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当面指出NHK报道错误?王毅外长可是日语专业毕业啊

这两天,王毅外长在中国—东盟外长会议期间,当面指出日本NHK报道错误,日本记者用汉语说“不是我写稿的”的视频在社交网络中获得了大量转发。许多网友称赞王毅外长认真仔细,也有不少网友觉得NHK记者小哥汉语说得666。

在中国—东盟外长会议这样严肃的国际场合,王毅用较为柔软且打趣的方式指出日本媒体报道不实之处,或许是该视频受到广泛转发的重要原因之一。要知道,同样对待媒体报道有误或报道不实的时候,美国总统特朗普则简单粗暴、不容对方辩解地扣上“Fake News(假新闻)”的帽子。两相对比,高下立判。虽然网络上的视频比较短,但是让我们看到了王毅外长的高情商的一面,而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也并非像在例行记者会上那样不苟言笑。至于有些日本网友把这一段小插曲拔高为“中国外长批评日本记者”,就显得太过无趣,有意挑事儿了。

围绕王毅外长指出NHK报道有误的视频尽管只有38秒,但信息量还是非常丰富的,特别是可以看出王毅外长对外媒在有关中国的重要议题上的报道是了如指掌。说实话,NHK虽然是日本主流媒体,但它服务的对象只是人口仅为1.2亿左右的日本人,这与英文媒体的服务受众是完全可比拟的。不过,王毅外长能够指出NHK的一篇报道错误,其实可以看出他对小语种国家的主流媒体的报道也是较为重视的。

当然了,NHK也确实如王毅外长所言,是“一个很负责任的媒体”,在历史大是大非面前都能够体现出作为公共媒体的立场与担当。比如,去年8月和今年1月,NHK先后播放关于731细菌部队的纪录片等,向日本国内传播客观真实历史,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称赞。因此,王毅外长之所以特意找NHK记者,恐怕也是出于对NHK的信任与期望吧!不然的话,经常在历史问题、南海问题上大放厥词、混淆是非的日本产经新闻怎么就没被王毅外长找过呢?!

通过这次“找”NHK记者,相信很多读者知晓了王毅外长能读日文报道,但实际上,王毅外长的日语可是相当流利的。

1969年高中肄业后,王毅成为了一名下乡知青,在黑龙江省待了8年。恢复高考后,王毅于1978年以25岁的“大龄学生”身份进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日语专业学习,成为“文革”结束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当时日语专业只有3个班,每个班只有十几个人,王毅在“零基础班”学习。1982年大学毕业后,王毅被分配到了外交部亚洲司,由此开启了其职业外交官生涯。

1983年11月23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首次对日本进行访问,而王毅在当时则负责胡耀邦演讲稿的日文撰写工作。王毅当时入职外交部不到两年,年龄也不过三十岁而已,但他负责的演讲稿最终仅被修改2处,由此成为一段至今还在流传的佳话。1996年,当时作为外交部亚洲司司长的王毅在南开大学APEC研究中心攻读在职研究生,并于1998年4月获得世界经济专业经济学硕士学位。此外,王毅还曾在中国日语学界唯一的核心期刊《日语学习与研究》上发表过一篇题为《试论日本语的朦胧风格及翻译上的处理》。由此可以看出王毅外长深厚的日语功底。

进入外交领域后,王毅仅有的两次驻外经历均与日本有关,正是这两段驻日经历,使得他成为了日本人最熟悉的中国外交官之一。王毅第一次驻日时1989年-1994年,担任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参赞,第二次则是2004年-2007年,担任中国驻日本大使。特别是在担任驻日本大使期间,王毅积极走访日本各地,与日本各界人士交流往来,并且积极使用日语与日本普通民众交流,由此不仅拉近了他与日本民众之间的距离,而且也推动中日关系发展。

2004年,王毅在就任驻日大使后不久,便获得了“全国日本学士学会”的特别奖,主要是表彰王毅多年推动中日睦邻友好的努力。尽管颁布这个奖的机构对国内读者来说可能比较陌生,不过联合国前副秘书长明石康、日本京瓷公司名誉会长稻盛和夫、美国赖肖尔东亚研究所所长Kent E.Calder等知名人士也都曾获得过“全国日本学士学会”的表彰。因此可以说王毅在推动中日关系发展方面的贡献是获得日本方面认可的。

2005年4月8日,当时作为驻日大使的王毅在鹿儿岛市的演讲中就提到了扩大中日旅游观光交流,他指出“在2800万中国海外旅行者当中,约有70万人前往日本旅游,其中又有2000多人前往鹿儿岛县观光。”由于鹿儿岛的温泉、森林以及美食颇具特色,所以王毅就颇具敏锐地呼吁中日两国应扩大观光交流。现在回过头来看,王毅外长是颇具超前意识的,因为访日中国游客的数量逐年攀升,使得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能够亲身了解感受真实日本社会。

2006年9月,中国驻日本大使馆举办庆祝国庆57周年晚会,作为驻日大使的王毅邀请了包括时任日本众议院院长河野阳平、时任参议院院长扇千景、前首相村山富市等日本各界友好人士参加。由于当时第一次安倍晋三政权(2006.9-2007.9)刚刚成立不久,且安倍晋三还将首个外访国定在在中国(2006.10.8),所以可以想见彼时作为驻日大使的王毅肯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除了拥有流利的日语外,王毅的英俊外貌也为他增添了不少印象分。比如,用日语搜索“王毅”时,会自动跳出“王毅 イケメン(王毅 帅哥)”“王毅 かっこいい(王毅 英俊)”“王毅 若い頃(王毅 年轻时候)”等关联词。至今为止,在Twitter上,也仍有不少网友称赞王毅,比如“王毅啊,是头脑非常好的超级精英,我们的河野太郎未必是对手呢。”“中国外相王毅,日语流利的日本通呢!日本不好好研究中国的话,就糟糕了。”“王毅外长好帅!”等。

或许是因为在日本拥有一定的知名度,也或许是因为日语非常流利,所以王毅外长还曾招致过日本人的“羡慕嫉妒”。今年1月下午,日本外相河野太郎在访华期间与王毅举行会谈。河野在回国后的一次公共活动上感慨,在日中外长会谈期间,王毅不时对翻译官的日语进行指导纠正,希望自己今后也能像王毅一样以流利的外语进行指导。此外,在2013年的东盟峰会期间,王毅还曾用流利的日语同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拉瑟尔进行交流。这之后,在微博和微信中出现了诸如《外长王毅原来是日语系毕业!谁再嘲笑学日语就把这个甩给他!》的帖子,使得不少人知道了我们外长的日文原来如此流利娴熟,而这次的短视频也让更多人了解到王毅外长的风趣幽默的一面。

最后,外交官员能够说一口流利的外语,并且拥有相应的驻外经历,将有助于他与对方国家官员进行直接沟通,进而降低在交流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会(比如最著名的田中角荣与“添麻烦了“的例子)。然而,语言也仅是一门工具而已,通过语言有助于了解一个国家的风俗文化等,但未必会增加特别的亲近感。换句话说,日语流利的王毅外长是“知日”政治家,但绝不是“亲日”政治家。至于有的日本媒体天真地以为王毅在对日外交上会呈现“亲日”的判断,就显得太过天真了。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