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最强战舰覆灭:英国是怎样干掉俾斯麦号的?
NO.988 - 俾斯麦号
作者:Agvensome / 编辑:冷小军
来源: 冷热军事史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的德国,被迫与协约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和约中规定德国海军不能拥有无畏级战列舰,限制新舰吨位排水量和主炮口径等,严重削弱了德意志海军的实力。德国人根本无法与当时日不落帝国英国的皇家海军相抗衡。此时的德国海军可以说是武功尽废。
走向海洋之心不灭
▼
20世纪20年代,经济不景气的德国已经无法忍受一战战败带来的耻辱,更不无法接受凡尔赛和约的巨额赔偿,民族主义和复仇思想开始在德国蔓延。
《凡尔赛和约》签订
此时的德意志,手中却只有不到十艘的一战时期的旧战舰,周围大国的主力舰艇却更新换代,德军装备新战舰的形势迫在眉睫。
在对和约仔细研究后,德国人钻了个空子:通过海军战术需求和已发展的技术优势,建造吨位较低但航速快火力猛烈的袖珍战列舰来实施投机取巧的打了就跑战术,与英国皇家海军打出不对称优势。
「德意志级」装甲舰、「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都是这一设计思想下的产物,在二战初期和海军潜艇对英国海上补给交通线形成了不对称优势,占尽便宜,拥有吨位和地缘优势的英国皇家海军一时没缓过来,损失惨重。沙恩霍斯特级战列舰标志着德国海军的大型战舰的设计建造水平已经成熟,从千疮百孔走向了新的高度,为后来的「俾斯麦」号打下了坚实基础。
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
《华盛顿海军条约》即将在1936年到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迹象愈发明显,各国不打算再续约,纷纷疯狂造舰备战。德国人在1935年宣布废除《凡尔赛和约》后,为打消大英帝国的疑虑,提出了德国海军舰艇总吨位不得超过英国海军的35%,英国欣喜若狂地接受了这颗定心丸,屁颠颠地签订了《英德海军协定》。
但希特勒、雷德尔等人更开心:这份协定对重新起步没多久的德意志海军和造船工业来说,这个限制等于没有限制;更何况,这规定更是意味着英国人对德国人实力的默认,即使这个限制不被德国人遵守,奉行绥靖的英国人也阻止不了。1936年,排水量超过4万吨的俾斯麦号开始建造。
俾斯麦号
德国海军的骄傲
▼
俾斯麦级战列舰是二战德国海军的代表性战舰之一,1939年2月14日,首舰在德国汉堡的布隆•福斯造船厂下水,1940年8月24日正式进入海军现役。首舰以铁血宰相俾斯麦的名字命名。俾斯麦级战列舰总共建造了2艘,另一艘是「提尔皮茨」号。
俾斯麦号装备了4座双联52倍口径380毫米的主炮,副武器也有6座双联150mm副炮和30座20毫米到105毫米不等的双联高射机炮,尽管放眼世界,这种火力不是最顶尖,但在当时各国的主力战舰中也能达到中上水平。
尽管俾斯麦号的装甲防护和舰型设计仍然保留了一些一战时期的保守设计风格,然而高达32节的航速及结合当时德国人的战术思想,俾斯麦号仍能在大西洋有所作为,为英国皇家海军和海上补给生命线造成了不少麻烦。
首次行动,也是最后一次
▼
1941年5月18日,在海军上将刚瑟•吕特晏斯的指挥下,俾斯麦号战列舰实施「莱茵演习」行动,开始袭击盟军运输队,伴随着俾斯麦号的还有一艘「欧根亲王」号重巡洋舰。
吕特晏斯
然而该计划早被英国情报机关得知,英国皇家海军密切注意两艘不速之客。5月23日晚上,在冰岛和格陵兰岛之间的丹麦海峡,两艘德舰被英国巡洋舰「萨福克」号和「诺福克」号发现。经过短暂交火后,英舰被迫退出,继续尾随俾斯麦号,并请求支援。
5月24日拂晓,俾斯麦号两舰遭遇了英军舰队7艘,其中包括「胡德」号和新式战舰「威尔士亲王」号,胡德号是当时英国皇家海军的主力舰之一,成本最高,被视为英国皇家海军的象征,在服役历程中广泛访问世界各国。
胡德号战列舰
5时35分,英军统帅兰斯洛特•E•霍兰德海军中将下令首先开火,但由于轻报误判,打头阵的欧根亲王号首当其冲,殿后的俾斯麦号安然无恙。5时55分,德国人开始还击,集中火力攻击英国旗舰胡德号。俾斯麦号的第三次齐射准确无误的击中胡德号,引发中部火灾,霍兰德中将才反应过来,下令攻击俾斯麦,此时已经来不及了。
6点整,距离13千米的俾斯麦号进行第五轮齐射,其中一发炮弹击穿胡德号的装甲,命中了副弹药库,引发的弹药殉爆又波及了主弹药库,大爆炸将胡德号炸成两半,胡德号迅速沉没,胡德号的1418名官兵只有3名幸存,霍兰德中将丧生。威尔士亲王号也被击伤,退出了战斗。
俾斯麦号出击
英国的收获是俾斯麦号的燃料槽被打坏,源源不断的燃料泄漏,航速下降。于是刚瑟•吕特晏斯决定俾斯麦号回法国修理,欧根亲王号掉继续南下执行任务。
得知胡德号被击沉,英国高层大为震怒,调动了42艘军舰进行围剿俾斯麦号,其中包括「胜利」、「皇家方舟」两艘航母。5月24日和26日,英国人的「剑鱼」舰载机用鱼雷攻击了俾斯麦号,尽管未击沉,但一枚鱼雷击中俾斯麦号尾部,打坏了舵角致卡死。这为后来俾斯麦号的悲剧埋下祸患。
胡德号舰员合影
在英军主力驰援下,俾斯麦号已经被团团围住。吕特晏斯向希特勒发报,「舰已不堪操纵,将战至最后一颗炮弹。」27日晨,英军主力「英王乔治五世」号与「罗德尼」号战列舰追上并攻击操纵失灵的俾斯麦号。
在连续攻击下,俾斯麦号的武器全部损坏,丧失了战斗力。英国多塞特郡号重巡洋舰随后发射了3枚鱼雷,全部命中。10时36分,伤痕累累的俾斯麦号在法国布雷斯特以西400海里沉没了,全舰两千余人仅有116人幸存,舰长吕特晏斯随舰沉没殉国。
各种因素导致的悲剧
▼
作为二战时期德国海军的骄傲,集德意志全国财力、全新设计的俾斯麦号仍继承了一战的一些落后因素,严重制约了俾斯麦的上限,但对于在一战后再次奋起的德国造船工业来说,已经是个了不起的成就。
在当时的德国针对盟军的「破交战」、「袭击战」战术下,俾斯麦号还有不对称优势,但是面对蜂拥而至的皇家海军仍然实力悬殊。此外,英国舰载机的作用不可忽视。俾斯麦号在情报失误、丧失制空权、缺少补给等负面因素的影响下,被击沉的悲剧不可避免。
俾斯麦号残骸
再提一下,被称为「北欧孤独女王」的俾斯麦级的二号舰提尔皮茨号,在多次破坏盟军在北极的交通补给线后,同样在丧失制空权、情报失误等情况下,被英军轰炸机的特制炸弹炸沉在挪威林根峡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