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军力浅析 - 海军(中)
首先更正一张图,上篇在临发布之前决定加一张主要军舰的侧视图,结果没注意基隆级用了一张台湾网友制作的垂发升级想象版,现在改回来了。
左营 - 124舰队
124舰队的前身是1946年成立的海防舰队,之后变更为海防第一舰队和驱逐舰队司令部,曾经是台湾海军的第一主力,“阳”字号驱逐舰大部分都配属在该舰队,目前下辖242、264两个战队,驻地在高雄左营。
左营基地是台湾海军的大本营,在高雄港北方9公里处,是台湾唯一的一座专用军港。两座港口之间隔着寿山,在山顶上部署了海锋大队第4中队的“雄风-2”岸基反舰导弹发射阵地。
左营基地规模庞大,海军舰队指挥部就位于东码头,基地内还有海军教育训练暨准则发展指挥部、三个舰队部、陆战队指挥部、海军军官学校、海军陆战队学校、左营后勤支援指挥部(拥有台军最大舰船维修基地)、海军战斗系统工厂、海军造船发展中心、陆战队两栖侦搜大队/登陆战车大队/战斗支援大队、海军弹药总库、 油库等众多单位。台湾海军除驱逐舰、护卫舰和导弹快艇外的其它作战、辅助舰艇几乎全部驻扎在此,约占总数的一半以上。
> 小港北侧的水星码头是“水星专案”为潜艇兴建的专用码头,可停泊全部4艘潜艇
左营港的港池南北长3.2公里,东西宽1.2公里,分为南部的大港(主力驱护舰只)、中间方形港池内的小港(扫雷舰队)和北部的北港(导弹快艇、两栖舰艇和军辅船)三部分,面积是够停航母编队了,不过水深还是不够,最深的大港也只有10米深,吃水9.7米的基隆级趁高潮位或许能开进去,一退潮就得搁浅。所以基隆级去台湾西南部活动只能停靠在水深11.3米至17.6米的高雄港,虽然也有少部分军用码头,但是港口支援设备远不及左营。
2016年7月1日那起轰动一时的“雄风-3”导弹误射事件就发生在左营,不过肇事的锦江级“金江”号巡逻舰来自基隆的131舰队,当时停靠在水星码头上进行年度甲类操演验收,舰上导弹操作手独自在战情室训练时因为操作失误将一枚“雄风-3”战备弹发射升空,导弹向西北飞行40海里后在澎湖吉屿东南海域自主发现、攻击并贯穿了一艘高雄籍渔船驾驶舱,造成船上人员一死三伤。这其中既有锦江级人机工效设计不合理的因素,也暴露出台湾海军管理、训练、装备上的很大漏洞。
【 康定级 】
124舰队由6艘康定级组成,用民国时期中国城市命名,分别为康定、西宁、昆明、迪化、武昌和承德。康定级即法国拉斐特级护卫舰,也是台军所有军舰中争议最大的一级。在80年代中期启动“光华一号”引进佩里级后,山字号护卫舰和阳字号驱逐舰退役带来的缺口仍然很大,于是台湾海军继续满世界找后继舰。80年代末曾经计划采购16艘韩国的蔚山级护卫舰,但时任参谋总长郝伯村赴法国谈判后转为订购拉斐特级,采购代号“光华二号”。
1991年8月双方签署采购合同,92年2月台湾首舰在法国海军造舰局洛里昂造船厂开工,此时拉斐特级刚刚完成设计不久,法国海军的首舰仍在船台上,要4个月之后才下水。台湾海军能够如此迅速地获得西方最新锐的战舰实在是令全台上下兴奋不已,不过同样让人吃惊的还有订购的数量和不明不白的价格,最终台湾只购买了6艘而不是计划中的16艘(后10艘在台湾建造)。
