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狗】哦嚯——长见识!为何古文要竖着写

500

(图片转自网络)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汉字是竖行书写的,五千年未曾有变化。       

       直到清末,一些知识分子学习西方文化,       

       出现了汉文里经常引用外文、书写阿拉伯数字、使用新标点符号等情况,汉字竖写很不方便。       

       于是,知识界开始提倡汉字改革,力主改变传统的竖行书写方式,改用从左到右的横写排列。       

       一直沿用到今日。       

       但是,不同于字母文字的是,汉字是方块字,       

       也就是说,想看一个字,两眼必须聚焦在一个字上,       

       重点来了:       

       根据光学原理我们可以知道,       

       要读一行横排的字,两眼与字之间的视距是不等的,       

       这就需要眼睛这台精密的生物机器不停的调节,       

       这样太容易造成视觉疲劳,长期难怪大大增加近视发病率,       

       不仅是近视,而且附送两眼视力不等。       

       据笔者所知,凡是上学时喜欢阅读的人,       

       两眼视力基本都有差距。       

       而竖排的文字,       

       在读一列字时,两眼与文字的视距相等的,       

       比看横排的文字时,眼睛的工作量小得多,       

       近视的几率也就大大降低,       

       更不会使两眼视力产生差异。       

       还有一点,       

       以前看到网上有说汉字顺序不影响阅读       

       初看觉得很神奇       

       后来想了想       

      应该是横排文字特有的”快速阅读”,       

       长期看横排的文字对人的性格会产生浮躁倾向,       

       还有很多人看到大段的文字就觉得莫名烦躁       

       “太长不看”也是贴吧很多人的口头禅       恐怕也与此有关

       (转自百度贴吧“历史吧”)

——

——

本小狗微信公号

小狗2017

请关注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