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是如何惹怒网友的
最近浙江大学上了微博的热门话题,原因是一张浙大内部网站的网页截图流出到微博上,是某某学生的处分决定,具体内容如图所示:
可能有点模糊,我仔细辨认将文字转录如下:学院于5月25日召开党政联席会议讨论该生违纪处分意见,考虑到努尔特·巴特尔是初犯且已强烈悔罪,并恳请获得改正机会以及来自民族贫困地区,又是毕业生等情况,学院从挽救民族学生出发,提请学校酌情从轻对该生的违纪处分。
那么违纪学生犯了什么事呢?强奸被判有期徒刑一年半,缓刑一年半。浙大的违纪处分截图如下:
这两张图一出来瞬间在网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热度推得非常高,几乎是众口一词的批判与,可见网民对这个决定是非常不满的,大家对浙大这样的举动是非常的不赞同。其实大家对于某个罪犯认罪,悔过,积极赔偿以换却轻判并没有多大的抵触,只要按照法律规定,程序和事实认定没有问题就行。更低层级的惩戒,比如公司、单位、学校的规章制度也是如此,程序正当,事实认证无误,理由充分,大家也不会说什么。那么为什么浙大这次就一下子惹怒了网友呢?因为它挑动了中国人最敏感的那条神经——公平、平等。穷,行;苦,行;累,行;不平等,不行!不公平,不行!
这次浙大对于违纪学生的事实认定上,大家都没啥意见,法院判决文书为证,犯了强奸罪,判了缓刑。坏就坏从轻处罚的理由阐述上,你说他初犯,悔罪,请求各个机会改正,都没问题,说得过去,如果理由就这么几个,大家也不会说什么,毕竟校规里面是有缓刑可以留校察看的,也算是有理有据。从轻处罚的理由还加上来自民族贫困地区,又是毕业生,从挽救民族学生出发请学校从轻处罚,这问题就大了!难道来自民族贫困地区就有特权,比其他学生高人一等?难道毕业生就有特权,干啥都从轻处罚?对其他学生公平吗?不公平!学校对学生是一律平等的吗?不是!有些学生有特权!
更让人愤怒的还在后面,几年前,浙大同样有学生因盗窃被判缓刑,刑期比这个还轻,却被学校开除学籍。同样是被判缓刑,为什么普通学生跟这个来自贫困民族地区的毕业生待遇就不一样呢?怎么就他值得挽救普通学生就不值得挽救?这更加坐实了浙大对不同学生区别对待,没有做到公平和平等地管理学生,失德。
现在因为舆情汹涌,当事学生也被深挖,或许浙大用来当作从轻处罚正当理由的初犯、悔罪也有可能反转,说不定连判决都有可能出现新的证据和事实导致追加刑罚, 到时候浙大就不光是失德了,还要加上失察,那世人就要问了,浙大就这个水平,失德失察?浙大的校友几乎都在怒骂学校,这么搞法,校友也是颜面大失的呀。讲轻了,是失德失察,是工作能力有问题。讲重了,是价值观有问题,是思想引导方向有问题。最严重的是,或许里面有腐败问题。
浙大倒是回应了,确认了的确是留校察看的处罚,启动后续调查。既然如此,就等几天,看看什么结果。不过经此一事,浙大的金字招牌或许有些许褪色了,希望都能引以为戒。记住,公平,公平,还是TMD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