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诗级“神器”,国庆阅兵首都亮相,听完就想上战场

大阅兵结束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不少武器迅速蹿红又立刻过气。

但与这些爱了又放了的“网红”不同,有一首阅兵时的曲子,一直“洗脑”般充斥着我们的脑海……赶也赶不走↓↓↓

500

▲ 本次阅兵不仅有新曲目,军乐团规模也创下了历史记录

当《钢铁洪流进行曲》那压迫感十足的旋律,与坦克的轰鸣声交响在一起时,相信不少朋友都和小兵兵一样,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500

500

500

▲ 甚至在开车的时候,会有种开坦克的错觉

作为90后青年作曲家,李旭昊将这首曲子打磨的十分浑厚,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稳重、磅礴、有画面感,很快你就会意识到,它与传统的进行曲在曲风上有很大不同。

500

▲ 《钢铁洪流进行曲》的作者李旭昊(怎么感觉这位大佬一脸仙气?)

而随着录音室版本资源的放出,不少音乐大佬们在第一时间,就把谱子扒了出来(通过听的方式,将音符还原到纸上,制成乐谱)。

随后,多种乐器的翻奏版本,很快在各大视频网站中冲上热榜,掀起一股“钢铁洪流热”。

500

▲ 看看这可怕的热度

能演变出这么多版本,这洗脑程度,可想而知。

500

然而这还没完,不少留学生和海外华侨把这首洗脑神曲带到了海外。

更有一位小姐姐,在伦敦的地铁站用一架走了音的老旧雅马哈钢琴,硬是弹出了解放军开进伦敦的既视感。

500

▲ 初闻不知曲中意,再闻共军已入城

那么这支全新打造的进行曲,到底有什么样的魔力,能够成为亿万人追捧赞叹的“网红曲目”呢?

今天我小兵兵就给大家来点高大上的特殊内容。

500

曲如其名,《钢铁洪流进行曲》是一首进行曲,一种再典型不过的军乐形式。

我们所熟知的《马赛曲》就是进行曲,它也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战歌”,我们最耳熟能详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和阅兵式上的保留曲目《分列式进行曲》都属于此范畴。

500

▲ 战士们能走的齐,《分列式进行曲》规整的节拍也起到一定作用

要知道,进行曲的英文“march”本身就有行军、前进的含义,而“进行曲”的中文翻译也堪称精妙。

进行曲的历史十分悠久,其根源甚至可以追溯至古希腊时代。

十七世纪,现代进行曲的风格和特征基本形成,具体表现为节奏、节拍规整,可用于在行军时统一步伐节奏,给士兵以强烈的推进感,以此鼓舞士气。

500

▲ “排队枪毙”的时代,军乐队也要跟随大部队一起列阵作战,只不过用乐器而不是枪

后来,以进行曲为代表的军乐,成为了一种被全世界普遍认可的音乐形式。

并且随着军乐艺术的不断发展,它也不再局限于军营,而是逐渐演变出礼仪性质的演奏形式,成为不同国家和军队间进行交流时的友好礼节。

500

▲ 当然,也有乌龙的时候……

比如国家元首进行国事访问时,本国军乐队要演奏两国国歌,以示尊重和欢迎,军舰外交、体育竞技也有类似场合。

500

▲ 普京去沙特访问,结果沙特军乐队的演奏水平之糟糕令普京大跌眼镜

甚至不少国家的国歌都由“进行曲”演变而来(包括我们中国)。

以此为主题举行的演奏活动也很多,比如英国爱丁堡军乐节、俄罗斯国际乐节、芬兰哈米纳军乐节,我们解放军的军乐队也经常参加这些活动。

500

▲ 2016年的哈米纳军乐节,我军乐队使用唢呐、快板、锣鼓演奏陕北民间曲调《肩并肩》,大获好评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问:“中国什么时候开始创作进行曲的呢?”

