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要暗杀捷克市长?背后真相是什么?
一,伊万·科涅夫
2020年春,捷克发生了一件具有政治风向标的事件
该国首都布拉格的一处广场,矗立了几十年的一座铜像被起重机吊起拆除
这座铜像竖立于苏联时期,铜像人物是苏联元帅“伊万·科涅夫”
在拆除前这座铜像在当地就饱受争议,反对者多次在铜像下写标语,更有甚者直接用粉红油漆泼洒铜像
那么这座铜像到底代表着什么,让当地民众那么痛恨呢?
伊万·科涅夫,苏联元帅,二战时参与多场重大战役,包括攻占德国首都的“柏林战役”
二战后接替朱可夫担任苏联陆军总司令,威望颇高
但随着斯大林展开一系列打压政策,将大批深受广大苏联人民称赞的军官逐一贬降,科涅夫元帅也不意外的被打击
一直等到斯大林去世,科涅夫才迎来“第二春”,他成为了新领导人赫鲁晓夫的关键性政治盟友
1953年,赫鲁晓夫委托科涅夫审判斯大林时代的内务部长,并最终处其死刑,这为后来的赫鲁晓夫否定斯大林,做了预演
1956年,科涅夫担任“华沙公约组织”,武装力量总司令,华沙公约组织,对标的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
科涅夫,被大多数俄罗斯人视为是“苏联英雄”,之所以他的铜像会竖立在布拉格的广场上,是因为1945年,正是科涅夫所率领的红军,从纳粹手中解放了布拉格
但对于捷克人民来说,这个元帅,也是苏联时代压迫人民的象征
1956年,也就是科涅夫当上“华约武装力量总司令”的同一年,匈牙利爆发革命
大批匈牙利民众起来反抗苏联强加给他们的制度,这是苏联控制东欧后所面临的最重大的政治挑战
抗议活动愈演愈烈,匈牙利人民自己成立的“工人委员会”夺取了苏联扶持的“匈牙利人民党”的政权
匈牙利成立了新政府,解散人民党和秘密警察,随后宣布匈牙利退出“华约”,将于年底举行大选
事情搞大了,苏联高层紧急商讨对策
1956年底,苏联决定武力镇压,华约武装力量总司令建议赫鲁晓夫,镇压行动应该由苏联军队全权负责,不该有他国插手
赫鲁晓夫同意了科涅夫的建议
随后科涅夫飞往匈牙利中部的“索尔诺克”地区,在那里科涅夫亲自指挥了代号为“旋风”的军事行动
该行动直捣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大批苏军T34,T54坦克将布达佩斯一分为二
匈牙利人发起反击,战斗中2500名匈牙利人和700名苏军士兵死亡
20万匈牙利人成为难民逃亡他国
整个对苏抗争中,捷克和波兰积极响应,都成立了大大小小的反抗组织秘密派人帮助匈牙利,另外还运送血浆,武器弹药等物资支援匈牙利
1957年1月,镇压行动结束,苏联重新控制匈牙利
随后科涅夫于整个东欧展开了“肃清反抗分子”、“收缴武器”、“禁止群聚”、“大力开展宣传工作”等一系列行动
反苏运动虽然最终失败,但科涅夫的名声却在东欧国家里臭了
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这几年北约东扩的态势越发明显,不断压缩着俄罗斯的战略空间
在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后,东欧反俄倾向来到21世纪最高,捷克人民也更对竖立在首都广场上的“科涅夫铜像”倍感厌恶
于是就出现了民众对铜像泼洒油漆,再到近期的整个拆除铜像,这背后都是东欧民众对于“俄罗斯的厌恶”
二,拆除铜像的布拉格市长
下达拆除命令的是布拉格市长贺瑞普(Zdenek Hrib),他1981年出生,是个80后,今年39岁
他成长的年代正是苏联即将垮台,东欧民主运动风起云涌的时代
这也就决定了这位市长不可能对苏联有任何好印象
2014年其第一次参选布拉格市长,失败
2018年第二次参选后,成功当选
贺瑞普当上布拉格市长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将一条布拉格的街道以“阿丹莫维奇”命名
阿丹莫维奇,是波兰海港城市“格但斯克”的市长,这人从1998年开始干市长,干了整整21年市长
于2019年,在出席一次活动时,被暗杀
阿丹莫维奇,政治立场属于反俄的进步派,他早在1988年就于波兰组织和领导了声势浩大的,反抗苏联压迫的罢工游行
所以八零后布拉格市长贺瑞普,和波兰市长有着同样的反苏反俄政治立场
2019年,当阿丹莫维奇参加当地的一场慈善晚会时,一个人突然冲上台,对着这位干了21年市长的人连刺数刀
阿丹莫维奇被紧急送医,但因伤重不治身亡
行凶者是当地的一名极右翼男子,有过暴力犯罪前科,虽然没有证据证明俄罗斯与此次的刺杀行动有关,但“阿丹莫维奇”一贯的反俄立场,也确实一直是俄罗斯的眼中钉
布拉格市长哀悼“阿丹莫维奇”,打算将一条布拉格街道以他名字命名
除了哀悼反俄同伴外,2020年春天,布拉格市长开始监督和执行完全拆除市内“科涅夫铜像”的任务了
拆除前苏联元帅的铜像,是一个再明显不过的政治信号,那就是反俄
这也一点不意外,相比于德国法国等西欧国家,原先东欧的苏联加盟国更反感俄罗斯
尤其是出生于冷战末期的八零后,九零后,以及零零后们,这些年轻人对于苏联除了厌恶,是没有任何其他感情的
年轻人对苏联的厌恶,自然而然的就体现在厌恶俄罗斯上
加之这些年美国及北约在背后的煽风点火,让原本和俄罗斯关系还行的国家,一个一个的倒向了西方(乌克兰就是再好不过的例子)
而原本布拉格市长拆除一个苏联元帅的铜像,拆了也就拆了,也不至于闹上国际新闻版面,但更大的事情发生在后面
三,暗杀疑云
4月27日,一份在捷克境内颇有影响力的周刊“尊重周刊”发表了一份文章
在文章里言之凿凿的指证,近期有一名持有“外交级别护照”的俄罗斯人,悄悄携带着巨毒的“蓖麻毒素”进入布拉格,他的目标是准备暗杀布拉格市长“贺瑞普”
这篇文章一出,国际舆论立刻炸锅,俄罗斯要派人暗杀他国首都的市长?