随后即爆出军购弊案和著名的尹清枫命案,法方也有6人受牵连离奇死亡,沸沸扬扬折腾了20年,直到2011年才由国际仲裁法庭判定法国政府败诉,需归还台湾8.75亿美元佣金,成为国际军购史上最大丑闻。据事后透露,6艘拉斐特级原先议定的价格总额是110亿法郎,而最终成交价格达到160亿法郎,是新加坡6艘同级舰(不含作战系统)的三倍,多出部分全是佣金和回扣。
> 首舰“拉斐特”号
外型科幻的拉斐特级是世界上第一种实用化隐身战舰,雷达反射面积比常规设计降低了60%,满载排水量3600吨的护卫舰雷达信号只相当于1200吨的小型舰艇,开创了大型军舰隐身化的先河。
但是外表光鲜的拉斐特级在法国海军内部却是一个相当尴尬的存在。它的定位在按民标建造、人畜无害的花月级巡逻护卫舰和正规舰队驱逐舰之间(法国海军内部没有驱逐舰这个舰种,全部称之为护卫舰,使用D字头舷号的一等护卫舰实质上就是驱逐舰),既可以保护面积广大的海外领地和专属经济区,也可以编入海军战斗群执行辅助性任务,特别是情报搜集。
> 2009年5月5日停的泊在土伦港“拉斐特”号和花月级6号舰“芽月”号,可以看到两舰的雷达设备都十分简单
拉斐特级除了隐身性能优异、作战指挥系统先进外,其它方面实际上相当平庸,尤其是武备和雷达:对空只有机库顶部的一座8联装“海响尾蛇”点防御导弹,最大射程11公里;对海配备2座4联装MM40 block II“飞鱼”反舰导弹和1门100毫米紧凑型主炮;反潜能力为零,没有配备任何声纳设备和反潜作战系统,搭载的一架“海豚”或NH-90舰载直升机也只执行反舰任务;雷达探测设备相当简陋,只装了一部“海虎II”对空/平面搜索雷达和一具整合光电/雷达射控系统,发挥不出作战系统的优秀性能;为减轻重量和提高隐身性能,上层建筑用轻质铝合金和玻璃/木纤维复合材料建造,重点部位用凯夫拉装甲增强防护,在高烈度作战条件下生存率很成问题;拉斐特级最高航速为25节,续航距离为9000海里/12节。
> 拉斐特级的“海响尾蛇”发射装置进行了有限的隐身优化:在两侧安装了挡板,底座有多边形护罩包覆,发射筒盖为平顶;前面的“飞鱼”导弹发射架也有挡板遮住侧面;直升机库偏在右侧
拉斐特级的舰体非常宽大,在主炮和舰桥之间有一大片平台,预留了安装“紫苑”防空导弹垂直发射装置的空间,但因为预算限制没有安装。从实战能力上看,拉斐特级和我国同期的053H2G型护卫舰并没有太大的区别,而后者满载排水量是2250吨,价格更是只有一个零头,1999年服役的053H3型甚至火力还略有超出。
> 053H3型“洛阳”舰
法国方面预计从2023年开始用5艘更加科幻的FTI中型护卫舰替代拉斐特级,不过在两型舰的过渡阶段仍然选定了拉斐特级的1、3、4号舰进行中期改装,增加舰壳声纳和反潜作战系统,改进防空导弹,以服役到2030年代。
> FTI首舰“纳尔克海军上将”号于2019年10月铺设龙骨,排水量4460吨,是第二型采用复古穿浪艏的现代军舰,采用有源相控阵雷达、“紫苑”舰空导弹和拖曳线列阵声纳,弥补了拉斐特级的所有缺陷
台湾对拉斐特级的缺点非常清楚,所以台湾版的康定级实际采用的是法国海军造船局设计的反潜构型,安装了汤姆森·马可尼声纳公司生产的Alose声纳系统,包括舰艏Spherion-B中频主/被动声纳和ATAS(V)3主/被动拖曳阵列声纳组(一具主动可变深度声纳 + Lamproie低频被动拖曳阵列声纳),并且在TAVITAC-2000型作战管理系统中增设了一组反潜作战显控台,配合2座三联装鱼雷发射管和一架“海鹰”反潜直升机,构成一套完整、高效的反潜系统。
