58和56岁了……

与Carol生了个女儿Sidney,已经51岁,在音乐行业工作,应该也没有从政的打算。

和Cindy生的女儿Meghan,今年33岁,本人也有意愿,可她最大的问题是,在同性恋等社会问题上采取“自由主义”的立场。2008年时,积极为老爸助选,争取年轻人,却最终因为本人“争议过大”,而被大大压缩了戏份。

500

越来越多的人在社会问题上转向“自由主义”立场,确实是一种可能性,但从特朗普的胜选就能看出,由于经济上的窘迫,共和党的保守主义基本盘不仅还在,而且颇为“兴旺”,麦凯恩家族的年轻一代,至少是走得太快了。

麦凯恩四世(一般称他为Jack)现年32岁,曾是海军直升机飞行员,麦凯恩死后,给他铺路走向政坛的难度估计要增加些。

他的妻子是黑人,空军预备役军官,似乎没有什么显赫背景,两人在关岛基地相识,应该也是真爱。

这段婚姻似乎更接近于麦三世与Carol的,但至少从政治功利的角度说,未来有可能为麦四世争取到一些黑人选票。相比Meghan的激进,与黑人结婚,痛骂歧视黑人的白人,对政治家族而言是一个比较合适的步调。

500

至于最小的James,今年30岁,作为陆战队员曾在伊拉克服役,延续了家族冲在前线的传统。据称,他不想活在父亲的阴影下,去陆战队而不是海军,也许是表现之一。不活在阴影下,他未来从政的可能性又有多少呢?

富翁、政客即使在大城市活动,或许还能保持自己的保守主义立场,下一代却可能被“染蓝”。共和党精英本质上已经在贫富等方面脱离基本盘了(比如Cindy,其实在社会问题上也采取“自由主义”立场,对女儿应该也有影响),但很多人好歹还在地方上耕耘经营,然而,二代们的物质基础往往与基本盘进一步脱离,在思想观念上当然就更加渐行渐远。这恐怕是所有共和党大佬们都要面临的问题。

自由主义思想是美国管制世界的工具之一,但只有对自身原有的立场具备“道路自信”的人才能真正使用好工具。现实是,大部分人不具备这种条件,工具的滥用会把“自己人”也变成信徒。

美国的选举学过于发达,导致政客们更容易为了短期选票,贩卖观念,对思潮变动及其后果缺乏深入的洞见。

而那些作为工具的所谓“思想”,往往也和社会实际脱节,或者似是而非,在遇到社会矛盾时没有什么实际作用,反而加速激化,这是当前美国舆论冲突的重要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二代本人是否适合从政,也因人而异。即使像麦凯恩三世夫人那样积极辅选的人,到了华盛顿也立即感到压抑,不得不回到老家待了一年。(你说这华盛顿是有多压抑啊?)

不过,即使麦凯恩政治家族衰落下去了,Hensley公司为基础的经济家族还在。只要能掌握住地方,未来还有可能包装出新的麦凯恩议员。至少有经济实力在,门生故吏们就不敢过于怠慢麦凯恩家族。

换言之,麦凯恩家族即使难以恢复到三世的政治高度,这个美国梦的活标本,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还会延续下去。

从印第安战争杀人抢地开始,这算是第一代美国梦,至于印第安人就别做梦了。

狭义的麦凯恩家族当着蓄奴的种植园主,做的是第二代美国梦,那些“黑色麦凯恩”的先祖却不会有多少好梦。

麦凯恩一世的叔叔参加争夺殖民地的美西战争,抢钱抢地抢女人,已经是第三代美国梦。

麦凯恩一世从一战打到二战,见证了大国崛起,个人封官拜将,是第四代美国梦。

麦凯恩二世最终在越南碰了一鼻子灰,没能看到称霸全球的实现,但也算实现了个人延续将门辉煌的美国梦。

麦凯恩二世作为将门之后,他的梦已经比较特别了,不太典型。而同龄人、麦凯恩三世的丈人Jim Hersley的梦也许更真实一点,违法经营试图积累“第一桶金”,说不清道不明地获得独家经营权,最终发迹。这种梦恐怕很对中国国内某些人的胃口。

麦凯恩三世的美国梦,综合了两个家族的力量和关系网,离巅峰只差一步而已,现在他永远睡下去了。子子孙孙无穷尽也的梦,却不知何时会醒来。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