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在台湾问题上的原则立场与他的遗憾
2001年3月,时任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的钱其琛对美国进行为期一周的访问。他在访问中,对台湾问题再次阐明我原则立场:我们知道,台湾问题实质上是中美关系问题,美国卖武器给台湾实际上就是干预了中国内政,给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造成了障碍,如果美国坚持干涉中国内政,将会使中美关系发生波动。
中美建交40年来,台湾问题始终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核心问题。
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这标志着自新中国成立后中美相互隔绝的局面终于打破,也标志着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美国遏制中国战略的失败。尼克松在1972年访华时曾许诺, 如果他能得到连任,他将在其第二个总统任期内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尼克松及其继任者福特都未能完成这个任务。
1977年8月和1978年5月,美国总统卡特分别派国务卿万斯和白宫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访华,就中美关系正常化进行磋商。
邓小平分别会见了他们并每次都严正阐述了中国对中美关系正常化,特别是台湾问题的原则立场。
邓小平在1977年8月24日会见美国国务卿万斯时指出:
【“国务卿先生提出的关于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方案,比我们签订上海公报后的探讨不是前进了,而是后退了。我们必须澄清一个事实,是美国侵占了中国的领土台湾。现在的问题是,美国要控制台湾,使中国人民不能实现自己祖国的统一。”“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别人不能干涉。我们准备按三个条件(即断交、撤军、废约---引者注)实现中美建交以后,在没有美国参与的条件下,力求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但不排除用武力解决。”】
但此后一段时间,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展不大。直到1978年5月21日邓小平会见来访的布热津斯基,情况才发生变化。这次会见以后,中美双方商定:中国外交部部长黄华同美国驻中国联络处主任伍德科克自7月5日开始商谈中美关系正常化问题。
【(1978年12月)“12日,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伍德科克和他的副手芮效俭。这是邓小平第一次会见伍德科克。伍德科克向邓小平呈上美方修改后的公报稿......邓小平要求对台军售就此终止,接着他还就此问题作了进一步阐述。”(见陶文钊 何兴强:《中美关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9 第243页)】
在中美建交公报定稿的最后时刻,1978年12月15日,邓小平会见了紧急求见的伍德科克。伍德科克转达了美国政府对台军售的最终意见,即美国答应在1979年内不与台湾作新的军售交易,但在1979年以后,美国将继续向台湾出售武器。在这个关系到中美关系大局和中国改革开放大局的关键时刻,邓小平高瞻远瞩,既坚持了原则立场,又打破了僵局。新华社记者钱江多次采访这个时刻的见证者而写成的《邓小平与中美建交风云》(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1月),真实地还原了这个关键时刻的细节:
【“邓小平震怒了,猛地拍了一下沙发的扶手,大声说:‘我们不同意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说话之严厉,是他同外国人谈话时绝无仅有的。”
“邓小平严厉地批驳美方观点,他对伍德科克说:‘中美建交后,希望美国政府慎重处理同台湾的关系,在这些关系中不要影响中国争取以最合理的方法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如果美国继续向台湾出售武器,从长远讲,将会对中国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台湾回归祖国的问题设置障碍。在实现中国和平统一方面,美国可以尽相当的力量,至少不要起相反的作用。’”
“伍德科克又向邓小平说,实现美中关系正常化,将有助于解决许多过去没有来得及解决的问题。”
“这次会见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双方要说的话基本上都表达了。会见厅里出现了短暂的沉静。”
“伍德科克心情非常沉重,以为美中建交的事已经一风吹了,几个月来的努力都白费了。他问邓小平,你已经告诉我们许多了,但是你还没有说,建交的事怎么办呢?”
“邓小平果断地说:‘要么什么都不算,要么留待以后专门解决!’”
“邓小平会见美国代表时,外交部美大司副司长朱启祯在座,邓小平的这句话给他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
“伍德科克说,看来也只能这样办。”
“邓小平盯着伍德科克凝视片刻,嘴里迸出一句话:‘好,按原计划进行。’”
“邓小平对伍德科克说,中国方面将保留继续与美方谈判对台军售的权利。”
“伍德科克说,他将立即向华盛顿报告邓小平的要求。”
“邓小平与伍德科克的会见即在此结束,他一锤定音:中美建交按原计划进行。”】
钱江的这段描述与《中国共产党历史 第二卷》的有关叙述是基本吻合的:
【“在建交过程中,中国政府明确指出:......第四,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别国无权干涉。但是,在对台军售问题上,双方未能达成协议,邓小平决定,将这一问题留待建交后解决。”(《中国共产党历史 第二卷》第1042页)】
中美建交一周年之后,即1980年1月16日,邓小平说:
【“八十年代我们要做的主要是三件事。”“第二件事,是台湾归回祖国,实现祖国统一。我们要力争八十年代达到这个目标,即使中间还有这样那样的曲折,也始终是摆在我们日程上面的一个重大问题。”】
但是,作为领袖的晚年,都会留下或大或小、或多或少的人生遗憾,邓小平也不例外。台湾问题和祖国统一大业,毫无疑问就是邓小平晚年留下的最大遗憾。在85岁高龄的时候,邓小平已经预见自己很难看到台湾回归祖国的日期了。
1989年5月16日中午,邓小平设宴款待前来中国访问的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他对客人说:
【“我这一生只剩下一件事,就是台湾问题,恐怕看不到解决的时候了。”】
早在1984年4月28日,邓小平在会见美国总统里根时就指出:
【“希望里根总统和美国政府认真考虑中国人民的感情,不要做使蒋经国翘尾巴的事情。我们已经做了一切可能做的事情,准备在不放弃主权原则的前提下,允许一个国家有两种制度。海峡两岸可以从逐步增加接触到谈判和平统一。如果美国按照杜勒斯的政策对待台湾,不知哪一天,台湾又成为爆炸性问题。”】
2019年1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王岐山在纪念中美建交40周年招待会上的致辞。他说:
【“邓小平同志当年曾强调,随着时间的推移,中美建交对于发展两国关系和维护世界和平的深远影响,必将越来越充分地显示出来。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富有远见的判断。当前,中美关系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具潜力、最有重要影响的双边关系之一。”】
在中美关系问题上,中国始终是一个说话算数讲原则的国家,对于台湾问题我们一直坚持中美建交时的一贯立场。对于美国方面每次在台湾问题上的错误作法,我国政府都表示了坚决的反对。2019年9月25日,针对美国对台新的军售,外交部发言人耿爽义正言辞地表示:
【“我们强烈敦促美方恪守向中方做出的庄严承诺,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停止干涉中国内政,停止售台武器,妥善处理涉台问题,以免继续给中美关系和台海和平稳定造成干扰和损害。”】
现在,历史进入了新时代。中国在不断创造新的奇迹中砥砺前行。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必将会在中华复兴的道路上圆满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