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西方崛起及中国衰落的根源在哪?

      近代至今无数人探索过这个问题:西方文明近代不断崛起以及中国急速衰落的根源在哪——现在多数人观点认为:西方“自由民主”的体制优势支撑了西方近代的繁荣发展,这种说法显然枉顾英国19世纪末仍然是贵族体制、美国1970年代才落实“普选”等事实,另外南美、东南亚、印度等国施行“民主体制”后仍然摆脱不了贫困与落后;一部分人也认为,西方文明内核就比中国先进,自古希腊时期在思辨逻辑等方面就领先于东方,但是这种田忌赛马的说法无法解释中国在大航海时代之前长期领先西方以及日本近代崛起成为列强的史实;至于其他“地缘结构说”、“人种优越说”不一而足,但是在现实面前往往都难于自圆其说。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抽丝剥茧来剖析历史的真相吧:

      一、文明的维度

      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曾说过:“工厂和制造业是催生国内自由、智慧、艺术与科学、国内外贸易、航海、改善交通、文明以及政治力量的原因,是冲破农业的枷锁使其重获自由并提升其商业地位的手段,它使租金、农业利润和工资大获增长,使土地财产大量增值。

     马克思做了更经典的总结:“一个工业民族,当它一般地达到它的历史高峰的时候,也就达到它的生产高峰。

     可以说工业技术改变了人类文明史和国家发展史,工业文明首先极大促进了生产力的进步:现代农业所需要的种子、化肥、农药、灌溉、播种等无不来自于工业技术的进步,一亩农田的产量因此可以是农业时代几倍甚至数十倍。19世纪一台纺织机器的日生产力起码相当于几十甚至数百名手工业者终日辛勤的劳作,蒸汽、电力机车的速度和运载量简直让传统的人力畜力已无法匹及——

       生产力的极大进步让原本只能终日劳作才能勉强温饱的人们终于摆脱了苦力老作的束缚,原本在农业社会极少数人才能从事的社会管理、科技发明、艺术创作、司法裁判、教书育人等“贵族化事业”成了现代社会一项普通职业,从而极大刺激了政治、科学、教育、艺术、管理等事业的“爆炸式”发展。可见,工业社会以生产力革命为基础,他使一个国家的物质财富“井喷式”的增长从而催生了大量从事工商业活动的“市民阶层”,人民的受教育程度、预期寿命、生活质量得到了大幅提升,社会方方面面事业因为工业发展开始繁荣起来,新的生产关系的出现催生了政治、科学、军事、艺术等上层建筑的各种变革,工业力量开始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总体势力尤其是军事实力最重要的指标。

     所以李斯特进一步总结说:

    “一切现代国家的伟大政治家,几乎没有一个例外,都认识到工业对于国家财富、文化和力量的重大意义,有加以保护的必要。在这一点上,爱德华三世和伊丽莎白一样,腓特烈大王和约瑟二世一样,华盛顿和拿破仑一样,他们都有着同样的理解。他们不必在理论上深入探讨,凭着他们的远见,早已看到整个工业的本质,有了正确的认识”。

     显然,一个国家掌握的科学技术越先进、工业实力越雄厚,它的整体实力就越强大、社会就越繁荣富有活力、人民生活也就越自由富足,甚至它的文化价值观伴随着工业品的输出影响到全世界。就如《三体》描述地球文明与半人马座文明的差距,工业国相比农业国整整领先了一个“文明的维度”,工业国拥有的全方位竞争优势对于农业国来说犹如“降维打击”,一个农业国实现工业化又谈何容易?

500

     二、中心与外围

      依靠奴隶、鸦片贸易及战争赔款,西方国家顺利获取了“工业革命”所需的资本原始积累。之后的西方工业国犹如一头钢铁巨兽,伴随着机器开动的轰鸣声,它需要从世界各地源源不断获取石油、煤炭、木材、矿石、橡胶、棉花等原材料,同时又需要巨大的市场,将这些原材料加工成的机车、轮船、军火、药品、面粉、家具、衣服、食品等工业品再销售出去。

      一斤非洲的腰果在当地1美元能买到几十斤,但是经过法国人加工包装后放在大型超市里一斤可以卖到十几美元;1940年代美国发明青霉素(盘林西尼)后,一个剂量成本为55美分,但在中国一根青霉素竟值一根金条。腰果、青霉素仅仅是经过初步工业技术加工的食品和药品,而聚集大量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的工业品诸如航空发动机、芯片、高精度机床、精密测算测量仪器、软件操作系统等更能带来天文数字般的利润,依托于技术垄断的政治经济等附加条件进一步拉大了两者之间的差距。依靠这些巨额利润的回流,发达工业国有了丰厚的物质基础去改善民众生活(缓和国内阶级矛盾),同时拥有大量资金去投资科技、教育、医疗、艺术等以实现经济社会良性循环发展。此外,以国家暴力为依托,工业大国制定了有利于自身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全球性秩序,进一步巩固自身优势地位。

     自此世界上所有国家不可避免的卷入了全球化工业化大生产之中,并产生了“国际分工”——

     可见,那些掌握了先进技术和雄厚资本的发达工业国自然站在了世界资源分配的食物链顶端,它们从落后国家进口原材料或初级产品,然后出口工业品及高附加值产品获取高额利润,并且借助技术和金融优势进一步掠夺落后国家(“外围”)国家,成为世界秩序的“中心”;而大多数工业技术落后甚至还处于农业时代的国家自然沦为廉价原材料和劳动力供给地、工业品倾销地甚至金融投机的“乐园”,这些经济、政治甚至文化价值观高度依附于“中心”的国家称之为“外围”。

