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的汉语水平,真有高到那种程度吗?
来源 | 茶狐看世界(TeaFoxWorld)
日本是我喜欢的国家之一,空闲的时候,我喜欢自学日语,目前的水平,去日本问路点菜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没错,日本人懂汉字,但这不代表日本人懂汉语,更不能想当然就认为,日本人能随口引用汉语诗词。
当我看到那些援华包裹上的诗句,第一反应就是,这些绝对不是普通日本人可以信手拈来的。
仔细查了一遍,果然如此: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如果你仔细看的话,就会发现这句话的“捐赠方”是一个非常特殊机构——日本HSK事务局。正如同一般日本人看不懂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一样,普通中国人也看不懂HSK,其实这是 “汉语水平考试” 的拼音Hanyu Shuiping Kaoshi的缩写(HSK)。
HSK就类似英语的托福考试,SHK里面要么就是中国人,要么是中国通,他们能想出这种诗句,绝不代表普通日本人有这种水平。同样道理,我们不能以京东方老师的英语水平,来代表普通中国人的英语水平。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这句话的“捐赠方”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华人组织——NPO法人仁心会,他们联合日本湖北总商会,向湖北捐赠的3800套杜邦防护服。
理事长刘超介绍,一位在日本读博的留学生提议使用“岂曰无衣、与子同裳”。一来,这批物资是目前疫区最需要的防护服,算是医护人员的“战袍”;另外,也表达出华人华侨与祖国同在的情感。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在日本舞鹤市驰援大连的物资上,每个箱子外面都贴了用中文写的一句诗“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根据凤凰卫视李淼的报道,这句诗是一名在当地工作的中国人建议,日本方面采纳的。
“辽河雪融,富山花开;同气连枝,共盼春来。”
这并不是一句古诗,而出自日本富山县经贸联络官孙肖。辽沈晚报报道称,41岁的孙肖是地道的辽宁人。
日语和汉语,看上去有点像,但实际上,不论是语法还是读音,都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汉语和日语的区别,远大于英语和西班牙的区别。
最近几十年,日本的去汉字化相当严重,而且趋势不可逆转。日本年轻人的汉字水平退化严重,不要说什么唐诗宋词,就连最基本的汉字都不会念了。
二战后,应联合国军最高司令的要求派遣而来的美国教育使节团,写报告提出日语拉丁化的改革方案。日本人虽未抛弃汉字和假名,但大幅度地限制使用汉字,推行简体字。战后“教育汉字”和常用汉字一直在逐渐减少。日本文化厅实施的2011年《关于国语的舆论调查》显示,与2001年时相比,“感觉自己写不出汉字了”的人增加了25%。
二战以前的日本小学生不知道怎么样。二战以后大势所趋,再加上汉字的确难学。现在日本小学生的日记应该都像下面这样,满篇都是假名了吧。
《名侦探柯南》中向柯南求助的小学生写的日记,几乎没有汉字,因为太难了。
再举一些最简单的例子:
日本最常用的一些汉字,比如:热、饭、切符、御手洗,现在的年轻人都用英文Hot、Rice、ticket、toilet的日式假名(ホット、ライス、チケット、トイレ)来代替。
另外还有很多例子
写真機 カメラ Camera
空調機 エアコン Air condition
案内 ハンドブック (指南,手册)
合作 パートナーシップ (合作)
需要 ニーズ (需要)
“沢山”写成“たくさん ”;
“林檎”写成“リンゴ”;
有钱人(金持ち)” 这个词,被写作 rich people “リッチ ピープル”
不再写“倶楽部 ”只写“クラブ。
电子产品、网络、日常生活用品、电影、游戏、小说等等,只要二战以后的新生词汇基本统统都会被翻译成英语片假名。久而久之,英语取代汉字就成了正在发生的事实。
汉字毕竟也是外来语,他们用起来远不如中国方便顺手,尤其汉字的宗主国又是个“又落后又邪恶”的国家,而英语既时髦又全球通用英语国家又令人向往。
中日关系缓和是一件好事,日本人愿意在困难时刻帮助中国人,我们也心存感激,但千万别一厢情愿地认为可以“礼失而求诸野”,就算中国人要重拾古典,日本也不是我们学习的对象,只能靠中国人自己。
现在的日本年轻人非常西化,别说唐诗宋词,就连基本的汉字识字率也远不如受过教育的中国人。
另外,很多人其实是揣着明白装糊涂,比如台湾的龙应台,号称是一个学者作家,居然连一点常识都没有,也跟着国内的风向瞎起哄。
她在Facebook上写道:
一般輿論中,對社會行為的反省多,對文化深層的思索少,對文字語言的深究就更少了,而其實,文化深層是種種社會行為的來由,文字語言又更是文化最深處、埋在地下的根了。
這位武漢的學者問:「為什麼別人會寫『風月同天』,而你只會喊『武漢加油』?
如果要我用一个词形容中国人的对日本的态度,那就是“别扭”,要么恨到深处,要么爱到糊涂!
所谓别扭,体现在三种人截然不同的态度上:
第一种人,认为日本什么都是不行的,狼子野心,亡我天朝不死,恨不得天天手撕鬼子。
第二种人,认为日本是人类的希望,不仅继承了我大唐衣钵,还学会了欧美的科学、法制、文明,总之,日本人放个屁都是香的。
第三种人,只是借着话题带风向,明着说日本,其实只是他想骂街。
最后一种人,已经不在乎这些诗词是不是日本人写的,他们只是想找一个出口宣泄一下而已。这点我理解,这次疫情举国上下几亿人都在家里闷了这么久,找个话题宣泄一下。任何国家都一样,就是民意需要一个畅通的抒发管道,民怨也需要一个合理的宣泄渠道。在这方面,我国需要改进的空间还是很大。
最近看了一篇好文,段战江的《痛中思痛的十个战“疫”思考和建议》,其中就是有关疏导舆论的部分,我觉得很有道理:
由武汉疫情引发的舆论风暴,烈度之强,范围之广,触动之深或将是载入中国史册的大事件。湖北省、武汉市两级政府主管遭受网上口水冲击,举世罕见,特别是疫情“吹哨人”李文亮医生,因感染去逝引发的新一轮舆论风暴和情绪抗议,屡次突破互联网传播峰值。 究其原因,“堵”得不得人心,“疏”得很不走心都是问题表象,要从根本上扭转政府在舆论宣传方面的引导困境,恐怕需要一些直击民心的大招,尽快打开民意的降压阀。
最后,我建议那些说 “中国人不懂汉语优美诗词,只会写武汉加油” 的人,应该去看看微博,某日本那篇反击的文章,已经在微博上掀起了一场借古讽今的诗词大会,下面是部分节选,大家可以自己细细品味一下目前中国人的诗词造诣。
其实没说错啊,人家日本是别国,当然可以写山川异域,日月同天。我们自己人支援武汉应该怎么喊?我抛砖引玉啊:“硕鼠硕鼠 无食我黍” 。
@东北亚发财第一人话痨版: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书塾数树: 鹭鸶腿上劈精肉,蚊虫腹内刳脂油
@王铁梅女士: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奶猪: 庙堂之上,朽木为官,殿陛之间,禽兽食禄
@剩小白: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Ethan_wong_: 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
@丘十一儿: 楚虽三户 亡秦必楚!!!
@Ryan_zw: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菩提下的远望: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BladeBlunt: 一朝英雄拔剑起,又是苍生十年劫。
@右家小彤: 王侯不念黎民苦,不许百姓叹兴亡
@秃头少女小金: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子 天下大吉
……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