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质隐身飞机及歼20前传
曾经在美国人F22正式出场的时候,有一个说法:F22算不上最隐身的,木头飞机最隐身。甚至还有人建议说用全木质的飞机来对抗F22。
当然,对于雷达探测波来说,金属的材质其反射强度更大;而相比之下,雷达探测波大部分都能穿过木制无人机,只有少数雷达波能量才被反射回来被雷达接收,因此木制飞机的反射强度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可是,有的理论看起来很有道理,但实践中,那就不一样了。就一点,木质飞机真的要是去超音速飞行,那不等F22攻击,自己都会先着了。
除了以上的脑洞大开的奇思妙想,我们还熟知的是用高空高速来反制F22。这个在当时一位航空界有名的专家提出,甚至为此还进行过多次模拟对抗。
今天我们看来,这些都是那么的不靠谱,为什么,因为我们有了歼20,拉出来一溜,发现以前的想法不是幼稚而是悲哀。
面对世界隐身战机发展的狂潮,亚洲的另外一个大国印度似乎有点着急了。印度不想要苏-57战机,嫌人家质量差,自己又造不出来。
令人同情的是,30年后的今天,印度有人提出用木质的“光辉”战机来制造印度版的隐身战机。说实在的,看到这个报道,我一点都没有嘲笑,更觉得是印度人的悲壮。因为,30年前我们何其相似!
当然,美国人还是靠谱点,最近搞出了个木质无人机。
目前,美军已经研发出LG-1K和LG-2K两种木制无人滑翔机,并于今年1月再次成功进行了试飞。其中,LG-1K机长3.2米,翼展7.1米,载重300公斤;LG-2K机长约4米,翼展8.4米,载重700公斤。在空投速度280公里/小时的情况下,两种无人机的最大飞行距离约为110公里。木制无人机的设计最大的好处无疑就是提高空投的成功率,且刚好可以塞入美军现役各种运输飞行器的机舱内,如C-130、C-17、UH-60、CH-47等。在保证最大隐身效果的情况下,木质无人机可以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看来传统的探照灯加高射炮还不能退伍,因为这是反制这种无人机最好的武器。不过话说回来,这种木质无人机的实战意义到底有多大,自己做一架试试就可以了,就跟喝凉水这么简单。
但说回来印度人的木质隐身战机,那印度人可不是喝凉水那么简单。发展印度的隐身战机,真的需要雄厚的基础和强大的制造能力。目前看来,印度这两点都不具备,印度的隐身战机任重道远啊。
现在有个误区,说起隐身战机的研发,好多人认为我们是在F117开始追踪,F22后开始全力研究的。
其实,我们的隐身技术研究应该追溯到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引领我们走上隐身道路开端的就是这个飞机:
我国始终没有发表任何正式消息。
美国直到1977年后,才在刊物上承认有这种名为D-21的机型,随后几年陆续发表不少有关资料。
而39年后,即2010年8月,我国在北京小汤山航空博物馆才首次向公众展出其残骸。
D21给我们最大启发除了冲压发动机外,美国人的隐身气动布局技术让我们深受启发。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我们又开始了隐身涂层的研究。并在歼八2战机上进行了隐身技术试验,并且成功地使歼八2的雷达反射截面缩减三分之一。
当然后来在追踪研究F117开始,桑建华等前瞻性航空专家的基础研究使中国的隐身技术研究逐渐紧随美国隐身战机的技术前沿。
现在可以这么说,正是从一开始的D21和后来的F117等美国隐身飞机的技术追踪,所以,在F22隐身战机出现后10年左右,我们已经在理论和技术上完全搞清了隐身战机。甚至有的技术比F22还要具有前瞻性。
但这时,我们的设计、工程、工艺还没跟上来。这又是十年的努力,在中航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首席专家、自然科学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宋文骢先生和中国科学院院士杨伟这些歼20之父的背后是无数国宝级专家团队的努力!
直到一切水到渠成的时候,歼20才在2011年1月惊艳亮相!从1971年开始到2011年,整整四十年,中国航空人的牺牲和奋斗,才终于修成正果。
所以,回头来说印度的航空人,AMCA中型隐身战斗机需要的是不断的基础研究和积累,踏踏实实再踏踏实实,脑洞大开一点都不管用。
总结经验后他说最好是米波雷达指引高速歼击机去拦截。不过F-22的机动性能比F-117A好很多,光用米波雷达也许能勉强发现,但要击落可能更难。
后来各国都在改进米波雷达。
另外,30年前f22还没有飞起来,还处于图纸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