     “中心”的“全面健康”的发展依靠“外围”的不发展或畸形发展来供给“养分”,并且外围”随时要准备吸纳“中心”为了自身发展而排除的阶级矛盾、金融危机、环境污染等诸多“毒素”,世界上悄然形成了这样的剥削与被剥削、供养与被供养、支配与被支配的殖民秩序。这就是南美经学家劳尔·普雷维什著名的“中心-外围”理论,它用极简又精辟的道理拆穿了西方诸多经济学家用深奥语言和复杂数学曲线“伪装”的现代经济学谎言。

500

     正如张文木教授总结道:

   “印度是英国较早的殖民地。起初印度的纺织业生产水平比英国高,英国就用各种方法摧毁了印度的民族工业,强迫印度人必须消费英国的纺织品。这样大量的利润返流到英国,使英国整个富起来了。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英国出现工人阶级贵族化现象,整个国家成了一个大生产单位,原来由英国工人阶级遭受的苦难,现在被转嫁到殖民地国家的人民身上。英国与印度形成宗主国与殖民地的关系,这是原来英国国内畸型的生产消费矛盾的国际转移。这样世界各民族在资本的推动下日益卷入国际市场,任何一国的政治状况与外部世界发生了紧密的联系”。

     较之张文木教授的抽象表述,19世纪末的英国金融家塞西尔·罗得斯直白的有些过份:

    “我昨天在伦敦东头〈工人区〉参加了一个失业工人的集会。我在那里听到了一片狂叫‘面包,面包!’的喊声。在回家的路上,我反复思考着看到的情景,结果我比以前更相信帝国主义的重要了…… 我的一个宿愿就是解决社会问题,就是说,为了使联合王国4000万居民免遭流血的内战,我们这些殖民主义政治家应当占领新的土地,来安置过剩的人口,为工厂和矿山生产的商品找到新的销售地区。我常常说,帝国就是吃饭问题。要是你不希望发生内战,你就应当成为帝国主义者。

     如果能理解这个道理,再去看近现代历史发展脉络就非常清晰了:

      1.18世纪末英法争霸,拿破仑却为什么远征埃及?因为埃及是英国通往印度的地理咽喉,印度又是英国最重要的原料供给国和工业品倾销地,拿破仑“围魏救赵”,掐断了殖民地与宗主国的运输要道也就间接沉重打击了英国。

      2.美国内战中,英国为什么全力支持南方政府?美国南方是其原材料供给地(木材、棉花等)和工业品倾销地(纺织品、武器装备等),英国自然不希望拥有强大工业能力的北方政府统一全美,从而大力支持南方;

      3.为什么近代俄国一直热衷扩张领土?早年游历西方的彼得大帝深知:身处北方内陆的俄罗斯如果没有出海口便没有办法参与原材料和商品市场的争夺,拥有暖港的出海口是俄国历代统治者的夙愿,在这一过程中获取领土只是副产品;   

       4.近代德国为什么会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策源地?近代德国完成国家统一较晚(1871年),德国在二次工业革命后急需原材料和工业品倾销市场,1913年德国工业产值已经超越英国,但非洲、印度、中国等传统殖民地几乎被英、法瓜分殆尽,德国不惜发动战争夺取对世界资源和市场的支配权;一战英、法胜利后为了让德国负担得起《凡尔赛和约》规定的高额战争赔款,遂保留了其一定的工业能力,德国凭此重新崛起并再次用战争方式解决与老牌工业国资源分配“难题”。

       可见,近现代世界政治经济史本质是围绕世界资源和资本市场支配权的争夺展开的。谁的工业技术先进、谁的工业实力雄厚,谁就能成为主导世界秩序和格局的主角。旧中国出现国家任人宰割、人民沦为奴隶的悲惨命运根源在于中国始终是一个农业国,农业国不可避免成为帝国主义“外围”。

500

      三、近代中国革命的两大任务

      要全面客观理解旧中国落后的根源,必须把当时中国的放在世界格局下去审视:19世纪末,世界进入一个全球性化时代,英、法、德、美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早已从“自由竞争”阶段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各工业国每个工业部门均有十几个或几个托拉斯、辛迪加、卡特尔等类似的“联合组织”控制,比如在“自由竞争”阶段的一家纺织企业经营范围仅仅是加工棉花,它对于原材料采购、纺织品销售及运输、纺织机器生产甚至信贷等业务是不涉及的。但是到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为了更稳定的控制原材料及市场,不仅纺织企业之间走向了联合,而且上下游产业及关联性行业也走向了联合,其特征就是资本和生产资料的高度集中,最终形成一个个工业巨头和金融寡头:

      莱茵-威斯特伐利亚煤业辛迪加在1893年成立时,集中了该地区总采煤量的86.7%,到1910年则已经达到95.4%。这一时期德国1%不到的大型企业,竟占有了75%以上的蒸汽力和电力,美国一半以上企业产值仅有1%的超级联合公司完成的;金融资本垄断更为严重:1913年柏林九大银行及其附属银行可支配资本达到整个德国银行资本总额的86%,同一时期法国的金融业务基本已有里昂信贷银行等三家大型银行垄断,而洛克菲勒和摩根家族的两家银行基本控制着全美的金融命脉.....

