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景式回顾抗美援朝战争(231)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的杂牌武器(轻武器篇)

关注公众号:泼墨梧桐

关注公众号:雪菜肉丝面加蛋

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的杂牌武器(轻武器篇),38式步枪、九六式轻机枪。点击看更多军事历史内容

500

一、日械。38式步枪志愿军入朝初期许多部队的标准装备,仍然是"三八大盖"。这支步枪射击精度很高,但到1950年时,已经是完全落后于时代的武器,但仍在志愿军中充当主力装备。

500

狙击英雄张桃芳,尽管他实际使用的是莫辛纳甘骑枪(也有说用加兰德),但这里他演示射击时拿的是三八大盖。

500

大正十一年式(歪把子)歪把子是一个很有特点的枪,缺点很多,包括但不限于丑陋的外型,别扭的重心,坑爹的人机工效以及糟糕的可靠性,能算得上有点的可能就是精度较高。即便如此在入朝初期仍然是志愿军依仗的班组支援火力。

500

1950年冬,美军轰炸鸭绿江对岸的新义州,我军边防部队持歪把子警戒。

500

九六式轻机枪1936年一种以歪把子为基础,参照ZB-26,采用可更换枪管,采用弹匣供弹的轻机枪问世了。这就是后来在中国战场上广泛使用的96式轻机枪,俗名拐把子。比较奇特的是作为轻机枪能上刺刀。

500

朝鲜战场上的九六式。

500

九二式重机志愿军手中应该还保有一定数量的九二式重机枪(绰号鸡脖子,一方面是其散热片如炸毛公鸡,另一方面就是较低的射速突突声音),不过没有找到实战中的图片。

500

二.杂械(德、捷克、英、加……)毛瑟C.96及各种山寨衍生货,在我国十分著名的手枪,相信不用做过多介绍。

500

渡河攻击的志愿军,如果你眼睛够尖的话,应该能看到最后一个指挥员手中拿着的"盒子炮" 伴随着中国军队成长的名枪,性能可靠,人工绩效优异,美中不足20发的弹匣在1950年显得较少。

500

ZB26。

500

提供火力掩护的捷克式。

500

七九"勃然"机枪 加拿大造。

500

坑道中用勃然射击的志愿军。

500

发起反击的志愿军,中间的轻机枪还是勃然。

500

布伦机枪。

500

500

三.美械。

500

M1917水冷式重机枪。

500

M1917水冷式重机枪,注意帆布弹带。

500

汤姆森冲锋枪早在解放战争时期,我军手中就有一定数量的汤姆森冲锋枪了,有M1928,也有比较新的M1A1,"拿起九斤半,就把排长干",志愿军当然也有。蒋公尽力了,乃们莫黑他。

500

志愿军坚守阵地,从左至右--勃然、加兰德、汤姆森,可见,这支部队定是精锐之师。

500

M1加兰德 这当然是好枪,绰号"大八粒"志愿军通过自己努力搞到了一批,美中不足有点沉。

500

缴获了加兰德的志愿军战士。

500

从左至右--布伦,M1卡宾,恩李菲尔德,可见又是主力中的主力。

500

上面是M1卡宾,下面是伞兵用的戴可折叠的枪托,两者都是有刺刀座的后期型,也就是朝鲜战争中美军使用的。

500

最右边那位吹号的战士。

500

最右那位战士。

500

BAR的优点不少,比如威力大,但缺点也不少,一个是重,另外一个就是枪管升温快,在短时间连续打上上百发后,枪管就会变红,甚至烧焦护手与枪管接触部分,导致护手脱落。

500

抗美援朝中志愿军装备的BAR。

500

志愿军装备的美国二战中后期的M1918A2。

500

M1919A4。二战及朝鲜战争美军的主力机枪。

500

志愿军测试缴获的M1919A4。

500

长津湖战役中使用M1919A4的志愿军。

500

现在还在用的"老干妈"--M2重机枪。

500

M2大口径机枪虽然不错,但是缺点也非常不少,其零件多,维护困难,枪机也很容易出故障。还有就是太沉。

500

M1/M2喷火器。

500

缴获之后不但用于抗美援朝,一江山岛战役也发挥了作用。

500

四、苏械。莫辛纳甘m1944。

500

著名狙击手张桃芳,照片中用的就是莫辛纳甘m1944。

500

另一位志愿军狙击手再给战友讲解使用要领。

500

PPSH41。在卫国战争中,PPSh-41"波波沙"冲锋枪及其简化版PPS-43"波波斯"冲锋枪以其猛烈的火力和高度的可靠性成为最受欢迎的苏军步兵武器。在苏军已经开始换装AK系列之后,在朝鲜战争继续发挥余热。

500

战前动员,一水的波波沙。

500

PPSH41弹鼓最大不便之处是容易卡壳(有经验的战士一般不会装满71发),而且确实有点重。

500

所以志愿军后期使用的多为35发弹匣版。

500

PPS43。PPSH41的简化工艺战时应急品,战争后期苏军自己装备量也很大。

500

坑道中的志愿军战士。

500

后来中国也仿制了,称为54式冲锋枪。

500

500

上甘岭战役中的志愿军机枪手。

500

很穿越的照片,戴日式钢盔,用苏联机枪的志愿军。

500

郭留诺夫SG--43重机枪。

500

志愿军的重机枪阵地SG43全枪重(不含弹链13.6公斤),轮式枪架重26.6公斤。说实话,这玩意也就适合苏德战场,对于擅长运动战的我军来说,要带着这家伙四处穿插、翻山越岭,实在太重了。

500

金城战役。

500

DShK-38式重机枪。

500

从平射转为高射状态的时候要把防盾去掉还要装上专门的肩托和环形高射瞄准具。高平状态之间的转换只要一分钟就可以完成。

500

志愿军用DShK防空。

500

实战中志愿军用它来防空更多一些。

500

优秀射手唐良禄和战友们先后击毁敌人卡车三十辆,荣获一等功。DShK的威力可见一斑。

500

RPG-43式反坦克手雷。

500

RPG-43式反坦克手雷全弹长383毫米,战斗部直径93毫米,重量1200克,内装612克TNT炸药。比起普通的手榴弹,它的重量和威力都相当大,伴随"边区造"成长起来的志愿军战士都把它当成了宝,炸坦克、炸碉堡、炸工事、炸步兵……非常受到欢迎,可惜配发量还是太少了,时常接济不上。

500

靠近镜头右手拿波波沙的那个战士左手拿的就是RPG-43。

500

很有名的一张照片,经典的三人小组战术,前面两个战士都拿着RPG-43手雷。虽然照片本身是后来再补拍的,但是仍然很有宣传的意义,因为这辆坦克很有可能就是被这三人用这种方式干掉的,值得推广。

500

志愿军装备混杂的写照,苏美混装部队。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