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灾侵袭巴基斯坦,中国专家千里追蝗
来源:新华社 2020-3-5
记者:刘天、蒋超
萨米·汗和阿斯加尔·汗住在巴基斯坦旁遮普省胡沙布地区,靠种植鹰嘴豆为生。望着绿油油庄稼地里忙着察看蝗情的中国专家们,他俩心里一阵忧一阵喜。
去年10月以来,巴基斯坦多地遭沙漠蝗虫侵袭,形势严峻。联合国粮农组织根据巴基斯坦政府提供的资料推测,截至目前,巴基斯坦受蝗灾影响的地区已损失了约15%的农作物,直接经济损失约合50亿元人民币。
3月2日,在巴基斯坦旁遮普省胡沙布地区,中国蝗灾防治工作组的一名专家在查看沙漠蝗虫灾害情况。 新华社记者刘天摄
由中国农业农村部牵头组成的中国蝗灾防治工作组日前来到了胡沙布考察蝗灾情况。这是工作组赴巴后的第三站,工作组此前还前往信德省和俾路支省沙漠地区考察蝗灾情况,行程数千公里。
一到农田,工作组的专家们马上投入了工作。“这里的蝗虫密度很大,每平方米至少20只以上,比俾路支省的密度大,而且大多数都在交配,情况很严重。”工作组成员、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生态修复处处长王卓然告诉新华社记者。而在远处,密密麻麻的蝗虫覆盖在白色的沙丘上,形成了一条黄色的带子。
工作组专家介绍说,沙漠蝗虫主要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沙漠地区,食性广,迁飞能力强,比我国常见的蝗虫体型大,破坏力也更强。这一轮来自阿拉伯半岛的沙漠蝗虫,一部分向西影响了非洲东部,另一部分则向东飞到了伊朗、巴基斯坦和印度等地。
3月2日,在巴基斯坦旁遮普省胡沙布地区,中国蝗灾防治工作组专家张龙在寻找沙漠蝗虫卵。 新华社记者刘天摄
看到中国工作组在田间地头忙活,萨米和阿斯加尔露出了笑容,“我们相信中国专家能帮我们解决问题”。一旁的旁遮普省农业部长安宗·阿里告诉记者,旁遮普省中部地区是巴基斯坦的“粮袋子”,但土壤、气候和植被都非常适合沙漠蝗虫繁殖,“中国工作组的到来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来消除蝗虫的威胁”。
3月2日,在巴基斯坦旁遮普省胡沙布地区,中国蝗灾防治工作组专家王同伟在采集沙漠蝗虫标本。 新华社记者刘天摄
在农田的另一边,工作组成员、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龙现场解剖了几只雌性蝗虫,查看虫卵成熟度以及体内是否有寄生虫或疾病。“如果虫体内有寄生虫或者自然带病,就可以帮助我们研究如何利用这些寄生虫或病菌对沙漠蝗虫进行生物防治。”工作组成员、山东省植物保护总站副站长王同伟在一旁介绍说。
张龙说,现在大部分蝗虫正在交配,有一部分已经开始产卵。“蝗虫产卵后会很快死亡,而治理虫卵仍是一个全球性难题。只能等下一代蝗虫孵化出来,在成虫之前进行大规模消杀。”
3月2日,在巴基斯坦旁遮普省胡沙布地区,中国蝗灾防治工作组考察沙漠蝗虫灾害情况。 新华社记者刘天摄
在胡沙布相邻的珀格尔地区,当地农业官员带着工作组查看了一处因雨水冲刷而暴露在外的蝗虫产卵地。在约0.25平方米的沙地上露出了超过50个蝗虫卵袋。每个卵袋约有60颗卵。“如果这些卵还在地下,且气温和湿度合适的话,这就意味着将有超过3000只沙漠蝗虫幼虫会从这四分之一平米的地方出来。”工作组成员、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副处长朱景全说。
3月2日,在巴基斯坦旁遮普省胡沙布地区,中国蝗灾防治工作组专家王凤乐展示捕捉到的沙漠蝗虫。 新华社记者刘天摄
工作组专家说,从考察过的几个地点来看,目前巴基斯坦的个别点上的蝗灾情况比较严重,但是由于技术水平有限,巴方无法监测蝗群数量、规模和行动轨迹,所以难以全面和准确地评估巴基斯坦蝗虫和受灾情况。但根据沙漠蝗虫的生活环境判断,此次肆虐全球多个国家的沙漠蝗灾影响我国的几率较小。
3月2日,在巴基斯坦旁遮普省胡沙布地区,中国蝗灾防治工作组专家展示沙漠蝗虫体内的虫卵。 新华社记者刘天 摄
“我们现在已经制定了帮助巴基斯坦灭蝗的紧急援助方案,包括在农药和喷洒设备上给予支持,这主要是帮助巴方消杀现有的成虫,并为应对下一轮新孵化出的蝗虫做物资准备。”工作组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首席专家王凤乐告诉记者。
巴基斯坦国家粮食安全和研究部植物保护司长法拉克·纳兹表示,中国在巴基斯坦最需要的时候派工作组帮助我们防控蝗虫,把巴基斯坦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这是巴中友谊的又一例证。
~~~~~~相关新闻~~~~~~
巴基斯坦蝗灾最新进展!
农视网 2020-3-1
2月24日,中国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会同相关部门组成的蝗灾防治工作组抵达巴基斯坦,相助巴方灭蝗。
目前,蝗灾前线情况如何?农视网联系到中国防治工作组相关专家,带来巴基斯坦蝗灾最新进展。
俾路支省是巴基斯坦面积最大的省份,全国沙漠蝗危害60%发生在俾路支省。俾路支省大体可以分为南部北部两个部分,北部主要为农区,耕地、人口较多,南部主要为草原牧区,气候条件更为恶劣。
当前,俾路支省南部草原区是沙漠蝗危害的主要地区,沙漠蝗灾大爆发的威胁较大。
在俾路支省的各地区,中国防治工作组进行了实地考察。
在dalbandin地区,植被低矮稀疏,大多枯黄没有发芽。当地海拔1800多米,上午温度只有5摄氏度左右,沙漠蝗多在草丛中藏匿,很好捕捉。
在Khanozai地区,地势平坦、土质疏松、草原植被种类和数量较多,是沙漠蝗较为理想的产卵地。由于海拔800多米并正值中午,当地气温较高,随处可见大批沙漠蝗成群迁飞。专家粗略估计,这个虫群虫口密度在每平方米10头左右,面积估计有5平方公里,这样有大约5千万只蝗虫在这一区域危害。
据中国防治工作组相关专家介绍,从虫期看,当前俾路支省沙漠蝗多处于成虫期,大部分沙漠蝗已经完成交配,一星期内会完成产卵,因此,当前正值防治沙漠蝗的关键时期,如果不加防治,3月份沙漠蝗虫卵孵化时,正值当地植物发芽时期,沙漠蝗喜食植物嫩芽,将对农业和畜牧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
同时,应当立即组织力量开展沙漠蝗防治工作,密切监控沙漠蝗迁飞动向,摸清沙漠蝗在俾路支省的主要产卵地和繁殖滋生地,实时监测沙漠蝗生长龄期,为防治下一代沙漠蝗做好准备。
在俾路支省,中国防治工作组与俾路支省相关负责人进行座谈,听取了俾路支省对沙漠蝗灾危害情况的汇报,表明了中方此次来巴的目的,带去了祖国对巴基斯坦的问候,俾路支省省督对此次中方工作组来巴方协助沙漠蝗防治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