       正如列宁所说:“德国没有托拉斯,“只”有卡特尔,但统治德国的,不超过300个资本巨头。而且这些巨头的人数还在不断地减少。”

      这些“垄断资本”寡头通过强大的资本力量已经完全控制了“国家机器”的每一个零部件,在把国内市场瓜分完毕后,其必然要利用“国家暴力”去夺取国外的资源和市场,诸如印度、南美、非洲乃至中国只是供养这些工业大国的“外围”。“垄断资本”寡头的集聚规模及高度的“排他性”促使各个工业国之间为争夺这些“外围”的竞争已趋于疯狂,甚至不惜发动“世界性大战”。对此恩格斯早已看出端倪,1888年他在《波克罕“纪念1806年到1807年德意志极端爱国主义者”一书引言》一文中准确预言了1914年的一次世界大战起因、规模和影响:

    “对于普鲁士德意志来说,现在除了世界战争以外已经不可能有任何别的战争了。这会是一场具有空前规模和空前剧烈的世界战争。那时会有800万到1000万的士兵彼此残杀,同时把整个欧洲都吃得干干净净,比任何时候的蝗虫群还要吃得厉害。三十年战争所造成的大破坏集中在三四年里重演出来并遍及整个大陆;到处是饥荒、瘟疫,军队和人民群众因极端困苦而普遍野蛮化;我们在商业、工业和信贷方面的人造机构陷于无法收拾的混乱状态,其结局是普遍的破产;旧的国家及其世代相因的治国才略一齐崩溃,以致王冠成打地滚在街上而无人拾取……”

     列宁更是一针见血指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最高阶段”!

     老牌工业国集团与新兴工业国集团为争夺“外围”甚至爆发了两次世界性大战,他们在掠夺、瓜分中国时虽然有这样的分歧那样的矛盾,但有一点列强们是一致的:决不能允许一个新兴工业大国出现,中国只能作为工业大国的“外围”存在。

500

      过于残酷的现实,可能让读者觉得与以往欧美国家构建的“民主自由”话语体系大相径庭,我们用实例来看看一个“外围国家”摆脱西方大国殖民体系到底有多难:

     由于“中心—外围”论深刻揭示了先进工业国在“自由贸易”及“民主自由”幌子下掠夺第三世界国家的本质,在拉美国家群众中产生强烈反响,因此它迅速从一种学术理论演变为一种革命浪潮,尤其长期作为美国矿产资源供给地和金融投机场所的南美国家反响最强烈,其中智利70年代革命与美国支持的反革命的之间较量更让“中心—外围”理论经受实践检验,更显真理的光芒:

      1970年智利总统大选开始,“人民团结阵线”候选人阿连德赢得了36.3%的选票当选为总统,阿连德成为经过西方“民主体制”选举出来的智利领导人,但是此时“民主传教士”美国却深感不安——因为“人民团结”阵线本身就受“中心—外围”理论启蒙而组织起来的政治团体,其主要政治观点就是让智利摆脱帝国主义“外围”的命运,彻底走向民族独立和解放。阿连德甚至声称:有这样一个极为清楚的辩证的关系:帝国主义存在,因为(外围)不发展存在;而(外围)不发展存在,因为有帝国主义。”得到这样强烈的政治信号,美国迅速撕下“民主自由”的伪装,开始着手搞垮智利新生革命政权。

      作为与帝国主义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周恩来敏锐感觉到智利新生政权的脆弱性,周恩来1971年在接受墨西哥《至上报》记者胡里奥•谢雷尔采访时说:

     “选举是暂时的,是过渡的。因为选举本身不能巩固政权,所有政府必须依靠自己的武装,或者是民主的武装,或者是无产阶级武装,这才能保证政府掌权。阿连德总统的政权是个民主政权,但对我们来说,根据我们的看法,一个民主政权要巩固,没有武装力量的支持是不可能的。我得提醒你注意另一件我认为很重要的事情:如果一小部分军人接受了外国侵略势力的影响,如果不特别注意这个问题的话,还有出乱子的可能,这个乱子就是军事政变。”

       事实印证了周恩来的高瞻远瞩:1970年9月8日,美国“40委员会”(40 Committee)会议做出决定,要求政府相关部门评估在智利组织反对派对抗阿连德的可能性,同时尼克松对时任中情局局长赫尔姆斯说:“看看能为阻止阿连德上台做些什么。如果有十分之一的机会能使我们摆脱阿连德,就该试一试。如果需要资金,我会批准。援助智利的计划将会中止,智利经济应该受到遏制,直到它喊叫为止。

      美国开始有步骤、有计划的搞垮智利这个“民主政权”:(1)舆论战:美国输入大量资金指使南右翼美报刊媒体持续抹黑诋毁新政府核心人员及其各项政策,扰乱国内民众对新当选领导人及其政府的信心;(2)经济战:美国通过各种力量阻止世界银行、美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向智利提供贷款,利用各种手段阻止其他国家或私人机构向智利投资,并且利用美国跨国公司操纵智利经济引起物价大幅上涨和智利有色金属迅速贬值;(3)外交战:美国利用自己在南美地区强大政治经济影响力,打压、孤立智利,渲染阿连德政权对民主体系和美洲安全的践踏与破坏(讽刺),在国际上制造丑化智利领导人及国家的形象;(4)培养第五纵队:对智利国内政治、经济依附于美国却又在新政府政策下利益受损的旧势力进行收买和拉拢,组织、支持智利反政府和反革命力量,让其成为颠覆新政权的“木马”;(5)扶持代理人:中情局暗杀了明为保持中立、实质同情支持阿连德的智利武装部队最高司令施奈德将军,并用政治承诺和金钱拉拢智利右翼将军奥古斯托·皮诺切特,皮诺切特的家人被送往巴拿马运河区美军基地,解除了皮诺切特施行“反革命”的后顾之忧。