这还得了?
蓖麻毒素,号称毒中之王,这东西的毒性极高,比砒霜毒千倍,比眼镜蛇毒毒4倍
一旦中毒,无药可医
只需0.2毫克的蓖麻毒素,就能毒死一个成年人
当年英国BBC记者马可夫就遭到蓖麻毒素的暗杀
1978年,马可夫走在上班路上,突然觉得右腿后侧一阵疼,他回过头看时,一个男人正弯腰捡雨伞
男人向他道歉,雨伞尖不小心划破了马可夫的右腿
因为伤口很小,马可夫也没在意,但几小时后马可夫就发起高烧,伴随呕吐,家人将他紧急送医,却于三天后死亡
经过解剖后才最终确认,马可夫的死因是被注射了0.45毫克的蓖麻毒素,毒素正是通过马可夫右腿的伤口注入的
谁能想到,走在街上,被雨伞轻轻划一下,然后人就死了
马可夫之前积极反抗保加利亚的苏联傀儡政权,外界普遍认为是保加利亚政府委托苏联“克格勃”去暗杀了马可夫
这也是暗杀与蓖麻毒素,第一次和苏联扯上关系
自此之后,欧洲只要听到蓖麻毒素,就会条件反射的想到,苏联要来暗杀人了
所以在2020年,当捷克当地杂志报道,一名持有外交护照的俄罗斯人,携带蓖麻毒素来到布拉格时,大家就不约而同的,想到了暗杀
多家国际媒体立刻就此事采访了布拉格市长“贺瑞普”,贺瑞普对媒体说出了更惊人的话,他说:
确实有这件事,我现在正接受捷克警方的24小时保护,我在一个很安全的地方,至少一名俄罗斯人已经展开了暗杀我的任务
另外我还能告诉你们,不只是我,还有科拉(布拉格第六区区长)和诺沃特尼(反俄政治人物),也在俄罗斯的暗杀名单上
原来,俄罗斯要暗杀的不光是布拉格市长,连区长和另一名反俄人士都要一起暗杀了
新闻的爆点越来越多,外界根本分不清真假
你说一个堂堂的首都市长,和首都区长,不工作了接受警察24小时保护,这还是空穴来风吗?
假设北京市长和区长,突然被警察24小时保护,因为美国CIA要来暗杀他们,你觉得这还是小事吗?
这是极为严重,甚至极为恶劣的外交事件
你甚至都不需要去证明他的真假,光市长和区长被24小时保护这一动作,就已经让所有西方国家,尤其是东欧国家,对俄罗斯的恐惧又增一层
面对如此恶性的外交事件,俄罗斯官方必须站出来回应了
俄罗斯大使两天前向捷克递交了正式的官方“外交照会”,照会表示:
捷克对于俄罗斯及其外交团持续不断的,毫无根据的攻击是不可接受的
捷克多家媒体,用“欺骗性的内容”抹黑俄罗斯,并强化捷克民众对俄的敌对态度,俄罗斯对此表示非常失望
另外俄罗斯也不排除,是第三方势力在干涉和破坏俄捷双边关系(第三方势力暗指美国)
微友们,你说俄罗斯要暗杀布拉格市长,到底是真是假?
但对于布拉格市长来说,有2019年波兰市长“阿丹莫维奇”被刺杀的例子在前,你要说他不怕,应该是不可能的
但站在俄罗斯的角度,去暗杀一国的首都市长,就因为人家反俄,就因为人家拆了苏联元帅铜像?俄罗斯也不至于做出如此得不偿失的事
更何况还有什么暗杀名单,一次要暗杀三个捷克政治人物,听起来简直比电影还荒诞
但是,荒诞归荒诞,造成人心惶惶的效果确实达成了
俄罗斯官方说,有人在恶意强化捷克民众对俄的敌对态度
何止是强化捷克民众,而是强化整个欧盟对俄的敌意
在地缘政治角力和民心煽动中,这种手段并不罕见,中国也会遇到类似情况,同样值得警惕
微信搜索,微观系列,回复关键词“中国”,看更多国内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