> 康定级的直升机库中置,两侧削去一大块用于安装博福斯40毫米速射炮,着舰控制室位置降低
康定级对雷达系统进行了升级,在前桅上安装了“戴高乐”号航母上的DRBV-26D“木星-II”远程对空/对海二用雷达,后桅顶部增设“海神G”对空搜索雷达用于低空补盲,对空探测能力大幅度提高。上层建筑也采用了双层外壳结构,要害区域配置额外防弹钢板,防护能力有所增强。
受各种政治因素和预算的影响,法国方面只建造了舰体并安装了作战管理系统,却没有配备任何武器,康定级返回台湾后再自行整合武器系统。反舰武器为奥托·梅莱拉76毫米主炮(正分批进行隐身化升级)、2座4联装“雄风-2”反舰导弹以及机库两侧各一座博福斯40毫米速射炮(无火控系统,依靠人工瞄准操炮)。
> “昆明”号发射“雄风-2”
机库顶上原来安装“海响尾蛇”发射装置的位置改为一座“密集阵”,提高了近防能力。在舰桥前面那个大平台上安装了一座从退役的阳字号驱逐舰上拆下来的4联装“海榭树”近程对空导弹系统,该导弹是AIM-9D“响尾蛇”空空导弹的衍生型号,红外被动寻的,有效射程仅9公里,射高3000米。系统配有12枚导弹,4枚装在发射架上处于待射状态,其余均储存在发射架底座内依靠人工装填。越战期间美国海军曾在驱逐舰上试用该系统但没有正式装备,后转给台湾海军成为全世界唯一的用户。
> “海榭树”系统采用非穿透式安装,高高的底座内是备弹库,为此还在四周加装了围栏进行遮蔽
“海榭树”由坐在导弹中间玻璃护罩内的射手用光学瞄准仪目视瞄准,夜间或者低照明度条件下使用一部前视红外摄影机搜索,几乎没有全天候作战能力。它和全舰作战指挥系统完全脱节,射手与战情中心之间只能使用语音联络,下命令靠吼,搜索目标靠眼,发射操作靠手,命中基本靠蒙,作战效能也就和肩射导弹差不多,聊胜于无。
> “武夷”号油弹补给舰上的“海榭树”系统,弧形护罩内的操作员形如打电玩
拉斐特级一共有4个衍生型号,除了法国的5艘自用型,还有沙特的3艘利雅得级防空型(4700吨,配备16枚垂发的“紫苑”舰空导弹)和新加坡的6艘可畏级(3200吨,配备阿基坦级同款的“武仙座”相控阵雷达和32枚垂发的“紫苑”舰空导弹)。康定级的反潜和反舰能力和可畏级相当,防空能力垫底,连自卫都难以胜任,作战能力极不均衡。目前台湾海军正计划用“天弓-2”的海军型增强康定级的防空能力。
> 由上至下分别为新加坡可畏级、沙特利雅得级、台湾康定级和法国拉斐特级
台湾自行安装的各种武器和设备极大地破坏了原设计的隐身性能,比如2座鱼雷发射管就露天堆在机库边上,“海榭树”导弹连发射筒都没有,直接挂在发射架上,为安装博福斯速射炮削去的机库一角也形成巨大的角反射器。
台湾海军把6艘康定级部署在左营,一是作为二线兵力支援海峡内的成功级,二是利用较强的反潜能力在台湾西南部的深水海区执行反潜任务,保护通往南海、东南亚的交通线。
> “汉光演习”中的台军编队,由远至近分别为2艘基隆级、济阳级、康定级和成功级
- 下一页
湾湾的军力还分析个一二三,真有点杀鸡用牛刀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