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场现代性的灾难 ——1755 年里斯本大地震(上)

本文系中国国家历史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小编微信号zggjls01,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虽然游客在里斯本依然能感受到大航海时代葡萄牙的辉煌与荣耀,但已很难找到拥有260 年以上历史的建筑。

500

《利比拉宫和里斯本社会》

18 世纪的葡萄牙已失去欧洲霸主的地位,但它凭借其广阔的殖民地和繁荣的港口贸易仍然是欧洲最繁华富庶的国家之一。当时,葡萄牙不仅独占着南美洲的巴西,而且在非洲和远东也占有大片的殖民地。葡萄牙的首都里斯本,在1755 年地震前以其世界性的航海贸易、殷实的财富和虔诚的宗教信仰著称于世,是与伦敦和阿姆斯特丹齐名的大都市,也是当时欧洲最大的城市之一。该城西部是贵族住宅区,东部小山顶是皇家宅邸区,北部有埃斯塔图斯宫殿,中部是繁华的商业区,人口高达27.5 万。

地震前的里斯

葡萄牙作为崛起于大航海时代的强国之一,其首都里斯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该国所取得辉煌成就的缩影。里斯本位于伊比利亚半岛的特茹河河口,濒临大西洋,受大西洋暖流影响,夏不炎热,冬不结冰。

优越的地理位置和适宜的气候状况为里斯本发展海外贸易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各国航海商船纷纷选择将此地作为到达欧洲大陆的主要落脚点,久而久之,里斯本逐渐变成当时欧洲最为繁忙的港口城市之一。除了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之外,葡萄牙人的海外扩张也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了丰厚的物质补充。葡萄牙航海家佩德罗·卡布拉尔于1500 年抵达巴西,他将这片土地命名为“圣十字架地”,并宣布其归葡萄牙所有。在占领了巴西这个地大物博的国家后,巴西的糖、烟草、皮革、白银和奴隶贸易便成了葡萄牙帝国的生命线。1697 年在巴西发现黄金后,葡萄牙帝国迎来了黄金时代。

500

15 世纪末的一幅图画中停满船舶的里斯本港口

18 世纪中期,巴西的黄金产量达到高峰值,葡萄牙每年从巴西掠走17000 千克黄金,使葡萄牙国王一跃成为欧洲最富有的君主,也使欧洲各地的商人和投机家为寻求财富聚集到里斯本。大约在1440 年,历史学家费尔南·罗佩斯在谈到里斯本14 世纪的繁荣景象时说,在里斯本港口通常有400 艘至500 艘货船停泊在那里,阿尔马达的船只由于找不到泊位不得不驶向桑多斯港,由此可见里斯本当时港口贸易之兴盛。在航海时代的全盛时期,葡萄牙不仅在亚、非、美洲拥有大量的殖民地,而且在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上也远远超过欧洲其他国家,成为首个海上强国。

里斯本是南北美洲等“新大陆”、新殖民地财富转往欧洲的枢纽。但里斯本的财富并不全属葡萄牙,事实上,多数财富属于那些海外商人,因为在里斯本做生意赚钱的航海商人大部分是外国人。其中英国商人最多,其次是德国商人和荷兰商人,他们的经营能力和经济实力都远超葡萄牙人。

里斯本是个国际都市,街道上到处是外国人的商店,其中包括热那亚人的、皮亚琴察人的、伦巴底人的、卡塔卢尼亚人的、马伊奥尔加人的、米兰人的、科西嘉人的、比斯开人的等。在特茹河岸处处可见来自英国、荷兰和德意志地区的商船,他们的货物塞满了海关以及岸边的仓库。来自巴西、亚洲与非洲的无数珍宝与享乐奢侈品满满地堆放在这些仓库里。人们可以在里斯本定期举行的公开销售与展览时间内观赏这些价值不菲的物品,而吸引人们眼球的往往是那些奢侈品, 而不是销售量远远超过它们的盐或硝石。

地震前的里斯本处处展现着对基督教的虔诚。710年,葡萄牙被伊斯兰教徒攻陷并占领,直到1147 年罗马教皇派遣基督教圣战者进行第二次东征之时才得以解放。葡萄牙国王阿方索一世感恩于此,遂决定在原来的大清真寺上建造里斯本最大的教堂,其后更是大力推崇基督教。至1755 年,里斯本已有40 所大教堂、90 个修道院、121 所教会和150 个宗教场所。高耸的圣保罗大教堂、圣尼古拉斯大教堂、热罗尼姆斯教堂等夹杂在大厦中间,四周被无数低矮民宅和商铺所围绕。这一场景是里斯本作为宗教城市的真实写照。

