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航空、火箭是怎么发展起来的?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座大学玩转一个产业。

加州是航空制造业的先锋,当年美国飞机巨头的麦道(道格拉斯)、洛克希德总部都在加州的洛杉矶[1]。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加州理工学院的航空航天专业非常强大。二战前航空航天的科学奇才冯卡门就在这里从事研究,而他的学生钱学森则在动力与火箭方面独树一帜。

洛杉矶成为航空工业最发达、发展最迅猛的地区之一,美国政府在该地区航空公司订购飞机数量约10万架,几乎占到全国的一半,在二战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美国的火箭又是怎么发展起来的?二战后,美国方面加强了对德国火箭情报的收集,由加州理工的冯卡门、钱学森等五人专家组,对欧洲进行实地考察。

第一站就在德国下萨克森州东部的肯罗德村有了巨大收获,这里的空气动力研究所居然有三座风洞,而火箭及空气动力学的资料居然一千五百吨!

受此刺激,美国决定违背约定,在本该属于苏联的一个城市抓捕了近500名德国火箭专家,连同家属一同送往美国。

这些科学家大部分加入了美国国籍,成为美国火箭发展的坚实支柱。阿波罗登月计划里的“土星5号”运载火箭,主持人冯布劳恩就是此时的德国文职战犯。美国也是网开一面,从而成就了这么一个美国航天事业奠基人。

而苏联接管城市,仅剩下美国挑拣剩下带不走的火箭残品及零部件,但这依然成为苏联后来火箭起步的基石。就火箭技术而言,德国是原创基地,美国拿到了一手货,苏联拿到了二手货。但都成为火箭大国。

二战后军方订单萧落,而在商务飞机上,洛克希德和麦道,先后在三发动机宽体客机上栽了同样的跟头,导致二者都彻底退出大型商务飞机市场。

再后来,洛克希德与马丁合并,专攻军用飞机市场,而麦道则被波音收购。加州航空的风头有所收敛。

尽管如此,加州全州仍然有1 100多家航天厂商,包括750家飞机及零件制造商,占全美航空航天产业总产值近四分之一。

有好的理工大学,再有牛叉的科学家,那就会有强劲的产业集群 

#供应链攻防战#收起全文d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