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牧和海盗生存模式零和博弈的价值体系,不足以引领人类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物理博士看天下  今天 01:23 来自 HUAWEI Mate 30

这是一本好书//@陶永谊:《互利—政治的智慧》一书我尽可能用通俗的语言结构政治现象,虽然大半年还没读完,但在不读书的时代,好歹还在读,也算是对作者的一种安慰

//@西领虎2020:有创新理论的思路是应该支持的,也期待陶博有更多扎实材料和逻辑的大作。陶博的大作《互利:政治的智慧》一书正在啃

@陶永谊

农耕文明又可以分为三个亚型,一是纯灌溉农业;二是靠天吃饭的农业;三是相互补充的农业。

第一种亚型以美索不达米亚的两河流域和埃及文明为代表;第二种亚型以玛雅文明为代表(在东南亚地区尚有部分遗存);第三种亚型以中华文明为代表。   

 这三种文明的共同点都是定居(相对于游牧和海盗模式的长距离迁徙);自我调节(利益冲突的内部调节机制);内生(主要向自然拓展生存空间,而不是向他人拓展生存空间)。    

 前两种亚型由于存在内在缺陷,相继消亡。至于消亡的原因,我在后面会陆续逐一说明,这里只是做一个引子。    

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定居农业产生了人类社会的原生文明,游牧和海盗文明只是在继承原生文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次生文明。

就像游牧和海盗生存模式存在难以自我修复的缺口一样,其零和博弈的价值体系也存在自我否定的悖论,不足以引领人类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中华文明的崛起,预示着人类将重回原生文明互利合作的正途。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