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封杀中国App的背后:阿里和腾讯榨干了印度互联网独角兽

原创 银发的芝加哥 SAAS大爆炸 昨天

北京时间 2020 年 6 月 29 日晚,印度电子信息技术部宣布,将禁止包括 TikTok、微信、快手等在内的 59 款中国 app。文中提到,这些应用从事的活动有损印度主权和完整、国防、国家安全和公共秩序。之后,这 59 款中国应用将被禁止都在移动平台和非移动平台使用。  

 

       500      

被封杀的59款中国应用,图片来源网络

 

这被封禁的59个应用,多数为短视频、社交媒体、跨境电商和实用工具类。而中国公司参与投资的其他生活服务类应用,如滴滴投资的打车软件OLA、阿里巴巴投资的移动支付平台Paytm等则不在列表之中。

 

印度政府在新闻稿中说:"信息技术部根据《信息技术法》第69A条以及《2009年信息技术(阻止公众获取信息的程序和保障措施)规则》的相关规定,并考虑到威胁的突发性,决定封杀59个应用程序,因为根据现有信息,这些应用程序从事的活动有损于印度的主权和完整性、国防、国家安全和公共秩序。

 

       500      

▲图片来源:印度电子信息部官网首页

 

公告原文: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meity.gov.in/press-releases

 

此消息一出,迅速成为互联网舆论热点,知乎相关话题一天内就吸引了几百万的关注。

蓄谋已久的封杀

4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增持印度最大私人银行之一的HDFC股份,从0.8%增加到1.01%。

 

4月17日,印度政府修订了《外汇管理(非债务工具)规则》,规定任何来自与印度陆上接壤的邻国的投资,都要经过政府部门审查。美其名曰:保护疫情期由于印度公司估值和股票价格下跌导致的外资恶意“机会主义收购”。此规定于4月22日生效。

 

在过去的几年里,印度的外国直接投资(FDI)规则就已逐步放开。大多数行业的公司和实体可以100%由外资拥有,并且可以在多个领域进行投资。历史上也只有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这两个邻国的投资者独享过这种待遇,即投资时必须要经过印度政府审批。这一期间,中国资本进入印度,也不需要政府审批。

 

FDI规则规则的变更,对我们有什么影响呢?

 

我们打开世界地图,扒拉一下印度和接壤的邻国:中国,巴基斯坦,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国,缅甸,巴基斯坦,阿富汗...除了中国,其他国家是没什么投资能力的。

 

根据2000年4月至2019年12月期间的政府数据,来自中国的投资占与印度接壤的国家的投资者进行的所有外国直接投资的99%以上。

 

所以这个FDI(外国直接投资)规则的修订,明显是针对中国的。

 

修改FDI规则只是大规模封杀应用的开胃菜。

 

6月15日,中印边境冲突,造成印方大量人员伤亡。

 

6月19日,印度情报机构向政府申请封禁一批应用,其中53个疑似来自于中国中国,而这些中国应用几乎完整地出现在29日最终的封杀清单中。未出现最终名单中的产品,只有在线视频会议应用Zoom、小米应用商店Mi Store等幸免于难。

 

实际上Zoom也并非中国的产品,Zoom是一家地道的美国公司,老板也是美国人,只不过是个华裔,但仍然在美国的排华潮中遭受到打击。

 

6月29日,封杀令正式出台,引发了中国出海企业的地震。

成功出海的中国企业

2008年,App Store 发布,谷歌也推出了Android1.0 ,打开了中国移动应用出海的大门。

 

2010年,久邦数码推出GO桌面,到2012年,全球用户达到2.4亿,月活4200万,成为Google Play 市场份额最大的免费手机桌面应用。久邦数码也凭此成为了第一家在美上市的中国移动互联网公司。

 

       500      

GO Launcher,图片来源于Google

 

