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艺 | 国产选秀导师,为何总在“排列组合”?
中流砥柱:国产流行歌手
在三类导师群体中,国产流行歌手反而成了资历最深的“中流砥柱”。
在刺猬公社的统计中,还没有一档选秀节目启用过“全年轻导师阵容”,70后、80后的“资深艺人”成了不可或缺的一席。前有Ella、罗志祥、潘玮柏、孙燕姿等“童年偶像”,后有李荣浩、胡彦斌、袁娅维等知名唱作人。
他们的人数比例最少,但却是唯一符合“导师”二字身份的人。《创造101》中的胡彦斌,不但是选手的声乐导师,还是节目的音乐总监。《偶像练习生》中的李荣浩,从17岁开始就有音乐教学经历,做导师反而让他觉得很轻松。
图片来源:豆瓣电影
“童年偶像”组的导师们,更倾向于教给选手“生存之道”。
谈到频繁参加女团选秀,Ella在新浪综艺的采访中说,对待这些年轻的女孩子,她一直有一种“妈妈”的心态。她希望能以自己过来人的经验,让她们每个人都能成为勇敢的女生。
图片来源:豆瓣电影
罗志祥虽然是《创造101》的舞蹈导师,但却给选手们带来了很多娱乐圈的肺腑之谈。“艺人没有舞台是一种无奈,艺人不懂得下台是一种悲哀。不要只看到好的那一面,首先要看自己有没有那个重量。”
知名乐评人,资深唱片企划流水纪认为,老牌流量艺人出现在节目当中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这部分艺对大众来说脸熟,而且有流传代表作。节目组选择他们,一方面大众熟悉,有一定的认知度,另一方面性价比又高。
“这些艺人呢,渴望有曝光的平台,然后节目组呢,又需要有这样的一部分一人来构成节目第一个阵容。所以说,是两厢情愿,皆大欢喜。”
不过,并不是所有经验的艺人都可以“为人师”。在鲁豫的采访中,天王刘德华就直言自己不敢去当“导师”,因为他觉得自己还没到可以当导师的水准。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Films
流水纪曾经担任过多档选秀节目的评委。在他看来,经验充足、业务能力过硬的艺人,是有资格做导师的。他们既有足够的专业度水平,又有丰富的人生历练,可以在专业性上有分享出有用的东西。
不过,这部分导师的重合度往往又很高。胡彦斌不但连任两季《创造101》系列导师,还出现在《天赐的声音》《梦想的声音》中;同样连任两届的罗志祥,也在两季《这!就是街舞》中常驻。
“这种频繁的、重复性的消耗,对于导师和选手来说都是一个掏空的过程,可看性也会减少。因为观众已经很了解这些导师的水平和风格是怎么样的,他们在节目上也不会呈现出太多新鲜的东西。对于选手来说,他们能够接收到的技能可能也会显得比较单一,肯定是弊大于利的。”流水纪说。
为了避免乏味,国内选秀会在这三大类艺人中,通过重新排列组合制造新鲜感。《创造营2020》在保留了黄子韬的情况下,加入了“韩国制造”的宋茜和鹿晗,以及《明日之子》的毛不易。虽然以上几位都参加过多档选秀,但这样的新组合又会带来新的火花。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截图
流水纪的建议是,选秀节目可以选择一些幕后的从业者来做导师,比如姚谦、张亚东或是龙丹妮。因为很多台前歌手的成绩,是背后teamwork的结果,幕后工作团队也非常重要。如果他们加入,可以给国内选秀带来不一样的突破思路。
对于偶像选秀,Joy觉得,PD倾向于话题性顶流,但是对于王一博、肖战、李现这种新晋流量要谨慎选择,因为热度没有保障。不过也可以考虑双PD,营造“王不见王”的冲突感和新鲜感,比如说张艺兴和黄子韬。
舞蹈导师的选择上,她认为可以首先考虑实力强且有一定知名度的唱跳型艺人,比如罗志祥、蔡依林。如果实施有困难,也可以考虑年轻艺人,但最好男生选秀请女导师,女生选秀请男导师,这样舞蹈导师示范主题曲可以有一波热度。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腾讯视频创造营2019
声乐导师应首先考虑实力而不是流量,最好不要是近几年大热节目捧出来的选手,张杰、张靓颖、邓紫棋、田馥甄等是不错的选择。Rap导师可以选择说唱节目中的热门选手,但一定要注意考察他们的政治和道德立场。
“同时,也要综合考虑导师的性别比,尽量达到男女比1:1。”Joy说。
无论节目组定义的“导师”是负责流量还是专业,最重要的是,他们一定是来“选”,而不是来“秀”的。导师应该去做一个聚光灯背后的人,把舞台和留给选手,而不是让自己站在舞台中央。
请把机会多多留给那些早已准备好,但没有舞台的人。
如果你来做一档选秀节目,你会选谁当导师呢?
注:Joy为化名
- 上一页
一,风闻区本来就是放这些乱七八糟内容的,你进到这个版块就要做好会见到自己不喜欢的内容的觉悟是吧,觉得哪怕看到这类文章的标题,都会感到不舒服的话,就不看风闻版块就好了啊。
二,这类行业深度分析的文,你不爱看总是有人看的嘛,或是行业内人士,或是对当前行业现象感到好奇的圈外人,想做了解,或其他类型的读者等等…作者花时间做的种种深度分析,对感兴趣的读者总是有用的。比如我,平常就只看新闻版块,但我确实对近些年娱乐圈流量怪现象感到非常不解,点进这篇文章阅读,希望把一些事情来龙去脉弄个明白。
三,平时总是嘲讽这个灯塔国双标了,那个白皮国又假装言论自由了。那么到了中国,不同类型的文章,集中发表在一个大杂烩式的风闻版块,又怎么不行了呢?人家刊文在合适的地方,内容里也没有触及大是大非的底线,窃以为这也是在言论自由的范围内。
四,做观网的读者要理性,观网是一个爱国的社区,积极向上的社区,但看问题、评论等不要老是非黑即白,非黑即白的思维模式发展到后来就是极左极右的撕裂,咱理性、中正一些会更符合这个社区的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