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大脑已上瘾,而你还一无所知

500

500

大约是在两万五千万年前的一个夜晚,某个原始人凭借本能的记忆,随手在居住的洞穴墙壁上画出了白天遇到的野牛的图案。

只是当时的他并不知道,正是这样一个无心之举,开启了人类以千万年为计数的对艺术与审美以及心智的追寻之旅。

500

古希腊的雕塑文艺复兴时代的画作,从古典主义印象派,对美的追求贯穿了人类的整个历史。

500

500

   

我们夜晚仰望星空,为银河的壮丽而心动,

在傍晚眺望落日的余晖因一抹醉人的色彩而流泪。

但是到底

为什么我们会为“美”而如痴如醉呢?

换句话说

所谓的“美”对于我们来说到底是什么?

500

为了解答这个问题,从对美术史的研究到对美学的理解,人们尝试从各个方面去解读“美”的存在。

心理学美学的起源通常可以追溯到1876年古斯塔夫·西奥多·费希纳的开创性著作《唯美主义者的漩涡》的出版。

500

《唯美主义者的漩涡》

只是在那之后,“美”因为跟会“审美”的人类心理一样看不到摸不着,以至于对“美”的器质性研究在很多年的时间里面依旧处于待发掘的尘封境遇。

但随着实验心理学的兴起和人脑测量手段的发展,科学家开始试着越过行为的表象去观测人类更深入的本质性存在——脑的活动

500

由此,神经科学与认知科学开始占据人类心智研究的半边江山。而也正是趁着神经科学的东风,沉睡了多年的美学研究也开启了“神经美学”的研究方向。

500

你的大脑到底在想什么?

看到这里你或许会想问:

“大脑里的神经细胞是怎样知道看到的事物到底美不美呢?”

其实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先要解释一个更基础的疑问:

大脑是怎样分辨各种事物的?

500

庆应大学的Kawabata 和Zeki两人认为,即使人与人之间的审美存在差异,但人类在脑内产生的对美的体验必定是共通,因此,他们在2004年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

Kawabata和Zeki准备了抽象画,静物画,风景画,肖像画四种画作,然后让参加实验的人评价他们看到的画是美的,丑的,或是普通。并在实验中全程通过核磁共振来记录实验参加者的脑部活动。

500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全部评论 2
最热 最早 最新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