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然:篮球少年成为体育教授,困惑的体育人可以试试这两点 | 体育留学人

「ECO氪体」体育圈人www.ecosports.cn

500

今天的体育留学人故事比较特别。相比之前故事的主人公,他直到博士阶段才出国学习,目前已经在体育科研领域颇有建树,并且三十出头的年纪便被评为教授职称。

他,就是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院教授——王然。

与王教授的交流过程中,思路清晰、逻辑严明是他为我们留下最深的印象。在北体大度过本、硕生涯后,他只身前往美国攻读博士,如今,这位扎根于体育学教育一线的人,希望能够影响更多人走上学术之路,壮大国内的体育科研。

他说,他也想以自己的故事为例,引导每一位奋斗在逐梦路上的学子,都能够不再迷茫。

文/ 黄 梦婷

编辑/ 李 禄源

01

因为爱篮球,毅然选择体育专业

对于体育行业从业者而言,通常都是小时候热爱体育运动,长大后想要兼得专业与爱好,从而投身其中,王然也不例外。

自从初中接触过篮球训练后,这位球场上飞驰的少年就把体育当成了最大的兴趣,没想到这也间接决定了自己未来的职业选择。

500

王然与张伟丽「合影」

高考后,站在人生重要的十字路口,王然没有犹豫。他说有几件事情自己不会妥协,第一点便是体育。

「我接受了那么多年篮球训练,它早已成为生活中不能割舍的一部分。除此之外,综合考虑分数、兴趣和城市条件等等,一切便水到渠成了。」最终,他前往北京体育大学,攻读运动人体科学专业。

这一专业看似与篮球并没有直接关联,但王然表示,透过表面深究下去,还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人在运动过程中、以及运动前后,身体内的生理系统都会发生变化,运动人体科学就是根据不同运动人群的表现,研究出最适合他们的运动表现提升的方法论。因为我之前打篮球,很清楚运动科学对运动员运动成绩提升的意义,所以选择了它。」

彼时正赶上北京申奥成功,整座城市充斥着浓烈的体育氛围,这也让王然觉得,自己的决定非常正确。

02

求学过程中,自觉「学无止境」

从本科进入北体大,到后来获得本校研究生保送资格,王然在这所中国体育学术的最高殿堂中,度过了8年时光。这期间,他见证了国民体育热情的发酵,也切身感受到大家对体育科研态度的转变。

随着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体育圈内对运动训练研究热情急速升温。身处其中,王然也更加看好运动人体科学和运动生理学未来在国内的发展。

500

初到美国时,王然便迫不及待参观了NASA

研究生阶段,随着对知识探索的深入,他越发感慨「学无止境」,同时也意识到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存在着更为先进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他决定出去开开眼界,继续求学之路。

本、硕阶段,学校名气与资历是学生通常更为看重的因素,可博士并非如此。一位资深、博学的导师,对于学生来说意义更为重大。

因此,在决定出国读博后,王然也立即确定了导师人选——Jay Hoffman教授。后者曾是美国体能协会主席,之前因公到访中国,彼时王然便与他就专业知识进行过深入的探讨,也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早在本科期间,王然便完成了托福和GRE考试,因此语言并非留学障碍。然而波折还是出现了,在此他也希望与一些想要出国的学生分享。

因为王然只选择了Hoffman教授一位导师,而恰逢当时后者的一个研究项目还在审批之中,如果无法通过立项,他便要面临无法前往美国深造的局面,十分被动。好在有惊无险,王然在开学前5个月收到了美国中佛罗里达大学的入学通知和全额奖学金。

「如果有出国留学的想法,最好还是多做准备,提高成功率,否则因为一些偶然因素丧失了机会,就太可惜了。」王然说道。

500

王然博士毕业时与导师合影

从本科到博士毕业,将近11年的求学生涯中,王然也发表过不少科研文章。近5年来,王然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SCI(美国《科学英文索引》)论文7篇,并在美国体能协会年会、美国运动医学年会等各类国际会议上做过多次报告。

在谈到就业选择时,王然表示自己无论是继续学术之路,还是投身教育,都是在读书的日子里慢慢摸索出来的。

「在本科毕业之际,我也参加过一些公务员和事业编考试,最后并没有通过,于是趁着保研的机会,再学习三年,边学边寻找机会。但学习就是这样,越深入其中,越发觉没有尽头,所以到现在我仍处于每天学习的状态中。」

03

投身教育事业,盼后来者不再迷茫

2017年9月,王然前往上海体育学院的体育教育训练专业担任副教授,并在今年被评为教授职称,教授对象包括本科生与研究生。

谈到前往上体工作的原因,王然直言,上体对人才的重视和灵活的政策让自己非常心动。早在毕业前一年,该校便开始与他接触,并提出了优厚的职称待遇与发展机会。也正是上体的不拘一格降人才,使得他能够在30岁时便晋升为正教授。

而因为本身与学生年龄相差不大,所以他和学生相处起来也经常能够「打成一片」。

500

在与学生的交流中,令他感触最为深刻的,便是很多同学对自己未来表现出的迷茫。对此,王然常告诉他们,如果在学校感到迷茫的话,就去做两件事——一是学好英语,再就是不断拓展知识面。

至于前者,王然表示,未来工作中,英语必然会担任重要作用,是一个加分项,也许因为优秀的英语能力,会得到更多机会。

而至于后者,扎实学好本专业的基础知识,注重交流,利用学校求学时间,尽快确定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也更能清楚未来目标以及前进的方向。

此外,王然告诉我们,在北体大读书的时候,自己便已经对所学专业的相关知识都了然于胸。而正是这种扎实系统的基础理论框架,才让他日后有了更多的选择。

而到了国外,在掌握前沿知识的同时,他也经常与学界学者和业界企业进行交流,进一步打通自己的人脉。「学习知识是为了让你能够打下坚实的基础,做出好的成绩并为人所知;而拓展人脉为你带来更多的机会和平台,对人生的发展同样重要。」

500

王然在世界体育科技大赛上演讲

采访的最后,当我们问到王教授未来的心愿时,他沉思片刻说道,除了盼望学生们能够不再迷茫外,便是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才愿意从事学术研究,壮大我们国家的体育科研事业。

「只有这样,我们的体育教育才会越来越好,不是吗?」王然笑着补充道。

「ECO氪体」体育圈人www.ecosports.cn原创稿件,欢迎转发,未经授权严禁转载,寻求转载请添加圈妹微信(ID:quanmei2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