2012年,猎豹发布了清理大师(Clean Master)这款工具软件,向海外推出后迅速走红,几乎成为海外安卓机必备应用,下载量突破9亿。2017年,猎豹移动的海外用户达到4.5亿,海外收入达到8.4亿元,基本上占总收入的70%左右。

 

       500      

Clean Master,图片来源于Google

 

那些年,赤子城、触宝、iHandy、美图等公司旗下的出海应用,都达到了数亿级别的用户体量,备受资本追捧。

 

一时间,出海,成了中国互联网公司炙手可热的话题。

海外巨头的第一波联合绞杀

面对中国互联网公司的大肆攻城略地,海外巨头纷纷坐不住了。

 

2017 年 2 月,Facebook 以广告主违规过多为由,决定暂停所有中国区工具类 APP。

 

2018 年 1 月,谷歌推出新政策,禁止开发者在 app 中加入锁屏广告。

 

2019 年,谷歌集体下架了小熊博望旗下 40 多款 APP、触宝旗下 60 多款 APP 以及 iHandy 旗下 40 多款 APP。

 

2020 年,谷歌直接全面封杀猎豹移动旗下的全部 APP ,直接导致公司近 22% 的营收化为乌有。猎豹一季报显示,总收入 5.28 亿元,同比下降 51.4%,海外移动工具业务收入同比下降 62.6%;利润也由盈转亏,从去年归属股东 710 万的净利润变成净亏损 1.04 亿。

 

以上被封杀的应用都有个共同点:广告太多。因为这些出海的应用大部分都是免费工具类,商业模式主要是依靠大流量进行广告变现。对于这种商业模式,国内用户早已见怪不怪,羊毛毕竟要出在羊身上,享受免费的同时总要付出点什么。

 

而且相对于国内互联网公司花样百出的运营手段,严重依赖增长黑客(Growth Hacking)的海外对手们,几乎找不到破解方法。

 

所以,这种“降维打击”,不仅让出海应用的本土竞争对手无计可施,更让其背后的互联网巨头们坐立难安,要知道,像Facebook、Google这种顶级互联网公司,主要营收也是靠流量带来的广告收入,对于流量入口的争夺,是你死我活的斗争。

 

Facebook、Google两家的封杀行为,虽然不是“莫须有”,但确实“罪不至此”。

TikTok横空出世

工具类应用红利消失,内容和社交横空出世。

 

当前出海最出色的应用,当属字节跳动的TikTok。

 

截止到2019年,字节跳动旗下产品全球总日活跃用户量超过 7 亿,TikTok 在全球的月活已达 5 亿。按照全球移动互联网用户量32亿算,每 9 位智能手机用户,就有 2 人每天至少用过TikTok。

 

根据SensorTower 数据显示,今年 5 月份,不论是下载量还是总收入,TikTok 都包揽了全球 App 榜单第一。

 

       500      

▲图片来源:SensorTower

 

       500      

▲图片来源:SensorTower

 

TikTok如此成功,以至于很多海外用户,甚至中国用户,都不知道这是一家中国公司的产品。考虑到内容和社交在互联网世界的特殊地位,可以说TikTok是中国本土培育出的第一款世界级互联网应用。

 

       500      

▲图片来源:Google

 

面对TikTok的飞速成长,全球社交第一把交椅的Facebook于2018年推出了对标产品Lasso,但并没有激起太大的浪花。

 

       500      

左边Lasso右边TikTok,几乎是像素级拷贝了,图片来源于abacus

 

到了2019年第二季度,TikTok在美国已经拥有7500万用户,而印度更是遥遥领先,达到2.23亿。

 

除TikTok之外,陌陌旗下的探探,在2019年8月曾短暂地位列全球社交应用下载排行榜第二名。赤子城投资的社交平台 MICO曾登上 71 个国家 / 地区 App Store 社交应用下载排行榜第一, Google Play 上也挤进过前十,用户规模和变现能力都相当可观。

