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佐之才:王佐不佐王
有个成语王佐之才,常被人们用来形容非凡治国能力的国士,像张良、诸葛亮都是王佐之才的标志性人物。然而说王佐之才,是仅字面意思的辅佐君王呢,还是确有王佐其人呢。
王佐之才这个成语出自《汉书·董仲舒传》,当时有人称赞这位建言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名士为王佐之材,甚至可跟伊尹、姜子牙并肩。虽然王佐之才的王佐不是人名,但是不妨碍王姓人把它取做名字。
历史上确有不少名叫王佐的人,但可惜的是没有达到“佐王”高度的人。官职最高的人在明朝做到了尚书,跟治国安邦的境界差的还有点远。要说知名度,还属传统相声《八扇屏》中的“苦人儿”王佐。
八扇屏,是运用“贯口”的手法,由甲简明扼要地介绍画屏上某些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后,揶揄乙无法与古人相比,而找出笑料。其中常说的有“莽撞人”张飞,“小孩儿”周瑜,“渔人”姜子牙等等,还有就是“苦人儿”王佐。
这位“苦人儿”并不存在于真实历史,只是演义中的人物。其“苦”本义不是命苦的苦,而是苦肉计的苦。
王佐是岳飞的部将,一直跟随岳家军作战。公元1140年,岳飞率兵北伐,在一个叫朱仙镇的地方同金军展开决战。此时两军对峙,金军中突然出现一位汉人面孔名叫陆文龙的年轻骁将,英勇非常,给宋军造成巨大困难。随后宋人得知陆文龙乃是抗金志士的遗孤,后被金人元帅兀术收养,长大后便为金人效力,但其人并不知晓自己的身世。王佐知道这个情况后,当机立断向岳飞进献了一条苦肉计。由他因被岳飞责罚,愤而投金,进入金军营地后借机接近陆文龙,劝说他不要再认贼作父,返回大宋。
计是好计,关键是如何取信于金军统帅兀术。王佐没有让岳飞为难,在献计前就斩断了自己的右臂,诈称是被岳飞责罚所致。岳飞见王佐如此决绝,狠下心来配合王佐演了一出双簧。单臂王佐奔赴金营后,果然赢得了兀术的信任,将其安置在军中。王佐也顺利见到了陆文龙,讲明了他的身世,成功策反了这位悍将。陆文龙随王佐返回岳家军大营,从此成为岳飞账下大将,并帮助岳家军大败金兵。
王佐以自己的一条手臂为代价,上演苦肉计,取得了兀术的信任,成功策反陆文龙。王佐断臂让更多的世人知道,历史不只有王和佐臣,同样有他们这样可以为忠和义奋不顾身的小人物。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