     经过几年的精心准备,美国支持的军方右翼代表皮诺切特在1973年发动了“9.11政变”,阿连德被打死,“民选政府”被右翼军政府取代,皮诺切特为了稳固自身统治开始实行大屠杀和恐怖统治——长达25年的军政府独裁导致数以万计的进步人士被屠杀,25万人遭到囚禁,百余万人被迫流亡......“民主传教士”美国颠覆了民选政府扶持了独裁军政府,真是绝妙的讽刺。智利国家矿产资源、国内市场彻底成为美国跨国公司的“围猎场”,依靠大量出卖国有资源智利出现“虚假繁荣”,在西方媒体盛赞下智利终于引来了“自由与发展”!

       美国全方位扼杀第三世界国家进步力量的“手段”是不是很熟悉?没错,这些手段都曾用到过刚成立的新中国身上,不知那些认为1949年革命“阻碍”了中国与西方世界发展关系,声称“新中国前三十年在走弯路”的人们怎么解释上述这段历史呢?

        在目睹智利革命的一系列斗争与失败后,普雷维什给出这样的结论:“在中心,尤其是在美国,存在着一张巨大的经济与金融利益网,它在与外围的关系方面具有重大影响....一旦外围有意无意地损害了这种经济和政治利益时,中心——特别是主要中心——往往就会采取惩罚的措施,在极端的情况下甚至会通过军事干预的手段进行报复。”

       由此可见,工业文明相比于农业文明是更高一级的文明形态,先进工业国对落后农业国在政治、经济、科技、舆论尤其军事力量等处于全方位、压倒性优势, 前者对后者随时可以进行毁灭性的“降维打击”。在这种险恶局势下,中国要挣脱西方列强已严罗密织了上百年的“殖民枷锁”何其艰难,更遑论实现自身的“工业化”再去分夺列强手中紧缺的资源和市场!

        这也揭示了中国近代革命两大紧迫且艰难的任务:一是政治独立:通过暴力革命彻底砸断帝国主义捆绑在中国身上的殖民枷锁,实现民族独立和解放;二是经济独立:学习掌握近现代科学技术,动员整个国家迅速实现“工业化”,建立完整的经济工业体系——谁能领导中国人民完成这两大任务谁就能成功领导了“中国革命”!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全部评论 47
最热 最早 最新

  • 美国20世纪70年代才真正允许有色人种与白人基本平权,之前哪有什么哪怕是形式上的自由民主公平公正???!!!
  • 对武器和船舶的投资拉动了各行业都发展,这是开始拉动的,并从殖民地获得了财富,成正反馈。
    其次,投资设备领域拉动了工业化进程
  • 背山远行 无论山是否向我走来,我都背山远行
    全部楼层
    guan_16952788562736
    其实中国近代落后在宋末就有苗头了,你看看up之前的视频,文艺复兴前欧洲出现了新的财务和金融制度的苗头,贾似道改革却扑街了,后世元明清也是小修小补
      历史分两部分,实践的部分和认识的部分,两部分并不自动同步,我们自己就是实践最勤奋最丰富但对最重要一般性客观规律认识最少的反面典型,所以本应该最清楚这个道理。

      中国认识的落后,自古希腊思想产生时就有了,西方人实践上的低能,才让这种追赶和反超经历了这么久。
  • 全部楼层
    背山远行
      “环地中海一直是文明的中心”,这个说法是否对,你至少该看看文扬的70年对话5000系列,其中有一部分就是讲相关历史的。所谓的环地中海文明,生存下来的全是次生文明,即非定居文明军事征服了定居文明,然后改造自身形成的文明,中国则是世界上唯一幸存的原生文明。古埃及和两河文明比我们发达得早是事实,但这些次生文明,我没见过有研究表明它们也一样整体领先于我们。

      不过,你是否揪住这点不放对我们的问题没帮助,因为西方是更晚出现次生文明,他们的低能,有中世纪的黑暗和文献需要从阿拉伯再输入的铁证,这样的对手的确反超了我们;还有,就算古代地中海文明比我们先进,他们也早就灭绝两千多年了,他们那么早做到的,为什么我们这么久都做不到,这一点,稍微有点科学头脑的就该有怀疑。另外,古埃及这样类似于我们的原生文明怎么衰落的,你最好也多看下文章资料,我们和他们有不可能没有相似的弱点。

      有限的公理体系内,必然存在推理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的结论,这是哥德尔的不完备定理,这是个逻辑问题。你对科学的理解也许真有问题。

      另外,我是学物理的出身,没学过文。科学的种子,指的是革命性的思维突破,不是什么不可言传的虚东西。学文的,也不是一概有问题,马克思、毛泽东、林毅夫、阎学通等等,都是学文的,你想怎么评价他们?
    其实中国近代落后在宋末就有苗头了,你看看up之前的视频,文艺复兴前欧洲出现了新的财务和金融制度的苗头,贾似道改革却扑街了,后世元明清也是小修小补
  • 背山远行 无论山是否向我走来,我都背山远行
    全部楼层
    水表已拆
    中东环地中海一直是文明的中心,我们秦汉之前一直落后好嘛。。。近代科学实际也就是公理需要被验证的逻辑体系,不要迷信科学。。。文科生才会说科学的种子之类的玩意。。。
      “环地中海一直是文明的中心”,这个说法是否对,你至少该看看文扬的70年对话5000系列,其中有一部分就是讲相关历史的。所谓的环地中海文明,生存下来的全是次生文明,即非定居文明军事征服了定居文明,然后改造自身形成的文明,中国则是世界上唯一幸存的原生文明。古埃及和两河文明比我们发达得早是事实,但这些次生文明,我没见过有研究表明它们也一样整体领先于我们。

