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军,你尊重女人的样子好虚伪

作者 | 柳飘飘

本文由公众号「柳飘飘了吗」(ID:DSliupiaopiao)原创。

最近的男人,真的不经扒。

一扒全是“死罪”——

郭涛在2014年出版的一部名为教儿子,实为“如何让女人老实”指南。

就被扒出了打女人、污名化女演员的劣迹。

500

不过,跳出思想的确“爹味”外。

“扒”这个动作,飘本身是不爱的。

可,架不住有些人自己蹦——

比如按不住的柯洁。

柯洁是谁?

清华大学一年级学生、《吐槽大会》嘉宾、斗地主锦标赛冠军。

最出名的,是世界围棋史上最年轻的七冠王。

500

与柯洁标签共生的,还有他的行事作风:

自负、轻狂。

500

这种态度,曾经影响、塑造、成就了他。

今天,又将他反噬。

最近的一场风波,就给他贴上了新的标签——

“厌女”。

但,先别急着定义,别急着划分立场。

它是个复杂的话题,值得去仔细探究。

500

引发“厌女”风波的导火索,是柯洁对罗志祥出轨事件的调侃。

 

500

有粉丝在评论回复:罗志祥要是有蒋劲夫一半狠,周扬青还敢看手机?说到底还是我们男人太仁慈了。

无论从哪个角度解读,这绝对是疯话。

站家暴、站出轨,不是脑子有坑,就是心里有鬼。

但柯洁接茬了,还接得俏皮生动。

 

500

emoji看着有点烧脑,翻译成汉语就是:

劲夫劲夫,女权呜呼。

柯洁这番言论一出,争议四起。

很多人,尤其是女权支持者,在他的评论区声讨。

事情越闹越大,他发博解释:这是反讽。

微博女权真就人均脑瘫呗

这么明显的反串都看不出来

不会真以为我们在支持劲夫吧

不会吧不会吧

500

行文风格,又是他一贯的抽象话。

这篇声明没能平息舆论的怒火,反倒把两边的情绪越拱越旺。

有网友对柯洁“玩梗、反讽”行为的合理性提出质疑,统统被他的粉丝怼了回去。

500

而处于事件争议中心的柯洁,一整天的情绪,也在舆论的影响下来回波动。

早上深感冤屈,怒不可遏。

中午发文道歉,决意悔改。

晚上心有不甘,再次开炮。

 

500

终于,在两方争得不可开交之际,柯洁宣布“停用微博一周”,算是为此事划上句号。

500

此事件引发的巨大讨论,除了话题本身自带热度之外,也和柯洁的一贯做法有关——

他不是第一次在女性问题“翻车”。

去年,奚梦瑶生子,登上热搜第一。

同日,英国某货车发现39具尸体,疑似中国公民,热搜排第五。

39条生命的逝去,热度比不上一个婴儿的降生。柯洁看不下去了,他说:

热搜两个完全不知道是谁的人下个蛋,显示个“爆”是蛋爆了嘛???

500

他的立场似乎没毛病,还有几分“将军孤坟无人问,戏子家事天下知”的政治正确。

但立场正确,不代表能指引出合适的行为。

“生蛋”“蛋爆”用来形容生孩子的行为,只让人看到满满的恶意。

很多人认为柯洁“不尊重女性”,他觉得委屈,事后解释:

完全不是针对奚梦瑶,他连奚梦瑶是谁都不知道,只是看不过这件事。

500

但飘飘看来,这不仅没“洗白”,反倒更值得批评。

很多人同样看不惯奚梦瑶生子的新闻宣传,正是因为,他们知道她的恋爱故事,知道她对何家的“工具性意义”。

尤其是何猷君的报喜微博,带着扑面而来的封建思想,非常招人反感。

而柯洁,在完全不认识这位女性(姑且相信)的情况下,就粗暴地用“下蛋”“蛋爆”去形容。

或许暴露了他潜意识里,自己也未必察觉到的恶意。

而奚梦瑶事件,像一个闸口的开关。

之后,他开始越来越频繁地在两性问题上发表看法。

某新闻说,中国男性对婚姻的满意率高于女性。

大部分女性网友对此深以为然:毕竟中国大部分家庭都在经历男人甩手掌柜,偶尔做家务还要说在帮妻子做。女人都是丧偶式婚姻,当然不满意了。

也不乏言辞激进的女性:正常,中国男人配不上中国女人。

柯洁将这些留言截图转发,并点评:建议永久删除中国男性。

500

某街头调查:养了10年的狗和交往1年的男朋友,谁重要?