眼馋的印度人

印度在互联网行业的表现,可以说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印度就在美国和苏联之间左右逢源,捞取政治资本。印度软件外包行业四大巨头之首的塔塔咨询服务有限公司(Tata Consultancy Services Ltd)就是这一时期创立的(1968年),得益于印美关系和全球化,塔塔承接了大量来自美国IT行业的外包订单,逐渐成长为这个领域的领头羊。从那时起,印度的IT产业便驶入飞速发展的快车道。

 

这里说一下什么是软件外包,就是专门为别人开发软件产品的公司,类似于手机行业的“富士康”,生产大量手机,贴的都是别家的牌子。软件外包行业对技术的要求相对来说要低得多。

 

到了1998年,印度软件业产值已达40亿美元,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世界第三软件大国。那时中国还没有入世,软件行业产值只有100多亿人民币,还不到印度的一半。

 

到今天,印度已经培育出像Tata、Infosys、Wipro、Satyam、HCL这种员工数量过万甚至几十万,营收几十亿美元到上百亿美元的IT外包服务巨头,而中国最大的专注于IT外包业务的公司文思海辉,2019年营收不超过10亿美元。

 

在IT外包领域,印度可以说是起步早、规模大,甩中国很多条街。但它却并没有利用好这个优势,就像一个手握屠龙宝刀的镖师,深耕物流行业,为金主们保驾护航的同时,挣点辛苦钱。

 

2019年,中国软件业务收入榜单中,文思海辉位居第28位。这里隐含的一个信息是:排在文思海辉前面的27家公司,都有自己的核心产品。

 

2019年,阿里营收561.5亿美元,员工10.2万;腾讯营收540.8亿美元,有5.46万名员工。作为对比,印度最大的IT外包公司,同时也是印度最大的IT公司Tata,2019年收入200亿美元,员工42万...

 

(阿里和腾讯: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这辈子都不可能打工的...)

 

根据维基百科数据显示:按照2019年收入计算,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公司前50名中,美国有27家公司上榜;中国有11家公司上榜;中美加起来占据了76%。

 

榜单前十名更是完全被中美瓜分,美国4家中国6家。然后分别是英国2家;德国2家;韩国2家;日本1家;加拿大1家;瑞典1家;俄罗斯1家;印度1家。

 

       500      

       500      

全球互联网公司营收TOP50,图片来源于维基百科

 

即便按照市值计算,前50榜单中,美国有29家上榜,中国11家,印度还是只有1家。这个排名30位的Flipkart,是印度最大的本土电商公司。

印度在互联网领域的分量,和其“IT大国”的身份极不相称。

在印度互联网领域,同样也存在“因嫉生恨”的“抵制中国产品运动”。

封杀带来的损失

根据钛媒体的消息,印度App禁令或导致字节跳动损失超60亿美元。

有热心网友通过字节跳动前期已在印度市场投资的10亿美金,再加上雇佣了超过两千名印度本土员工这两个信息,推算其沉没的运营成本和未来营收,证明了60亿美元这个数字的合理性。

但如果深入计算,你会发现这个数字是非常保守的说法。

2019年tiktok(不计国内抖音数据)全球月活跃用户5亿,印度贡献了1.2亿;tiktok总计下载量20亿,印度贡献了30%以上;2019年tiktok下载量飙升到5亿,印度贡献了60%。可以说印度市场贡献了tiktok全球化最亮眼的表现。

 

       500      

▲图片来源:Google

 

想想字节跳动在国内做到的5年千亿营收,时空转换一下,5年后的印度市场的tiktok,资本价值也是百亿美元起步了。

一个TikTok尚且如此,其他58个应用的直接损失间接损失加起来,几百亿美元应该有了。

 

封杀令出台前,YouTube上有个名为“techno app”的博主上传了一段视频,号召印度民众抵制来自中国的app:

 

       500      

▲图片来源:Youtube

 

他在视频中详细的介绍了在社交内容、移动支付、电商、即时通讯、实用工具等分类下的印度本土应用,比如:

 

Gaana Music Hindi Tamil Telugu Songs Free MP3 App,印度版【网易云】?