      不过,你是否揪住这点不放对我们的问题没帮助,因为西方是更晚出现次生文明,他们的低能,有中世纪的黑暗和文献需要从阿拉伯再输入的铁证,这样的对手的确反超了我们;还有,就算古代地中海文明比我们先进,他们也早就灭绝两千多年了,他们那么早做到的,为什么我们这么久都做不到,这一点,稍微有点科学头脑的就该有怀疑。另外,古埃及这样类似于我们的原生文明怎么衰落的,你最好也多看下文章资料,我们和他们有不可能没有相似的弱点。

      有限的公理体系内,必然存在推理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的结论,这是哥德尔的不完备定理,这是个逻辑问题。你对科学的理解也许真有问题。

      另外,我是学物理的出身,没学过文。科学的种子,指的是革命性的思维突破,不是什么不可言传的虚东西。学文的,也不是一概有问题,马克思、毛泽东、林毅夫、阎学通等等,都是学文的,你想怎么评价他们?
  • 全部楼层
    背山远行
      民族性是长期历史积累形成的具有独特性的群体共识,是成型利益共同体(比如国家)的构建基础。本质上,哲学上它属于认识范畴。而认识,就必然有是否如实反映客观,以及反映的层次和深度的问题,因此民族性中当然既有优点也有缺陷。
      工业革命,需要主、客观两方面条件都具备才可以引发。客观上,西方本是欧洲蛮族,欧洲的生产力水平也一度长期落后于我们,人口和市场规模也是劣势,前工业时代我们本是占尽客观优势的。西方抢劫到的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明,其实更多是精神财富,属于主观领域的东西(物质领域的东西,则基本上陪葬给了黑暗中世纪),这里面包含我们从不曾有的东西,再加上当时西方人开放进取比我们强,这些民族性的主观因素才是引发工业革命的真正优势,并且最终起了决定性作用。
      知识面够与不够是于此无关的事,以上结论需要的知识,大多数人都有,问题是,有些人就是不肯说祖宗出过错,自己也出过错。不过,如果真心维护祖宗,他们心目中的伟人竟然不是辜鸿铭这类的人物,这倒是相当的怪异。
      任何民族性都包含缺陷,指出和正视缺陷与否定民族性是两码事,该否定的是缺陷部分,不是优劣不分全盘贬低。
    你在信口开河胡说八道方面跟特朗普的风格有的一拼,但我认为这显然不是什么有价值的认识态度。
  • 全部楼层
    背山远行
      你的文章我看了,谈我的观点之前,先说几个基础性的问题。
      其一,什么是人才的本质。人才的本质是思维能力和水平超出同时代的大多数人,知识是必要构成元素,但不是本质因素。因此,能够带来革命性突破的人才,他们大多是在逆境被压制下成长出来,逆境太强大的话,他们就不会存在。如果一个社会长的制度和思想体系能够把创新突破彻底扼杀掉,那么这个制度和体系就有问题,无论其形成有多么充足的理由或历史多悠久。
      其二,对文明的历史道路做评价,需要明确时间跨度。什么因素是主观的,什么因素是客观的,长、短时间跨度之下是相去甚远的。短期视角下,所有祖先的选择积累是一种既成事实的客观,但长期视角下,这种积累却全部是主观因素。我的视角,用的当然是数千年的时间跨度。
      其三,地理因素对文明生存发展影响当然巨大,但无论多大都是有时限性的。对数千年的时间跨度来说,地理因素,或者其他外因,都不是文明发展迟缓或道路选择失误的借口,主观因素才是决定性的内因。
      其四,这是个题外问题了,不过看你对科学理论的理解,也许需要提醒你一下,需要知道哥德尔不完备定理。
      然后我谈自己的看法。
      首先,近代科学的起点和基础肯定是古希腊思想。你说古希腊思想是后人伪造也好,说西方是抢劫偷窃也罢,至少,阿拉伯文稿在很早就存在了,这至少说明,别的文明(整体上并不领先于我们)至少比我们早一两千年形成了这样的科学体系,而我们直到鸦片战争之后才逐渐地和不情愿地接受这样的东西。这个差距是事实,这么大的时间跨度,造成这个差距的又不是对方文明整体上比我们发达,那只能是主观上对方有我们没有的优点。
      其次,地理大发现和殖民掠夺是科技发展的重要催化剂,但不是科学最初的种子。外部刺激和拉动只是外因,其作用只是加速。不仅如此,更早的郑和下西洋,我们本有更好的技术装备和人力物力,可以说外部客观刺激和拉动都存在且更强,而且我们早就有更多人口和市场潜力,但我们就是没有一丝一毫的近代科学,也没有工业革命。我们没有种子,也没有生长环境,在数千年视角上看,这当然主要归因于主观因素。
      再次,西方原本是欧洲蛮族,我们秦汉时代,他们甚至连文字都没有,而比他们先进的古希腊、古罗马,整体上也并不比同时代的我们先进,两千年下来,西方进入现代社会,我们落后挨打,这个事实,不能用任何客观条件去解释。