女性采访者大都说“狗重要”,男性则大都认为“女朋友重要”。

柯洁转发了这条新闻,评论:这问题啥意思?挑事?当然是狗重要!

500

年初新冠疫情爆发期间,博主@梁钰 心疼支援一线的女性医护人员没有卫生巾,在微博呼吁“不要搞性别歧视,不要忘记男女平等”。

柯洁转发,配上“拳皇”二字评语。

500

不论新闻本身是正式或者轻松的话题,柯洁都以他一贯戏谑、调侃的抽象话予以评价。

说他对吧,绝对谈不上。

说他错吧……

他的错又是如此不合理的,简直是掏了本钱,又割让利润给别人赚。

他的观点似乎有一些正确的成分。

可他的表达,他的姿态,又与其社会身份极为不符。

甚至于让人大跌眼镜。


500

这种矛盾,既让柯洁的形象受到不少影响。

但也有很多人支持他,认为他干得漂亮。

500

舆论的潮水,渐渐将柯洁推向了另一个阵营。

一个以年轻男性为主、反对“田园女权”、喜欢使用emoji这种抽象话的阵营。

柯洁的言行、遣词,像一束火光,将他们吸引集结。

他们的共有心理,又让柯洁在这个环境里如鱼得水。

柯洁和粉丝之间,慢慢构成了一种“外人看来扭曲、自己人觉得好玩”的交流语境。

他们互相调侃、甚至诋毁,正话反说,以“黑”为“爱”。

不管柯洁发什么微博,粉丝们总能拆分、肢解他的文字,然后捆绑上男女平权的话题,故意用“不尊重女性”的言论调侃他。

某天柯洁发了妈妈做的饭,配文:还是妈妈做的好。

500

评论画风如下:

暗示爸爸不行?

只能妈妈做饭,爸爸不做?

为什么不是爸爸?你这样麻烦你妈?

500

不只是“妈妈”,就连晒只母鸟“小白公主”,也能引发种族、平权调侃。

为什么不是黑王子

女性就要被叫“公主”?

你恶意攻击女性不是一两天了

为什么不是母主?

500500

对比一下去年的晒鸟微博,现在的画风几乎完全“走偏”。

500

500

粉丝总能去曲解柯洁的话。

而柯洁,也享受这种互动氛围。

至少在他的微博,他没有表示过反感,反倒越来越熟练地和大家玩梗。

他们长久浸淫在这种非常规的语境下,意识里已经认为“正话反说”,是约定俗成表达习惯。

只要我的“思想”没错,那么我的说法也不应该被指责。

所以,罗志祥事件中,他自以为自己做了正确的事。

被网友围攻后,粉丝的支持又让他加深了自己的观念:

明明是网友不懂梗,凭什么来骂我???

从而激发了他本能的胜欲,不停开炮。

柯洁是个胜负欲很强的人。

在《朗读者》,他曾对董卿说:

亚军什么都不是,只有冠军才能扬名立万。

500

下棋对他来说,竞技意义或许大于兴趣意义。

这种心理的养成,源于他从小受到的挫折教育。

小时候的柯洁,平平无奇。

7岁去北京学棋,因为棋艺不精,被分在末等班。

还曾被老师体罚,站在走廊被同学围观。

500

家里孤注一掷,把希望都压在他身上。

过年的时候,父母不允许他出去玩,要在家里下棋。

500

那几年的柯洁,除了下棋,没有其他生活。

它消磨了他本应和其他小朋友共享的童年快乐,却磨出了他的棋艺。

再往后,他宛如王者归来,扬眉吐气。

对于早年遭受的冷眼和轻视,他看得很明白:

“让人看不起,是一个很好的经历”。

500

500

卧薪尝胆的经历,为他赢得了冠军,也让他更加相信胜利的价值。

赢,是唯一的出路。

所以在下棋的时候,当自己发挥失误,他会习惯性地抽打自己。

500

和阿尔法狗对阵失败,他当场痛哭。

500

这种严格,对他人也是一以贯之。

2018年,他和女棋手於之莹组队参加比赛,不敌韩国队。

输棋之后,柯洁发文《男女有别?》。

第一句就批评“小於的这次发挥让我很不满意”。

500

文章最后,又将罪名揽在自己身上:

我要反思,这毕竟不是我一个人下棋,一个人单打独斗惯了,就喜欢由着性子下棋,但我的思路和搭档的思路是截然不同的。

500

又是那股熟悉的,以退为进、明贬暗戳的味道。

柯洁随后又在留言区表达,我只是对事不对人,不要过分解读。

500

所以这次风波发酵成这样,飘飘并不意外。

尽管被舆论口诛笔伐,但柯洁本能的好胜心混搭着他想解释的欲望,在粉丝的煽动下,催化成了和所谓的女权斗争到底的念头。

而他,自始至终可能都不知道,自己口口声声尊重的“女权”,究竟是什么。


500

飘飘不意外柯洁会翻车。

但飘飘意外的是,柯洁怎么会上车?

柯洁是和我们以往认知中的棋士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以往我们认知中的棋士是什么样的?

《请回答1988》里的阿泽,大概便是大众认知中棋士的写照了——

稳重,寡言,甚至会有些木讷。

对围棋之外的世界,知之甚少。

500

说白了,是出世的。

而柯洁不是。

97年生的柯洁,在围棋之外,和我们身边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似乎没什么不同。

他自负、轻狂,有些时候甚至还流露出一些“中二”的气息。

500

再加上他“三岁学棋、十岁成为职业棋手、十七岁成为世界冠军”的履历。

柯洁在表达上甚至有些百无禁忌。

和同为世界冠军的韩国传奇棋手李世石对阵前,他的言论让人惊讶:

李世石怎么说的

说他是五成胜率是吧

我觉得呢

一百成的话

他肯定不超过五成

传奇是时候落幕了

500

这种针尖对麦芒的叫嚣,在围棋对阵中极为罕见。

但他不在意这些——

我当时没有想特别多

觉得特别想展示自我

讲一些好玩的话

去吸引大家来关注我

500

大家被他狂妄的言论震惊了,他的目的反而达到了。

而这,除了暴露了柯洁的年轻气盛、恃才傲物,还在某种程度上展露了他跟其他棋手展露出来的“质”的不同——

在围棋之外,他是有极强的入世野心的。

他不想要只活在围棋的世界里,而是想要更多地去感知这个世界。

柯洁也确实是这么做的。

家乡发生自然灾害,他带头发起募捐活动。

500

被欠薪,他也不沉默。

而是爆出自己、芈昱廷、朴廷桓等中韩棋手遭遇的欠薪事件,在微博上讨薪。

500

为了丰富围棋之外的生活,他还选择去读书,并在19年被保送到了清华大学。

500

甚至,他还时常活跃在社交平台上,讨论各种社会热点。

至此,柯洁的确打造了一个和以往棋手截然不同的形象——

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隐士高人”般的存在。

而是一个有烟火气的普通人。

可偏偏——

对这世界的认知还停留在表面的“普通人”柯洁,却有着远超出常人的关注度和极强的表达欲。

翻车也就不奇怪了。

柯洁这次引起风波,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为什么?

“普通人”柯洁,注定做不了普通人。

作为围棋史上最年轻的七冠王,他本来就荣耀加身。

偶尔跑偏去跨个界,搞了一下斗地主,又轻轻松松拿回来一个冠军。

天才的头衔在前,舆论或多或少对他都是有些宽容的。

而这个宽容,和他本身性格中的狂妄结合在一起,我们看到了什么?

高姿态。

他热衷于对于热点事件发表言论,但在采访中华少问他,这些言论是经过思考的吗?

答案是否定的。

大部分时间他没有做过什么,想到了什么就说什么。

500

500

而这个想到的,则是基于他原本的对于世界的认知。

他原本生活的环境什么样?