这事啊,得说回清朝了。

500

甲午战败后,清廷指派袁世凯仿照外国的方法训练军队,与此同时袁世凯采纳了德国顾问的建议,购买西式乐器,并组建了中国第一支现代化典礼乐队,也是中国军乐历史的开端。

据传,慈禧太后对这支洋乐班子的演奏大为赞赏,这种西式乐队的形式算是得到了当时皇室的肯定,幸运的拥有较为良好的起步环境。

此后,进行曲就在华夏大地上生根发芽,直到新中国建立后,我们和对岸也都保留、融合了西式的军乐风格。

500

▲ 《北洋水师军歌》也是一首节奏感非常强的进行曲

如此说来,现代中国军乐很大程度上算是师承普鲁士,而且这种影响一直持续到了今天。

大家不妨听听看德国的分列式进行曲——《Defilier-Marsch》。

再听听我兔的《分列式进行曲》,你会发现二者的节拍有着十分诡异的同步性……

难不成中国德粉这么多,是因为从小被这种普鲁士风格的进行曲给影响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此次阅兵上出现的《钢铁洪流进行曲》,到底是凭什么瞬间引爆了这股新热潮呢?

肯定不止是普鲁士风格这么简单。小兵兵觉得,之所以它有那么强的画面感和感染力有多方面的原因。

要知道,这是最近才新创作的曲目,可以融入更好的技法和元素。比如作曲人大胆使用了近几年十分流行的史诗音乐风格,节奏稳重而不失明快,营造出一种威武雄壮的听觉环境。

500

不少网友都听出了这首进行曲中,较为明显的史诗音乐元素,甚至有不少人,误以为本是传统军乐的《钢铁洪流进行曲》,就是一首纯粹的史诗音乐。

而史诗音乐作为一种在西方十分流行的音乐风格,不仅拥有大量的原创曲目产出和拥趸,也被广泛使用在电影、游戏中,是西方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500

▲ 史诗音乐的录音室专辑封面和曲风一样,都非常有特色

这种音乐类型主要突出波澜壮阔、雄伟磅礴的冲击感,但也揉和了舒缓、悠长的旋律,用以表达特定的情境。

比较典型的史诗音乐以西方人擅长的交响、合唱为主要表现形式,题材多偏向于历史、战争、奇幻、魔法、人物志等。

在许多表现希腊神话、罗马神话、民间故事、超现实文学、知名战役与重大历史事件的影视作品中,史诗音乐几乎是必不可缺的背景音。

500

▲ 艺术化处理温泉关战役的史诗电影《300》(国内称为斯巴达300勇士)

近几年,官宣也在一些视频中频频使用史诗音乐,比如《Victory》就被辽宁舰的官方宣传视频使用过,这首曲子也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变得家喻户晓,但很多人却不知道它的出处和作者。

500

▲ 《Victory》被收录在著名音乐工作室Two Step From Hell发行的《Battlecry Anthology》专辑中

当然,史诗音乐也并非西方人的专利,因为表达史诗感的艺术形式本身就不分国界地域。

我们中国也有许多的原创史诗音乐,比如谭盾先生为张艺谋导演的电影《英雄》创作的原声配乐,完美烘托了大秦铁骑擎着长戈、高喊“风!风!风!”驰骋在黄土高原上的镜头。

500

再比如赵季平先生为电影《秦颂》创作的原声配乐专辑,其中同名片尾曲是有唱词的,由周晓文先生根据秦·琅邪台刻石文改编而成,并混入童声隐喻,是中国原创史诗音乐中的高质量经典作品。

500

在众多中国作曲家创作的史诗音乐中,不仅有小提琴、长号、角铁、定音鼓这样的西洋乐器,还有中国特色的古筝、镈、编钟等,可谓融汇东西乐器之所长,曲风雄浑苍劲,古意盎然。

当然,史诗元素绝不是唯一让《钢铁洪流进行曲》成功的原因,根本还在于我们拥有现代西式进行曲的底蕴,再加上青年作曲家的扎实功底、新元素的巧妙结合,才最终成就了这首风靡全国的现象级曲目。

500

最后,小兵兵大胆立个Flag,未来十年内没有一首东亚军乐,能超越《钢铁洪流进行曲》。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