       500      

▲图片来源:Youtube

 

Paytm:印度版的【支付宝】

       500      

▲图片来源:Youtube

 

Flipkart:印度版【淘宝】,是印度本土最大的电商平台

       500      

▲图片来源:Youtube

 

Hike:印度版【微信】

       500      

▲图片来源:Youtube

 

OLX:二手物品交易平台,印度版【闲鱼】

       500      

▲图片来源:Youtube

 

Quikr:印度版【58同城】

       500      

▲图片来源:Youtube

 

只可惜,以上这些应用,出了印度一个能打的也没有。

 

而且,它们大多数早已经被国内资本所布局。

半山腰上的中国资本

海外投资界有个共识:中国就是十年后的印度。

 

由于市场相似度非常高,所以印度是很多中国企业走出去,快速复制其在国内成功商业模式的理想试验田。于是我们看到了众多公司纷纷出海,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

 

本地化经营是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的,像印度这么大的一个市场,更需要细致的耕耘。另外,除了自身的努力,商业上的成功显然还需要依赖更多因素,比如经商环境、政府相关事务等,所以很多具备资本基因的中国公司,选择了本地化经营之外的第二条路:投资并购。

 

很多国内企业都在印度找到了自己擅长的赛道的投资标的,比如阿里巴巴投资的支付工具Paytm,腾讯投资的游戏平台dream11等。

 

现如今,中国已经取代美国,成为印度互联网最大的金主。

 

2019年中国在印投资概览:

 

       500      

 

中国投资者向印度90家初创公司投资了40亿美元;

中国投资者投资了印度30个独角兽(估值10亿美元以上)中的18家,占60%;

阿里巴巴集团投资了:BigBasket,Healofy,Paytm Mall,Paytm,TicketNew,Vidooly,Xpressbees,Rapido,Snapdeal,Zomato;

腾讯集团投资了:Byju's,Ola,Doubtnut,Dream11,Flipkart,Niyo,Gaana,Hike,Khatabook,MXPlayer,Mygate,Pine labs,Pocket FM,Practo,Swiggy,Udaan;

 

除了投资标的数量众多,行业覆盖面广,中国资本在投资时还有一个显著特征:喜欢大比例持有股份。以阿里为例,其投资的公司股份占比往往高于30%,甚至接近40%!

       500       

 

所以就有媒体撰写文章称:阿里巴巴和腾讯榨干了印度的独角兽。

 

整体来看,中国资本投了印度三分之二的初创企业,其中包括大部分头部企业。这意味着,如果不受政治的影响,中国资本将提前锁定未来印度互联网的一大块蛋糕。

 

哪怕中国资本占到印度未来互联网市值的10%,那也至少是几千亿美元的规模。

 

而现在,确定性被打破,未来迷雾重重。

 

在6月29日的封杀令出台之前,印度政府就出台了一系列针对中国资本的所谓外国直接投资(FDI)规则,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中国资本后续对印投资的手续将变得更为复杂。这些规则的改变,精准地狙击了中国资本。

 

印度的创业者也在寻求限制或削减中国资本的投资,一家处于成长期的公司创始人说:“自从FDI规则修订以来,在同任何投资者投资的谈话中,我都会首先问他们是否接受购买中国投资者占有的1%的股份,然后才开始讨论第一轮融资”。

 

所以,国内资本在对印度投资规则变更的观望中,暂停了投资。

 

在4月份印度政府发布变更外国直接投资规则的新闻稿后,来自中国的投资便已放缓。同时,来自美国、英国和中东的投资明显增多。

 

而且,现在印度整个国家的情绪都倾向于反华,在这种环境下,任何接受来自中国的资本的公司,都将面临道德风险。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