      任何民族都有优点和缺陷。我们能把世界唯一的原生文明延续下来,并且在濒临危亡之下能重新崛起复兴,这说明我们有优点;我们曾数千年发展迟缓,与近代科学和工业革命无缘,这说明我们有缺陷。优点和缺陷并存,这是正常和客观的分析,很好理解。
      如果你不接受我的看法,那么,或者请你说出我们民族的其他缺陷,或者你必须证明我们民族完美无缺没有进步的余地。回避自身缺陷的分析,肯定不会客观。
    中东环地中海一直是文明的中心,我们秦汉之前一直落后好嘛。。。近代科学实际也就是公理需要被验证的逻辑体系,不要迷信科学。。。文科生才会说科学的种子之类的玩意。。。
  • 背山远行 无论山是否向我走来,我都背山远行
    全部楼层
    水表已拆
    建议你看下我的文章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232297
      你的文章我看了,谈我的观点之前,先说几个基础性的问题。
      其一,什么是人才的本质。人才的本质是思维能力和水平超出同时代的大多数人,知识是必要构成元素,但不是本质因素。因此,能够带来革命性突破的人才,他们大多是在逆境被压制下成长出来,逆境太强大的话,他们就不会存在。如果一个社会长的制度和思想体系能够把创新突破彻底扼杀掉,那么这个制度和体系就有问题,无论其形成有多么充足的理由或历史多悠久。
      其二,对文明的历史道路做评价,需要明确时间跨度。什么因素是主观的,什么因素是客观的,长、短时间跨度之下是相去甚远的。短期视角下,所有祖先的选择积累是一种既成事实的客观,但长期视角下,这种积累却全部是主观因素。我的视角,用的当然是数千年的时间跨度。
      其三,地理因素对文明生存发展影响当然巨大,但无论多大都是有时限性的。对数千年的时间跨度来说,地理因素,或者其他外因,都不是文明发展迟缓或道路选择失误的借口,主观因素才是决定性的内因。
      其四,这是个题外问题了,不过看你对科学理论的理解,也许需要提醒你一下,需要知道哥德尔不完备定理。
      然后我谈自己的看法。
      首先,近代科学的起点和基础肯定是古希腊思想。你说古希腊思想是后人伪造也好,说西方是抢劫偷窃也罢,至少,阿拉伯文稿在很早就存在了,这至少说明,别的文明(整体上并不领先于我们)至少比我们早一两千年形成了这样的科学体系,而我们直到鸦片战争之后才逐渐地和不情愿地接受这样的东西。这个差距是事实,这么大的时间跨度,造成这个差距的又不是对方文明整体上比我们发达,那只能是主观上对方有我们没有的优点。
      其次,地理大发现和殖民掠夺是科技发展的重要催化剂,但不是科学最初的种子。外部刺激和拉动只是外因,其作用只是加速。不仅如此,更早的郑和下西洋,我们本有更好的技术装备和人力物力,可以说外部客观刺激和拉动都存在且更强,而且我们早就有更多人口和市场潜力,但我们就是没有一丝一毫的近代科学,也没有工业革命。我们没有种子,也没有生长环境,在数千年视角上看,这当然主要归因于主观因素。
      再次,西方原本是欧洲蛮族,我们秦汉时代,他们甚至连文字都没有,而比他们先进的古希腊、古罗马,整体上也并不比同时代的我们先进,两千年下来,西方进入现代社会,我们落后挨打,这个事实,不能用任何客观条件去解释。
      任何民族都有优点和缺陷。我们能把世界唯一的原生文明延续下来,并且在濒临危亡之下能重新崛起复兴,这说明我们有优点;我们曾数千年发展迟缓,与近代科学和工业革命无缘,这说明我们有缺陷。优点和缺陷并存,这是正常和客观的分析,很好理解。
      如果你不接受我的看法,那么,或者请你说出我们民族的其他缺陷,或者你必须证明我们民族完美无缺没有进步的余地。回避自身缺陷的分析,肯定不会客观。
  • 全部楼层
    背山远行
      我再重复一下我的原话:“中国的市场潜力自古以来就更巨大”,“潜力”二字是什么意思,希望你弄明白。潜力存在,但不能落实兑现,肯定有原因,这原因才重要。

      我们搞改革开放,改的就是我们自己的问题,这是在承认问题基础上才可以做成的,和古代相比,我们经历了多次对自己找毛病的过程,这是我们现在能成功的前提,总是以天朝大国的身份傲视四方,而不去发现自身的问题,那就没有创新突破的可能,最终只能落后挨打。
    建议你看下我的文章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232297
  • 全部楼层
    背山远行
      我再重复一下我的原话:“中国的市场潜力自古以来就更巨大”,“潜力”二字是什么意思,希望你弄明白。潜力存在,但不能落实兑现,肯定有原因,这原因才重要。

