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 显然还不是最佳时机

今日所要话的是右下金马抬澎那椿事。都知道了吧,知道我就不解释了,接着往下说。

前天,偶遇一大威说到这事,不知是有意还是无心,文中居然用到了“害怕”一词,搞的连一向不爱留言的我也情不自禁赞他用得妙。

讲真这词显得太过突兀了。

以致非常希望是他故意为之,同为作文之人,我自然知晓点睛之笔于文章那种不可言说的魅力。

不过从行文通篇看来还是作出了无心之举的结论。

此小缺憾只是我这种偏执之人才易感怀,无碍其文章意义的阐发。

 

之前看到观网有文也写此事,可惜我不是会员便不得一览。

其实早在二月间,我就想过以此为题,诸多顾虑,所以未有下文。

今日略微讲讲,聊当解馋。

如果说:

现在,显然还不是最佳时机。

何时才是呢?

首先我是肯定没有能力能给出答案的,在这个全体同仁业已思索了七十多年的问题上面,能头头是道说出个子丑寅卯来的估计也没谁了。

 

500

然鹅。

是事就要了,即便这么多年过去了,事还是事。

原先,一边讲收复,一边就说解救。这是激烈对抗的状态。

后来,双方逐渐同意取消对抗机制,谈兄论弟、攀交情,谋共识,通有无。这是向好的趋势。

现在,一边基本不挂嘴边了,换操作模式了,讲接触、交流、融通,但脑子里的东西没变。这点双方心知肚明。

另一边则修起了太极。虚虚实实,刚柔并济。你说你的,他说他的。你问他不说。再问顾左右而言他。问急了,干脆就不说了。你若当他是个不会说的那就错了。他不和你说,单和别人说,还要没机会找机会说。很是主动。而且动作不断,处处和你反着来、对着干。这不又浪到纽约时代上去了嘛。

久而久之,两头对望着共同走过了七十多载,几代人、无数先贤努力下抬腿迈开的一步,凝汇多少同胞艰辛的一点趋好的影像都化为乌有,代之的是行将又回到最初的对抗状态。

 

回到过去

事情要说清楚,六要素很要紧,那就说说。起因不说了。经过刚讲了。事情是死的。时间,今天正在表的。

还剩下地点和人物。

这两个就是导致当初爷爷们为何把事情遗留给我们的“扣”了。

地点要是换作贰圆上的天涯海角今天就没有这事了。毕竟和右下之间横亘的是那么大大大的海。鞭长莫及的切齿之恨,在我们隐忍了这么许多年后,可算是要到头了。

终于到人物了。这厮也确实是个人物。打了这么多年交道,依然屹立不倒,豪横依旧,真有点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气味。

一百年太久的话,五十年至少,我们要面对的还是他。或者说至少还有他。

若要问凭什么这么说?

第六感。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别说,历史来到今天,我们还是很应该相信故语的。老话说得好,老祖宗留下来的。瞧瞧,发炎人们不也常说么,中国有句古语,在这要送给有关方面,希望以史为鉴,不要和历史反其道而行之云云。

但印象中用的最多的还是咱的足记们。刚场上还说留给男足小伙子们的时间不多了,接着稿子里头就各种演算、预测,最后得出结论,假设甲输给乙的话,我们下场哪怕输球,前提是只要不丢三球以上就稳保能小组出线。三天后北京工人体育场0:6,那雨啊哗啦哗啦的……

算了,还是丢开男足他们吧,继续说正事。

 

今日小可捋袖子也要来图维一番。

上面说了,地点或说空间要素对我们而言,经过这么多年科技的提升,其实等同无形中缩短了。这点于我们是有利的。

人物,换汤不换药,对面的还是那两个。当然不排除还会有乱入的,这个且慢谈。接着上面说的,从技术层面而言,不说超前的话,至少和对面那俩之间的差距是缩短相当大一步的,相信都能看到这一点。这点于我们也是有利的。

至于如果导致群小的乱入作祟,不得不加以考量,毕竟这是制衡的关键,也是未免触发更大的影响和效应,那样后果可能难加掌控。         

 

但是如若五十年后呢,谁又能说一切尽在掌握呢。

就像这次,我们已经走在了前面。一路跌跌撞撞,不但一步一回头拿着个手电打着地,嘴里还要不断大声嘶喊着:小心!低头看路!

就这么着,高鼻子、燕尾服们不还趾高气扬、颐指气使地一个接着一个填了沟壑,不是吗?

当然,这种悲剧是我们地球村村民们所皆不乐见的。

但是,即便在我们做得这么到位的情况下,他们之所以还会接连跌下去,不恰恰因为当初目空一切、一厢情愿地觉着:老子一切尽在掌握吗?

所以,事物走向的问题不到最后,谁都难以言把控。因为成事在天。

 

500

这种情势下,为化解乱入最好的办法就是快字诀。

不待尔等回过神,事儿就基本平了。该驻扎的驻扎,该安抚的安抚,该维持的维持,该修缮的修缮,该解付京师的也专机同期抵达签押了,该献俘阙下的照准,该颁布的颁布,该传首的传首,该执行的执行,该弃市的弃市,该恢复的恢复。目的不是贻害,故民生为重。

总之,充分准备,按部就班,各就各位,不要抢跑。

从来就没有完全之策,只有随机应变。

有人说那厮不会来。那是痴人说梦。那种不准备还是不要做了。

是时候我们用他老人家的思想来升级装备一下头脑了。

我现正式告示周知,此系十四万万同胞家事,任何有关方面切勿轻举妄动,若不来则已,若来定叫尔有去无回,毋谓言之不预!

若是有这般胆气的话,要我说就在今天——最佳时机。

 

有人说,这当口怎么能落井下石,趁火打劫,不是正人君子所为。

我们援手难道伸得还不够长吗,做得还不够多吗?

他们前面看我们的戏不亦乐乎,现在轮到自己了,又有几个真正良心发现,幡然悔悟了?

舆论的潮水今天落了,明天照样又来。

站在理论的山岗上,高是高了,可除了这个光只剩下寒了。

今天右下的所舞弄正是这套玩意儿,扮衰装相,还丑不自知。

与其徒费精神同他争夺这虚无飘渺的上甘岭,可谓于功几无存进、于事则无寸补。简直毫无成效。瞎耽误功夫!

 

可是

又要腆着这张壮脸罔议了。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以我的认知看来,我们族人在大道义的问题上最最最迈不过的还是一个“理”字。

在它面前,似乎其他一概不重要,甚至于可以无视。

在流言与蜚语齐飞,推诿共讹诈一色的今天,似乎没有什么比埋头苦干、乐于助人、艰苦卓绝地将雷锋同志精神继续发扬光大更为迫切的事情了。

不禁又想起“害怕”来了。

原谅我。

真是,把个道不尽又言不清的都蕴含其中。

可惜足下怎么又会不是故意的呢?

 

 

一正本经 2020年4月16日

*文中图片采自网络*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