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艺 | 国产选秀导师,为何总在“排列组合”?

500

中流砥柱:国产流行歌手

在三类导师群体中,国产流行歌手反而成了资历最深的“中流砥柱”。

在刺猬公社的统计中,还没有一档选秀节目启用过“全年轻导师阵容”,70后、80后的“资深艺人”成了不可或缺的一席。前有Ella、罗志祥、潘玮柏、孙燕姿等“童年偶像”,后有李荣浩、胡彦斌、袁娅维等知名唱作人。

他们的人数比例最少,但却是唯一符合“导师”二字身份的人。《创造101》中的胡彦斌,不但是选手的声乐导师,还是节目的音乐总监。《偶像练习生》中的李荣浩,从17岁开始就有音乐教学经历,做导师反而让他觉得很轻松。

500

   图片来源:豆瓣电影

“童年偶像”组的导师们,更倾向于教给选手“生存之道”。

谈到频繁参加女团选秀,Ella在新浪综艺的采访中说,对待这些年轻的女孩子,她一直有一种“妈妈”的心态。她希望能以自己过来人的经验,让她们每个人都能成为勇敢的女生。

500

   图片来源:豆瓣电影

罗志祥虽然是《创造101》的舞蹈导师,但却给选手们带来了很多娱乐圈的肺腑之谈。“艺人没有舞台是一种无奈,艺人不懂得下台是一种悲哀。不要只看到好的那一面,首先要看自己有没有那个重量。”

知名乐评人,资深唱片企划流水纪认为,老牌流量艺人出现在节目当中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这部分艺对大众来说脸熟,而且有流传代表作。节目组选择他们,一方面大众熟悉,有一定的认知度,另一方面性价比又高。

“这些艺人呢,渴望有曝光的平台,然后节目组呢,又需要有这样的一部分一人来构成节目第一个阵容。所以说,是两厢情愿,皆大欢喜。”

不过,并不是所有经验的艺人都可以“为人师”。在鲁豫的采访中,天王刘德华就直言自己不敢去当“导师”,因为他觉得自己还没到可以当导师的水准。

     500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Films

流水纪曾经担任过多档选秀节目的评委。在他看来,经验充足、业务能力过硬的艺人,是有资格做导师的。他们既有足够的专业度水平,又有丰富的人生历练,可以在专业性上有分享出有用的东西。

不过,这部分导师的重合度往往又很高。胡彦斌不但连任两季《创造101》系列导师,还出现在《天赐的声音》《梦想的声音》中;同样连任两届的罗志祥,也在两季《这!就是街舞》中常驻。

“这种频繁的、重复性的消耗,对于导师和选手来说都是一个掏空的过程,可看性也会减少。因为观众已经很了解这些导师的水平和风格是怎么样的,他们在节目上也不会呈现出太多新鲜的东西。对于选手来说,他们能够接收到的技能可能也会显得比较单一,肯定是弊大于利的。”流水纪说。

为了避免乏味,国内选秀会在这三大类艺人中,通过重新排列组合制造新鲜感。《创造营2020》在保留了黄子韬的情况下,加入了“韩国制造”的宋茜和鹿晗,以及《明日之子》的毛不易。虽然以上几位都参加过多档选秀,但这样的新组合又会带来新的火花。

500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截图

流水纪的建议是,选秀节目可以选择一些幕后的从业者来做导师,比如姚谦、张亚东或是龙丹妮。因为很多台前歌手的成绩,是背后teamwork的结果,幕后工作团队也非常重要。如果他们加入,可以给国内选秀带来不一样的突破思路。

对于偶像选秀,Joy觉得,PD倾向于话题性顶流,但是对于王一博、肖战、李现这种新晋流量要谨慎选择,因为热度没有保障。不过也可以考虑双PD,营造“王不见王”的冲突感和新鲜感,比如说张艺兴和黄子韬。

舞蹈导师的选择上,她认为可以首先考虑实力强且有一定知名度的唱跳型艺人,比如罗志祥、蔡依林。如果实施有困难,也可以考虑年轻艺人,但最好男生选秀请女导师,女生选秀请男导师,这样舞蹈导师示范主题曲可以有一波热度。

500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腾讯视频创造营2019

声乐导师应首先考虑实力而不是流量,最好不要是近几年大热节目捧出来的选手,张杰、张靓颖、邓紫棋、田馥甄等是不错的选择。Rap导师可以选择说唱节目中的热门选手,但一定要注意考察他们的政治和道德立场。

“同时,也要综合考虑导师的性别比,尽量达到男女比1:1。”Joy说。

无论节目组定义的“导师”是负责流量还是专业,最重要的是,他们一定是来“选”,而不是来“秀”的。导师应该去做一个聚光灯背后的人,把舞台和留给选手,而不是让自己站在舞台中央。

请把机会多多留给那些早已准备好,但没有舞台的人。

如果你来做一档选秀节目,你会选谁当导师呢?