      我们搞改革开放,改的就是我们自己的问题,这是在承认问题基础上才可以做成的,和古代相比,我们经历了多次对自己找毛病的过程,这是我们现在能成功的前提,总是以天朝大国的身份傲视四方,而不去发现自身的问题,那就没有创新突破的可能,最终只能落后挨打。
    发现自身问题和客观分析矛盾吗?我的分析不客观吗?
  • 背山远行 无论山是否向我走来,我都背山远行
    全部楼层
    共和国之翼
    第一段话我不是很理解,你的这套说法套在千年历史的中世纪上毫无问题,为何在欧洲和在中国有所差别?第二个问题是,为何欧洲在古希腊和文艺复兴之后有科学体系,但是在中世纪这样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没有发展(甚至文艺复兴也是穆斯林世界的反哺)?是人种改变了?民族性改变了?还是有其他的原因?
    对你回复了两次,都被后台审核阻拦掉了,原因不明。我会把回复用私信方式发一下试试。
  • 背山远行 无论山是否向我走来,我都背山远行
      我再重复一下我的原话:“中国的市场潜力自古以来就更巨大”,“潜力”二字是什么意思,希望你弄明白。潜力存在,但不能落实兑现,肯定有原因,这原因才重要。

      我们搞改革开放,改的就是我们自己的问题,这是在承认问题基础上才可以做成的,和古代相比,我们经历了多次对自己找毛病的过程,这是我们现在能成功的前提,总是以天朝大国的身份傲视四方,而不去发现自身的问题,那就没有创新突破的可能,最终只能落后挨打。
  • 共和国之翼 认识世界,认识自己
    全部楼层
    背山远行
      统治阶级的认识是不是可以上升到民族高度,这要看具体情况。统治阶级对内的剥削和压榨,这方面的认识当然不可以上升到民族高度,因为民族是个整体,少数统治者的意志与多数民众是矛盾和对立的,这样不统一的认识不代表民族。但哲学,科技,社会发展这类东西,统治阶级的认识与民众没有矛盾之处(比如,无论哪次农民起义推翻了旧王朝建立新政权,其诉求基本上都差不多,底层民众并不产生革命性的突破),这方面统治阶级的认识实际上是民族认识的最高水平,当然可以代表民族整体。你的“有待商榷”,其实只是往清晰的道理中参沙子而已。
      欧洲的科学体系建立,当然要追溯到古希腊思想,文艺复兴之后只是逐渐走向成熟完善。科学的发展水平,不是技术的发展水平,前者是认识,后者是实践应用,对于社会发展而言,突破性的认识远比实践应用更难和更重要,,中世纪的西方远比我们落后,但科学体系的先进性很容易就把这差距反超掉了。
      对于中世纪,西方自己自有他们的反思和否定,这再清楚不过了,他们并未对祖宗手下留情,只不过最后把方向定在民主自由上有问题,但这属于题外的事了。
    第一段话我不是很理解,你的这套说法套在千年历史的中世纪上毫无问题,为何在欧洲和在中国有所差别?第二个问题是,为何欧洲在古希腊和文艺复兴之后有科学体系,但是在中世纪这样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没有发展(甚至文艺复兴也是穆斯林世界的反哺)?是人种改变了?民族性改变了?还是有其他的原因?
  • 背山远行 无论山是否向我走来,我都背山远行
    全部楼层
    共和国之翼
    统治阶级阻碍科学进步,当然是种缺陷和错误,但是不是要上升的民族高度,我看有待商榷。反过头看欧洲,现代化的科学体系是什么时候建立的呢?从历史文献看,不早于文艺复兴,甚至可能晚至启蒙运动时期。在此之前的欧洲,科学技术的使用和应用,与古典中国时期并无不同。封建领主们甚至不识字,教会比中国的封建统治者更阻碍科学技术进步。这点您怎么看?
      统治阶级的认识是不是可以上升到民族高度,这要看具体情况。统治阶级对内的剥削和压榨,这方面的认识当然不可以上升到民族高度,因为民族是个整体,少数统治者的意志与多数民众是矛盾和对立的,这样不统一的认识不代表民族。但哲学,科技,社会发展这类东西,统治阶级的认识与民众没有矛盾之处(比如,无论哪次农民起义推翻了旧王朝建立新政权,其诉求基本上都差不多,底层民众并不产生革命性的突破),这方面统治阶级的认识实际上是民族认识的最高水平,当然可以代表民族整体。你的“有待商榷”,其实只是往清晰的道理中参沙子而已。
      欧洲的科学体系建立,当然要追溯到古希腊思想,文艺复兴之后只是逐渐走向成熟完善。科学的发展水平,不是技术的发展水平,前者是认识,后者是实践应用,对于社会发展而言,突破性的认识远比实践应用更难和更重要,,中世纪的西方远比我们落后,但科学体系的先进性很容易就把这差距反超掉了。
      对于中世纪,西方自己自有他们的反思和否定,这再清楚不过了,他们并未对祖宗手下留情,只不过最后把方向定在民主自由上有问题,但这属于题外的事了。
  • 共和国之翼 认识世界,认识自己
    全部楼层
    背山远行
      前面有句话我没说准,古代中国不是不产生科学,而是不产生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或者说,古代中国的科学,都是不成体系,无法支持持续发展的。

      你对科技发展阻力的描述很有意思:中国的统治阶级特殊,他们的阻碍科技发展的主观意志太强,但就是不可以叫做错误和缺陷。这种做法难道不是刻意的文字游戏吗?主流主观认识阻碍发展,那当然就是主观错误和缺陷,无论其形成历史和过程多漫长。
    统治阶级阻碍科学进步,当然是种缺陷和错误,但是不是要上升的民族高度,我看有待商榷。反过头看欧洲,现代化的科学体系是什么时候建立的呢?从历史文献看,不早于文艺复兴,甚至可能晚至启蒙运动时期。在此之前的欧洲,科学技术的使用和应用,与古典中国时期并无不同。封建领主们甚至不识字,教会比中国的封建统治者更阻碍科学技术进步。这点您怎么看?
  • metalgear 可关注本人微博metalgear8
    国家专制力量强大时代才有的,否则就是去工业化了。中华国家强势时代曾经引领了人类前几次工业革命(大规模钢冶炼、大航海时代等),曾领先两千多年的就是相对其他地方国家的一个先发的工业国地位了。
  • 背山远行 无论山是否向我走来,我都背山远行
    全部楼层
    共和国之翼
    我之所以不提及清朝,是因为我不能确定清朝在近代东西方科学交流中所起的作用到底如何。但从明朝的东西方科学技术交流看,中国不是不产生科学,更不是不主动接受科学。

