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景式回顾抗美援朝战争(196)张桃芳

关注公众号:泼墨梧桐

关注公众号:雪菜肉丝面加蛋

“冷枪冷炮运动”中最著名的明星,中国步兵和军事爱好者永远的偶像,是谁呢?

非张桃芳莫属张桃芳(1931年-2007年10月29日),出生于江苏省兴化市, 狙击手、飞行员,中国狙击之王, 于1951年3月从军、加入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中,在537高地创下毙伤 214名美军敌人的击杀纪录。1953年志愿军总部为其荣记特等功并授予他“二级狙击英雄”荣誉称号。

500

张桃芳所属部队,是24军第72师第214团第8连,张桃芳的军龄很短,年龄也不大。1951年3月,19岁的他自愿报名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1952年9月随部队进入朝鲜战场,1953年1月中旬到一线阵地。

这时距朝鲜停战只有半年多的时间了。练就一手好枪法靠得是勤奋和锻炼;成就一名优秀的狙击手则靠得是勤奋加才华;而要成为一名狙击英雄,在很大程度上就要靠天分了。张桃芳称得上是天生的狙击手。天分加勤奋,使他成为了一名狙击英雄。张桃芳所在连队据守的阵地,是上甘岭战役的537,7高地。自从进入阵地的那一刻,这位年轻战士就对狙击手的行当入了迷。

闲暇功夫,他不是向老狙击手请教射击要领,就是端着步枪瞄个不停。因而当他真正成为一名狙击手时,很快就进入了角色,第二次参加狙击作战就击毙一名美国兵。此后40多天时间,他用240发子弹,毙伤了71个敌人,成为全连一号狙击手。

1953年初夏的一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张桃芳照例一早就上了阵地。他刚沿着交通沟走进三号狙击台,就有一串机枪子弹贴着头皮飞过。张桃芳脑袋一缩,趴在了交通沟里,神经陡然紧张,感觉到了一种异样的气氛。

今天苗头不对,看来对面有人在等着我。”交通沟里丢着一顶破钢盔,张桃芳顺手拾来,用步枪将它顶起露出交通沟。以前他曾多次用这种方法引诱对手暴露位置。可这次钢盔晃了半天,他的对手却一枪未发,显然也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射手。

“总算遇到对手了,这种小把戏糊弄不了他。”张桃芳暗道。

他在交通沟里匍匐前进,到了交通沟尽头,突然窜起,几个箭步穿过一段小空地。他刚要进狙击台,对面的机枪又是一个点射,子弹紧追着他的脚跟,打得地面尘土飞扬。

张桃芳双手一伸,身子一斜,像被击中似地摔进了狙击台左边的掩体里。这个假动作显然蒙骗了对面的射手,他暂时停止了射击。张桃芳慢慢地从掩体里探出头,开始搜索对面阵地。他先仔细观察了美军阵地上的机枪掩体,发现有两挺机枪正向其它方向射击。

张桃芳没有出枪,因为他明白,这在某种程度上是诱饵。真正的对手肯定躲在其它地方,也在搜寻他的位置。只要他一开枪,马上就会引来杀身之祸。

张桃芳很清楚,自己此刻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对面那个最狡猾也是最可怕的对手。他耐心等待着,搜索着。终于在对面山头上两块紧挨着的岩石缝隙,发现了对手的位置。

张桃芳立即出枪,将枪口对准了对手的脑袋。然而就在他要扣动扳机的一刹那,他的对手也发现了他,脑袋一偏,脱离了张桃芳的枪口,紧接着手中的机枪就吐出了火舌!张桃芳再次被压制在掩体内。

这一次,他的对手显然也意识到了他的厉害,机枪枪口始终对准了张桃芳的狙击台,几秒钟就是一个点射。张桃芳稍微露头,立即就会引来一个长点射。张桃芳没有着急,坐在掩体后面,静静地观察着对手的弹着点。过了很长时间,他忽然发现对手似乎把注意力主要集中在狙击台左侧,也就是他现在所呆的位置,而对狙击台右侧打的次数不多,并且中间常常会有一个间隙。

他在砂袋的掩护下,慢慢地爬到了狙击台右侧,轻轻地把步枪紧贴着砂袋伸了出去,但没有开枪,因为他需要判定这究竟是对手的真正疏漏,还是设下的一个圈套。他足足等了十多分钟。机枪的弹着点表明,他的对手的确没有发现他已变换了位置。时机终于到了!当他的对手刚刚对狙击台右侧打了一个点射,把视线和枪口转向左侧时,张桃芳猛地站起身,枪托抵肩,即刻击发。

几乎与此同时,他的对手也发现了张桃芳,立即转动枪口扣动了扳机。高手对决,胜负只在瞬间。张桃芳的子弹比对手快了零点几秒。就是这零点几秒,决定了两位的结果。当张桃芳的子弹穿过对手的头颅时,对手点射的子弹却贴着张桃芳的头皮飞了过去。

张桃芳的这杆枪令敌人闻风丧胆,敌人开始用六О炮报复我们的狙击能手,开始了一场炮与枪的较量。一阵机枪扫射击,一阵炮轰,使张桃芳的四周硝烟弥漫,然而精明的张桃芳却没伤一根毫毛。等一个敌人探出脑袋探听“胜利成果”时,张桃芳又是“叭”一枪,这个敌人裁倒下去。

一个投降的敌兵竖起大拇指说:“你们的狙击兵说打脑袋就不打脖子,太厉害了。”恼羞成怒的敌人继续组织更疯狂的轰击。在张桃芳的隐蔽处,是一块1米多高的石头,敌人对着这块石头猛轰,石头被弹片削得低了一大截,然而我们英雄的狙击手仍顽强地坚守在阵地上。敌人的反扑,一次次失败 。尽管如此,敌人,还在继续耍花样,为了侦察我狙击手的准确位置,狡猾的敌人扎了四个草人,在草人的掩护下用望远镜观察我们。

张桃芳从阳光照射下的望远镜的反光中发现了敌人,“好小子,你想来参观我们的阵地吗,对不起,我们阵地谢绝参观!”。

“叭” “叭” “叭枪声响了,敌人一个个倒下去,新花样又失败了。到1953年5月初,张桃芳在3个多月的时间里,以436发子弹,毙伤214个敌人,这是志愿军狙击手单人战绩的最高记录。

他因此而荣获志愿军特等功臣、二级英雄称号,并被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授予一级国旗勋章。回国后,他被空军挑中,成了一名歼击机飞行员。

对此,龙鹰想说,也好,也不好,空军的歼击机固然在保家卫国,然而张桃芳高超的狙击本领着实应该传下来,还有前文功勋坦克手杨阿如的一身本事。。。 

500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