注:Joy为化名

阅读【娱刺儿】原文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为用户在观察者网风闻社区上传并发布,仅代表发帖用户观点。

热门评论 6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全部评论 83
最热 最早 最新

  • 发明专利 一个没得感情的观察员,只爱冷静观察。
    确认过眼神,小编是腾讯的腿毛。此条评论已被折叠,点击查看
  • 全部楼层
    guan_15733624212887
    算了解一下娱乐圈生态吧,看观网的都是务实派,但不否认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在看偶像剧,追星。我们并不是世界的全部,所以偶尔观察下其他的世界,年轻人,穷人,追星族。娱乐界等等等等。
    很多年不看电视剧的我,从朋友的口中知道他们经常看电视剧,有些人的娱乐方式和我们这些网民不一样。毕竟我国还有很多人初中都没毕业就步入社会,他们的娱乐方式必定和我们不同。
    那是当然,一代跟一代都是不一样的。
    只不过实在看不过去了而已,
    想想我们的上一辈,大概也是这种情绪吧
  • 饭圈,流量之恶俗在于,一个偶像可以没有作品,没有演技,没有唱功,没有才华,只要够帅够漂亮,会炒作有话题性,那就能成为全民偶像。这批偶像对于青少年的毒害太可怕了,灌输了一个低级的价值观,就是你长得帅就可以为所欲为,哪怕是整容出来的
  • 三宝看天下 反封建反官僚主义,反极左反白左
    ……写得挺不错的,有深度。

    这些的娱乐节目涵盖青春、偶像、流行、娱乐与大众化等各种元素,能吸引住相当部分年轻受众的眼球,那自然也就体现了社会风气的一个方面。确实值得观察。

    关于娱乐节目里的“导师”,确实搭配好才能吸引更多观众,有的注重心理建设、有的注重职场心得、专业大拿……额,个人看法,如果还有个品德/思政教育类,那就齐活了;而后者是目前“导师”类型里所普遍缺乏的,这也就限制了这类节目的受众类型,逐渐会走入封闭的、落后于时代要求的小圈子里。

