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2020.4.7
随想随记,不欢迎评论。
外事部门顶住压力,现在西方火力全开,已逐渐接近峰值,不会太久。
外部意在瓦解外事部门的功能,让中国的言语能力失能。
问题不在于话语本身有无说服力,而在于在西方构建的话语体系里,作为有限。既无法完全地解释清楚自身逻辑更无法有效地说服对方。
要明白一个道理,即对方开始依赖污名化对方才能获取利益时,本身就是种无能失能的结果。因其不会也不能正当表达诉求,才是结节所在,这是病态化的表面特征。
现在中国的心态应该转变为“医者心态”,要用不容置疑却不反感的声调强调——你是病人,你现在存在的问题我知道怎么治但你起码得听我说话,分散病人的注意力,适当吓吓病人。
医生与病人之间生命权是平等的,但,生存能力是不对等的,这在态度上必须是种协从关系。外事部门得配置更多的“医生”当顾问,提供怎么转换医者角色的火力。
我说的医生不但是怎么帮你治病,而是怎么帮你治国。
只要医生拿出态度,病人会镇定下来的。
好了,得先拿一两个“病人”试试,调剂整体必须从个体开始,杀鸡给猴看也可以是治猴从单个开始。
中国这个角色扮演是很难很难的,比历史以来所有的强权国家路径都不同,极具开创性和难度。
记住,不能完全地做所谓尊重病人的想法的行为,不然这作为朋友是合格的,但作为医者是失败的。
把外交部例行记者会转变为门诊访问。
另外,现在的外部环境,很像中国语境里的医闹。从这点上讲,医者除了有精湛的医术外,还得有威望懂得管理群众心理,才能镇住场面回归有序治疗。
现在可以理解了,外事部门是被医闹首先冲击的门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