    而且接受动力不足也是有原因的,并不能简单的说是民族性问题。最简单的一点,科技发展必然会引起社会生产力的巨大进步,那么就必然会有新的阶级产生并带来新的政治要求,这对于传统封建统治阶级来说,无疑是毒药。在西方,这种阻力相对较小,而在东方,这种阻力相对巨大。
      前面有句话我没说准,古代中国不是不产生科学,而是不产生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或者说,古代中国的科学,都是不成体系,无法支持持续发展的。

      你对科技发展阻力的描述很有意思:中国的统治阶级特殊,他们的阻碍科技发展的主观意志太强,但就是不可以叫做错误和缺陷。这种做法难道不是刻意的文字游戏吗?主流主观认识阻碍发展,那当然就是主观错误和缺陷,无论其形成历史和过程多漫长。
  • 共和国之翼 认识世界,认识自己
    全部楼层
    背山远行
      一个必须被老师骂、挨家长揍才能学习的学生,肯定是有问题的学生,而不是没问题的学生。被动反映论当然是一种错误,中国人当然不该是包括地理在内的客观环境的奴隶,做了奴隶就是犯了错误。

      关于传播问题,你所谓的“中国人也并不排斥”,其实是个别中国人不排斥。你只要看看从林则徐开始的近代中国人的认知历程就够,越早的认识越让人啼笑皆非。而科学传播的障碍,也不能只把清朝当替罪羊,历史事实是,中西之间的交流一直都相当丰富和活跃,我们接受了大量实用性的东西,但我们既不产生科学,也不接受科学,大概两千多年一直如此,直至鸦片战争。
    我之所以不提及清朝,是因为我不能确定清朝在近代东西方科学交流中所起的作用到底如何。但从明朝的东西方科学技术交流看,中国不是不产生科学,更不是不主动接受科学。

    而且接受动力不足也是有原因的,并不能简单的说是民族性问题。最简单的一点,科技发展必然会引起社会生产力的巨大进步,那么就必然会有新的阶级产生并带来新的政治要求,这对于传统封建统治阶级来说,无疑是毒药。在西方,这种阻力相对较小,而在东方,这种阻力相对巨大。
  • 背山远行 无论山是否向我走来,我都背山远行
    全部楼层
    共和国之翼
    与其说是民族缺陷,不如说是国土和人口都巨大型的国家的缺陷。如同对黄金白银的追求开启了大航海时代,对更高生产效率的追求开启了工业化。西方国家普遍人少地狭,依靠传统手工业无法消化大量从殖民地掠夺而来的资源,对利润的追求导致了资本对于技术的偏爱,就像马克思说的那样,需求使得科技的传播比在任何一所大学都要快。

    而同时期的中国,一方面没有参与世界殖民浪潮,另一方面,国内的手工业足以和早期欧洲工业抗衡,甚至犹有过之。同时,封闭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特点,也使得中国缺乏对新技术和工业化的渴望。

    至于说中国在近代科技落后,这并不是工业化发展的必然障碍。因为科技是会传播的,这里不讨论清朝对中国接受外来科技传播起到了多大的阻碍作用,单说明朝末年,一些西方先进的科技知识,已经随着传教士来到了中国,不少中国人也并不排斥这类知识,甚至进行了本土化的研究。从这个角度上说,中国是不是“轻视远离实践的理论思维”,其实都不影响发展工业化所获的的知识。
      一个必须被老师骂、挨家长揍才能学习的学生,肯定是有问题的学生,而不是没问题的学生。被动反映论当然是一种错误,中国人当然不该是包括地理在内的客观环境的奴隶,做了奴隶就是犯了错误。

      关于传播问题,你所谓的“中国人也并不排斥”,其实是个别中国人不排斥。你只要看看从林则徐开始的近代中国人的认知历程就够,越早的认识越让人啼笑皆非。而科学传播的障碍,也不能只把清朝当替罪羊,历史事实是,中西之间的交流一直都相当丰富和活跃,我们接受了大量实用性的东西,但我们既不产生科学,也不接受科学,大概两千多年一直如此,直至鸦片战争。
  • 这个问题以前我也喜欢,但现在视如粪土,这个问题没问题,而是一群人围着它痛心疾首真是太可笑了。这些人心里接受不了那个落差,在我眼里无论那个时期相对多么落后,那都是中国,无论因为什么原因落后了,那还是中国,中国人早就知道改革的重要,但我今天要是说现代科学的道路是错的,人类走错了路线,你肯定大笑不止,吸取一个教训就会掉进另一个陷阱,落后了,追回来就是了,我批评的是心态,不是问题,如果你还是要问为什么西方出现了工业革命,我可以回答你,是因为某位罗马皇帝某晚临幸了一个女人,他是哥伦布的祖先,还是牛顿的祖先。你要是觉的荒唐那就对了,网上那些所谓技术论宗教论人种论内卷论和这个一样扯淡。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