    这文章不错,看问题不流于表面。收藏了
  • guan_15444323581546
    观网的网友怎么说也应该是生理心理健康的正常人类吧,怎么会有这种不男不女乱七八糟的内容?
    算了解一下娱乐圈生态吧,看观网的都是务实派,但不否认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在看偶像剧,追星。我们并不是世界的全部,所以偶尔观察下其他的世界,年轻人,穷人,追星族。娱乐界等等等等。
    很多年不看电视剧的我,从朋友的口中知道他们经常看电视剧,有些人的娱乐方式和我们这些网民不一样。毕竟我国还有很多人初中都没毕业就步入社会,他们的娱乐方式必定和我们不同。
  • 临时工报到 不成器的写手一枚
    月半和尚
    不明白评论区有人愤世嫉俗干嘛。
    一,风闻区本来就是放这些乱七八糟内容的,你进到这个版块就要做好会见到自己不喜欢的内容的觉悟是吧,觉得哪怕看到这类文章的标题,都会感到不舒服的话,就不看风闻版块就好了啊。
    二,这类行业深度分析的文,你不爱看总是有人看的嘛,或是行业内人士,或是对当前行业现象感到好奇的圈外人,想做了解,或其他类型的读者等等…作者花时间做的种种深度分析,对感兴趣的读者总是有用的。比如我,平常就只看新闻版块,但我确实对近些年娱乐圈流量怪现象感到非常不解,点进这篇文章阅读,希望把一些事情来龙去脉弄个明白。
    三,平时总是嘲讽这个灯塔国双标了,那个白皮国又假装言论自由了。那么到了中国,不同类型的文章,集中发表在一个大杂烩式的风闻版块,又怎么不行了呢?人家刊文在合适的地方,内容里也没有触及大是大非的底线,窃以为这也是在言论自由的范围内。
    四,做观网的读者要理性,观网是一个爱国的社区,积极向上的社区,但看问题、评论等不要老是非黑即白,非黑即白的思维模式发展到后来就是极左极右的撕裂,咱理性、中正一些会更符合这个社区的气质
    因为我们觉得企图给我们洗脑,颠覆我们的审美,强迫灌输不男不女的三观
  • 心若细沙 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全部楼层
    客观事实,资本搞得那套,既不符合国家要求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又不贴近百姓生活,每天自嗨,霸屏,侮辱人民智商!
  • 已知中国娱乐节目的“导师”分三种:新晋顶流、韩国归国、华语歌手。而华语歌手和韩国归国的人大致不变。据调查,共有韩导师14名,国产导师30名,先从中选韩导师1人、国产导师2人(顺序不计)。问有多少种组合方式?
  • 观察者网用户_180957 观点可以不同,但不要出口成脏。注意素质。
    全部楼层
    心若细沙
    资本的自嗨,娱乐的无下限,不结合国情,东拼西凑不男不女
    娱乐产业的探索过程。难免有一些不好的现象。
    中国的游戏产业是从引进韩国网游起步的。
  • 全部楼层
    心若细沙
    资本的自嗨,娱乐的无下限,不结合国情,东拼西凑不男不女
    不男不女非常妙
  • 有导师资格的人,根本不屑参与,因为那根本就不是音乐
  • 青歌赛什么时候可以重新办啊?
  • 九十年代韩国输入的娱乐文化,和西方输入的什么行为艺术一样,都是外来物种入侵在中国被加工放大,造成今天的娱乐泛滥成灾,冲击中国传统文化根基,民众需要健康向上的文艺娱乐,而不是以吃喝玩乐为主题,以颜值为主导,说他们是青少年的病毒一点也不过分,
  • 顺其自然
    我们对娱乐新闻不感兴趣
    正解
  • 主要是台湾这些过气艺人,有知名度,还便宜。
  • 脉冲多普勒 家国天下,匹夫有责
    都这么年轻就当导师,这是在侮辱我的智商吗?毛都没长齐呢,真特么搞笑!
  • 这篇文章作者也明白,说到底就是国内歌手不够,根本没有平台,乐坛都已经糊了很久了。只能像炒冷饭一样把老一辈歌手翻来覆去的炒。
    最早期还会请一些非常老资格的歌手出山,但这种真是曲高和寡。早期央视还有个综艺叫中国好歌曲,专门发掘新歌的,才办了一季就不办了。
    不过观众要看韩式歌曲怎么办?国内根本没有这一类已成名的歌手,当然最好是直接请韩国歌手,可是禁韩令已经好几年了。
    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从韩国归来的或者前几年选秀有了一定热度的歌手就行了。
    那为什么一定要办韩式唱跳歌曲选秀综艺呢?这类歌曲现在最流行,年轻人爱看。我是歌手几乎全是老歌了,不流行。
    为什么一定要办歌曲选秀?因为选秀的竞争机制容易让观众投入,容易培养粉丝,容易赚钱哪。
    为什么各平台这么热衷于唱跳综艺?因为安全啊。稍微有点思想性对话性的综艺,都要提防爆雷。一是怕审查,对吧这个都能理解,二是怕选手本身,居然奇葩说的辩手也能出事,这谁想得到?还有电视剧,费劲巴拉的买剧本拍电视剧,临了一刀剪掉没办法播出,不如做综艺。最搞笑一个剧的女配角因为在交通事故中骂警察结果不得不AI换头,所有牧民去看的观众没有一个不吐槽的,根本剧就没法看下去。现在观众的挑剔和平台的自我审查都已经到了一定程度了
    我都怀疑如果不是平台不能只有一类节目,人家宁愿只做唱跳综艺算了,什么电视剧电影啊直接去买来播。唱跳综艺多么安全,选手都是十几岁不到20岁,除了一些绯闻啊桃色事件啊,想要他们搞点g独t独都不可能,而且实在不行就封杀掉就行,反正有后台的人也不会从这出来。
  • 观察观察着的人
    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在看这样的节目?小丑在台上蹦蹦跳跳。
    小年轻呗,他们又没有什么涉世经验,成天被这些胡里花哨的东西洗脑,长大以后不知道叛逆成个啥。此条评论已被折叠,点击查看
  • 这些综艺是给他们自己看的,其实作为观众很无感!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