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所100年前的乡村中学,秒杀今天所有的大学!
来源| 史遗
先看看这所中学的
顶级教师配置:
朱自清、丰子恺,
蔡元培、李叔同、
叶圣陶、胡愈之、
何香凝、黄炎培、
俞平伯、吴觉农…
春晖中学
1919年春,浙江富商陈春澜,
听说经亨颐要回上虞,
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下来。
这时他已经83岁,
却还有一桩心愿未了,
再不办怕是来不及了。
陈春澜
陈春澜少年时奔走他乡,做学徒、当“跑街”,经过十几年的沉浮,终于在上海站稳了脚跟,开设十家钱庄,成为商界巨擘。
许多年来,一直有件事令他耿耿于怀。陈春澜早年失学,深深体会到缺少文化之苦。清光绪三十四年,他捐银5万元,在故里横山创办了一座学堂,定名“春晖”。
“春晖”二字,
出自孟郊的《游子吟》,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振学育人的急迫之心,
可见一斑。
民国后,陈春澜早有续办春晖中学之心,可身边始终物色不到合适的人选。
听闻经享颐要回上虞,他赶忙前去商榷,托经亨颐制定《春晖中学校计划书》。见陈春澜如此笃定,谈到办学的费用问题,经享颐便坦言:“怎么也得10万元吧。”
陈春澜没有一丝犹豫:“那我给你15万。”
春晖中学校计划书
然因物资昂贵,工价溢出,
学校修到一半钱就不够了,
经享颐只好再次登门拜访。
陈春澜又捐资5万,
用以建造校舍、置办设备。
1919年,陈春澜、经享颐、王佐三人商议办学
春晖学堂地处横山,较为偏僻,校董事会便将春晖中学定址白马湖畔。这里风景秀丽,依山傍水,犹如世外桃源。
经亨颐觉得,在这样的环境里,于学生的修养最宜。以美育培养人才,以美景陶冶心性,内外兼修,才是合格的教育。
后来在此任教的朱自清说:“美丽的乡村自然风光,是春晖给我的第一件礼物,美的一致,一致的美。”
春晖中学旧照
如果说陈春澜给了春晖血肉,
那么经享颐,
就是给春晖中学美丽灵魂的那个人。
经亨颐
在中国,最早建立的师范院校共有六所,浙江两级师范学堂便是其一。这所学校名气有多大?李叔同、鲁迅曾在这里任教,丰子恺、钱学森是这儿的学生。
辛亥革命后,学堂更名为浙江省立第一师范,经亨颐继任校长。
浙江两级师范学堂
鲁迅(右三)与浙江两级师范学堂同事合影
春晖中学的创办,
令经享颐无限欣喜。
他誓要“一洗从来铸型教育之积弊”,
建立平民教育,
发展国民健全的人格。
精致的校舍修起了,
第一步就是给学生们找老师。
- 下一页
“它远离世俗功利,并不以培养多少大师为目的,关键在于德行教化,启蒙思想,它敢于跳出窠臼,撇除陈腐,开一时风气之先。
它不给老师设置条条框框,让学生在快乐中汲取营养,永远把“人格美育”放在第一位。”
喂喂喂,作者你忘了前面不是说了“因为有学生出操带帽而且不服处罚,后来引发师生冲突、全校罢课、老师内讧、最后师生各自做鸟兽散了吗?”人格美育在哪里?德行教化又在哪里?
所以说,果粉都是智商余额不足的货。
究竟是谁解放了中国?
再补充下,民国十年六万大学生,最多的是商科,女大学生有些还是家政专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