令人遗憾的是,这一场景今天的游客已无缘得见。虽然游客在里斯本依然能感受到大航海时代葡萄牙的辉煌与荣耀,但已很难找到拥有260 年以上历史的建筑。发生在1755 年11 月1 日的里斯本大地震几乎摧毁了所有建筑。

万圣节的“三重奏”

1755 年11 月1 日,万圣节。对于虔诚的基督教徒而言,这一天极其重要。如果不是生病,或者其他迫不得已的原因,基督教徒都要前往教堂做弥撒,向天主表示钦崇与感恩,并祈求天主宽恕其罪过,赐予来生的福祉。里斯本几乎所有的教堂和修道院里都被教徒挤得水泄不通,文森特大教堂更是座无虚席,因为,文森特是里斯本的保护神。在文森特教堂里密密麻麻地站满了人,门口的台阶上还有人在急切地排队等待入内。

9 点20 分左右,主祭神父口中的问候词还未讲完,整个教堂就突然剧烈地晃动起来。教堂顶部的大钟摇摆不停,发出阵阵声响。随着一声巨响,那些放置在教堂中的神像纷纷掉落在地,彩色玻璃窗也被震碎,这一切来得太突然,人们措手不及,顿时乱作一团,有的人拼命地向外跑去,而有的人则跪下祈祷,以图平息震颤。一位正在教堂门口排队而幸免于难的英国商人对他的家人说:“几分钟后,大地又开始剧烈震颤,教堂里面的人纷纷拼命地往外跑。就在那一瞬间,教堂大门的拱形支柱和旁边的建筑晃动着塌了下来,教堂里所有的人都被埋在下面。”

一位幸存者对当时的情形作了描述:首先城市强烈震颤,高耸的屋顶“像麦浪在微风中波动”;接着是较强的晃动,许多大建筑物的墙体如瀑布般落到街上,留下无情的碎石,成为被坠落瓦砾砸死者的坟墓。

地震的余波未息,那些里斯本其他教堂和修道院里的幸存者们都在仓皇逃命,人们心中对死亡的本能恐惧让他们无法接受神父有关地震是上帝对于里斯本人贪婪堕落行为降下的惩罚这一解释。一位幸存者在信中描述道:“我不得不停歇大约一百回,我必须跨过许多倒塌的墙壁、死尸、有些还是生命垂危者的躯体,必须穿越许多街道,两边的房屋都有可能倒塌下来,因此大概一千次我都差点失去我的生命。在一路上我看到了惨不忍睹的景象,男人、女人与孩子们,有的奄奄一息,有的断胳膊、断腿,浑身是血迹与灰尘,空中满是他们悲惨的叫声,这更增加了难以描述的恐怖。”

500

1755 年里斯本地震前的卡尔莫修道院

从教堂逃出来的人们本以为跑到港口这类宽阔的地方就可以保全性命,但由地震引发的大海啸正在等待着他们。到了港口,人们绝望地发现往常平静的海面异常躁动,掀起高达15 米的巨浪。顷刻之间,汹涌的海水吞没了港湾里的上百支船队、许多被地震摧毁的房屋和数千绝望的灾民。一位幸存者曾回忆海啸发生的那一瞬间:“我扭过头看着河口。虽然没有一点风,河水却以无法形容的方式呼啸着、膨胀着,而且越涨越高。刹那间,在远处出现了滔滔的洪水,就像平地上突然出现一座高山,这座水山不停地移动,而且以惊人的速度朝陆地上扑来,虽然我们都立即四处逃散,但很多人都被洪水卷走了。”

另一位幸存者,英国商人大卫在写给家人的信中描述道:“突然,海边一片惊呼声:‘海水上岸了,我们全完了!’我转向大海,看见海水以极快的速度上涨着。这种上涨速度,是任何狂风的力量也达不到的。一瞬间,一团巨大的浪涛像山峰一样带着响声冲上岸来,泡沫四溅。许多人被卷走,更多的人陷在齐腰深的水里,其余的人如丧家之犬一样疯狂逃走……我是差一点儿丧命的。要不是及时抓住岸边的一棵大树,定会葬身大海。海水来得快,退得也快。我站在岸边,看见许多船在汹涌的大海里上下颠簸;许多船的锚链被折断,波涛把它们带到海的深处;有些船在海上飞快地旋转着,几条大船底朝天翻在水里。这时一丝风都没有,因而海水翻腾的景象使我感到格外害怕。看起来海边也不比城里安全,但我没有更好的地方躲藏。我突然决定返回城里我住的圣保罗地区;我跌跌撞撞地向前走着,身上湿透的衣服不住地向下滴水。”

