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杨固然有错,但我觉得他更多的是可悲

来源:麦卡PULP

今天孙杨突然删光了自己在禁赛裁决下达之后发的四条出示“证据”的微博。包括血样瓶和事件当日的视频。

以他的个性,网友的质疑是不可能促成他删帖的,唯一的可能是受到了特别的压力。这压力可能是来自CAS今天公布了判决书全文,9小时的庭审录像也上了网,可能有更多会让他难堪的细节。

具体到砸瓶事件,孙杨是没得洗。但我还是想为他说几句。

此前一天,孙杨母亲杨明在朋友圈发长文为儿子抱屈,内容和我几天前提到的基本一致。其母重点提到了孙杨在2014年的尿检阳性事件。

一是孙杨长期服用的用来缓解心脏不适的药物,其中的成分在2014年1月1日进入禁药名单,孙杨队医使用的国内版却未及时更新,导致2014年5月尿检阳性;二是有关人士违反国际反兴奋剂条例的规定,迟迟不报,孙母称自己很后悔替儿子答应了,“别人的面子周全了,却成为孙杨运动生涯最大耻辱”。

2014年的那次尿检,让2020年仲裁庭上的孙杨成了“再犯”,间接导致了禁赛八年的顶格处理。而当年有关方面的瞒报,也让一件原本说得过去的“失误”变成了丑闻,虽然孙杨当时未被追加处罚,但他却因此事开始招到国际同行的排挤。

可以说,团队的两次处理失当,后果却是由孙杨来承当。

孙母这次还提到了律师,称该律师由中心某领导指派,能力不强资历不够,多次在关键地方一楼孙杨证词和对方致命弱点,而且该领导还不让换人。我不知道孙母所说是否属实,但我想起一位极其资深的法律界前辈前些天跟我讲的一句话:“孙杨怎么会找这个律师的?他和他的律所在行业内臭名昭著!”

孙杨一直是一个我行我素的角色,这给他招来很多非议,其中相当部分也确实是他咎由自取。但是,讽刺的是,在真正决定他职业生涯的几个关键时刻,他的个人意志却是缺席的。

2014年,药物上了禁药名单,队医却恍然不觉;尿检阳性,孙杨“坚决不同意”瞒报,但有关人士的劝说,还是令其母代做了决定;2020年,他连请律师的自主权都没有。虽然砸瓶事件他在程序上绝对有错,但如果换一个律师,准备充分另一种辩护的策略,至少大概率不用承受八年的重罚。

孙杨母亲现在朋友圈“豁出去”了,被称为体坛吹哨人,声量堪比唢呐,但是现在豁出去已经晚了。当她想把更大的那头大象拖下水,不但证明不了自己的清白,反而会加速自己的失败。孙杨删帖就是最直接的结果。

孙杨固然有错,但我觉得他更多的是可悲。他处处与国捆绑,换来的却是或是切割。新华社在裁决后一共就发了三篇简讯式的小稿,ZGY的公号撰文说他咎由自取。

话是没错的,砸瓶事件孙杨固然应承担主要责任,但是这件事的前因后果,草蛇灰线,其中更大的间接责任人,很多人却视而不见,或者故意视而不见了。

最后想起了刘翔。孙杨和刘翔是十年间在中国奥运层面最伟大(是的,伟大)的两位男运动员,他们个性不同成就不同,终结生涯的原因也不同,但相同的是,他们在各自职业生涯的几个关键时间点,个人意志都“被决定”、都承担了不应由他们承担的隐瞒的代价,最终都在美誉和骂名中间撕裂了公众舆论场,最终一个成了很多人口中的“骗子”,一个成了很多人口中的“巨婴”。

和他们承受的结果比起来,他们犯的错,其实是应该负责的所有人当中最小的。

这真的太悲哀了。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