一个非黑即白、非胜即败的二元对立的世界。

再加上他长期浸淫在他和粉丝形成的一种不正常的交流语境里。

可以说,好好说话和深入思考,是一种奢侈。

在奚梦瑶事件之后,舆论发酵,网友跑去他微博下面声讨,他的第一反应是:

我又捅马蜂窝了?

500

网友怼他不尊重女性,他的回复也带着些阴阳怪气:

女菩萨宁说得对,爷错了。

500

事情过后,他唯一的反思是——

他们的声音我没有care,我的言论,是在给这些莫名其妙的人增加热度。

500

可以说,柯洁本身没有反思和学习的能力与愿望的。

他顶着冠军的光环,躲在自己思想的舒适区里。

所以他根本没有深入了解何为女权,怎么才是真正的尊重女性。

什么是真正的尊重女性、支持女权?

看看同为棋手,也同样经常基于此类事件发生的李喆。

李喆经常在微博上发声,谈及围棋的性别话语建构问题。

他能清楚地认识到,男性在围棋界享受到的性别福利,并能为女棋手在这种环境下遭遇的性别霸凌进行共情。

一个少儿围棋教师说‘输给女生’很丢人,就可能导致男孩们对女棋童的集体霸凌,导致女棋童的退出竞争和男孩的‘胜利’。

男性在成长重的许多导致性别压迫的意识和行为,不仅不会受到惩罚,反而会得到奖赏。

500

他也能真情实感地为女性在围棋界的比例增加、女棋手的收入得到改善感到高兴。

500

他的尊重和支持,跟这些女性有没有超常的实力无关。

而柯洁呢?

他在微博上称“尊重芮乃伟棋手”。

500

但结合他以往的发声,和他在女棋手搭档失误后把人讲哭的态度来看。

柯洁的尊重,是带有慕强心态的(从他说“亚军没有任何意义”也可以看出来这一点)。

对女性的崇拜或者鄙视,都是基于对方的实力而言。

强者值得尊重,弱者就该鄙视。

因而,柯洁的所谓尊重和支持,始终是建立在没有共情基础上的想当然。

而这“想当然”,偏偏就是柯洁的可悲之处——

他从小就在接受“胜者为王”的意识形态的填鸭教育。

再加上,他躲在自己思想的舒适区里,因而他的处事态度和标准始终是单一的——

成王败寇。

因而在这种判定标准下,他就会有一个强盗逻辑——

女性没有权利,是因为她做得不够好。

想要获得权利,就必须比男性做得更好。

而忽略,现实是女性往往没有更好的教育资源占据,去变得更好。

在已经更好时,也未必能有相匹配的职位和权力,来证明自己很好。

看不到曲折,只看结果的柯洁,才会有他把产子称为下蛋、把胖一点的女性称为坦克,还误以为自己是尊重女性、支持女权的错觉。

500

我搞不懂这种调侃和发声,除了徒增笑料以及为女性争取权利添堵之外,还有什么其他意义。

就像柯洁也不懂,如果在围棋的世界里,拿不到冠军,到底有什么意义。

但,这便是柯洁作为一个棋手更深一层的悲哀了。

韩国围棋大师李世石在被AI打败、宣布退役时说过这么一段话——

(围棋)我是作为艺术一样的东西进行的学习。围棋不是输赢的游戏,而是艺术。所谓围棋,是两个人去打造的一部作品。

但AI的出现,让这个想法本身就崩塌了,所以我就想现在很难再继续了。

500

比起胜利本身,胜利背后的东西,更值得探究和追寻。

而这,却是一心追求冠军和强大的柯洁无法理解的。

搞不懂什么是女权,却声称支持女权;

搞不懂胜利的意义,却坚定地认为亚军没有意义。

只能说,活在非黑即白、非胜即败世界里的柯洁,即使拿了再多冠军,也只让人觉得悲哀和可怜。

他咄咄逼人的“黑话”,背后空洞且苍白。

毕竟,世界不像围棋只有黑白两子。

输赢之外,还有更广阔的天地。

本文由公众号「柳飘飘了吗」(ID:DSliupiaopiao)原创,点击阅读往期精彩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