真正让里斯本陷入万劫不复深渊的不是地震,也不是海啸,而是由地震引起的熊熊大火。地震发生当天正值一年一度的万圣节,为了表示对天主的尊重,所有教堂和修道院都点上了蜡烛和油灯。这数不尽的蜡烛和油灯在坍塌的教堂和修道院里开始慢慢地燃烧,着火地点至少有100 多处,浓烟和火焰蔓延在里斯本的上空,整整一周难以退去。


地震中毁坏较轻的大厦最终也未能逃过大火的摧毁,里斯本两万多所民居被熊熊烈火化为灰烬。原本狭窄的街道已被倒塌的建筑物堵塞,许多人面对大火无路可逃,葬身火海。葡萄牙最大的医院——皇家万圣医院的600 名病人全部被烧死。葡萄牙王后玛丽亚在给她母亲的信中曾提到地震后的大火:“里斯本几乎完全被毁灭了……更糟糕的是接下来的一场大火把城里烧尽了,也没有人敢去救火。我们的宫殿在地震中只塌了一半,但是剩余的部分和里面所有的东西都被大火烧了。”

这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给里斯本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汹涌的波涛扑进港口,打碎了所有停泊的船只。火焰和灰烬盖住了大街小巷,房屋倒塌了,屋顶被掀跑了,房基也毁坏了。男女老少共三万居民,被压死在这些废墟之下。”里斯本地震的惨烈程度,从伏尔泰的叙述中可见一斑。

500

伏尔泰像

在城市建设和财产方面,里斯本城内85% 的建筑物被毁,其中2 万幢房屋震后仅存3000 幢,40 座教堂有二三十座坍塌,如里斯本大教堂和嘉模修院等。利庇喇宫和震前刚刚完工的皇家歌剧院,以及皇家造币厂、兵工厂、海关等建筑物均被夷为平地,宗教法庭、教会医院皆成废墟。正如戴维牧师所说:“每个教区教堂、修女团会所、女修道院、宫殿和大型公共建筑,以及不计其数的私人住宅,不是直接坍塌,就是不幸地被其他建筑所砸垮。”

与市中心的损毁程度相比,阿尔法玛一带被破坏的程度较小,尚能保存社区原貌, 但已不再是贵族居住地而是成了贫民区。此外,火灾还烧毁了葡萄牙皇室几百年收藏的艺术珍品和7 万多册善本书,以及皇家档案馆珍藏的重要资料,如十五六世纪葡萄牙最伟大的航海家达·伽马和其他航海家探险非洲、亚洲和美洲过程中收集的地图、航海记录和书籍。葡萄牙正是凭借这些宝贵的资料建立了从巴西到澳门的海上帝国,控制了从非洲西海岸到印度洋、从马来西亚到巴西的贸易通道。但在这场大火中,这些无价之宝均被付之一炬。

在人员伤亡方面,人口损失巨大,对于最终的死亡人数有多种说法,有人说死亡1 万人,也有人说死亡9 万人。死者中既包括葡萄牙的牧师和修女,也包括大量葡萄牙人和英格兰教团首领、西班牙大使、法国剧作家拉西纳的长孙等许多外国人。葡萄牙王室及其随员因在郊外度假而幸免于难。

除此之外,居住在里斯本的外国商人、投机家和冒险家的财产也遭受了严重的损失。他们的货物以及赖以谋生的账本、借贷和抵押证明都被付之一炬,多年来在里斯本辛苦经营的成果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所摧毁。一个英国商人这样告诉他的股东:“绝大多数的商人完全垮了。我们旁边的两家店每家损失了五万英镑的货物,而且他们现在也无法知道他们借贷给哪些商人、借了多少。他们只能宣布破产。” 这场突发的地震,也引发了启蒙运动哲学家的广泛讨论,促进了现代理性精神的传播。18 世纪启蒙思想留给现代社会最重要的一个财富就是,促使人们不再信神,而里斯本大地震正是这一思想的催化剂

未完待续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