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决胜时刻》中唐国强的表演

 《决胜时刻》的片末,有一段长达4分钟的“超级大彩蛋”,即当年“开国大典”的彩色真实影像,在采用4K技术修复后,以超清的视觉效果呈现在大银幕上。 

在这段镜头中,毛主席在万众欢呼中从容不迫地登上天安门城楼,自带一种红日初升般的强大气场,他与人握手时有着菩萨低眉般的温和与友善,对着麦克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又有着一种崇山峻岭般的尊严和凛然不可侵犯。

 那一刻,我感觉影院里的气压骤然升高了,以至于下意识地鼓了鼓耳膜。 

500

忽然想到,这段镜头固然会让观众感到激动和震撼,可以身临其境般地感受中国历史上最令人兴奋难忘的时刻,但对在影片中扮演毛泽东的唐国强来说,却未尝不是一种伤害——在毛主席“本尊”的万丈光芒映衬下,所有对他的扮演都显得左支右绌,黯然失色。 

10年前,拍摄《建国大业》时,唐国强57岁,而1949年开国大典时的毛泽东,春秋正富,刚刚56岁。年龄相当,加上唐国强娴熟的演技,使得《建国大业》中的毛泽东形象相当出彩(当然,这部电影本身不令人满意,这里不赘)。 

10年之后,唐国强已经67岁了,继续扮演56岁的毛泽东,就显得太老、体态太过臃肿、面容太过沧桑,就很难比较传神地再现开国之初气象万千的领袖气质与形象。

500

实际上,当1998年唐国强在电影《长征》中扮演毛泽东,以及不久之后在同名电视剧中扮演毛泽东时,都有令人眼睛一亮的表现。他的表演形成了一个突破,这个突破就是从古月一代“特型演员”片面地追求形似,转向了追求神似,并取得了很大成功。 

在一定程度上,唐国强演出了毛主席的智慧,也演出了毛主席的严厉,或者说霸气的一面。在《长征》中,唐国强饰演的毛泽东,时而沉郁,时而愤怒,时而严厉,时而开朗,时而凝神思索,时而灿然一笑。恍惚之间,你会觉得,没错,这就是长征中的毛主席。

500

唐国强的另一个突破,就是开始让毛主席讲普通话。就我个人的观影经验来说,觉得这毫无违和感,由于不需要刻意去模仿毛主席的口音,唐国强反而可以比较自如地用语气和语调来表现主席的情绪,反而使主席的形象更加丰满。 

其实,由于条件的限制,绝大多数人都没有近距离接触领袖的机会,对领袖的口音是什么,完全没有感性经验,所以,银幕的毛主席讲普通话,不会令观众产生“失真”的感觉。 记得小时看《列宁在十月》和《列宁在一九一八》,列宁讲一口略带东北口音的普通话,或者慷慨激昂,或者娓娓道来,精彩极了,很好地烘托了了列宁的形象,几乎没有人想过列宁讲俄语,根本不会讲中国话。

但遗憾的是,唐国强实现这个突破之后就止步不前了,反过来,他被自己的突破俘虏了。他没有继续走向毛主席的内心,反而逐渐走向了自己。这些年来,唐国强的表演逐渐失去了“长征”时期的自然、自如,走向了刻意和做作,为霸气而霸气,为亲切而亲切。

 以《决胜时刻》为例,新中国成立在即,毛主席的心情当然是高兴、欣慰的,但同时,考虑到建国以后艰巨繁重的建设任务,以及还要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要保持党和国家永不变色,这些都需要继续进行艰巨的斗争,他的心情又是严肃的。正如他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所讲的那样,“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如果这一步也值得骄傲,那是比较渺小的”。

但唐国强没有很好地传递出毛主席的这种心情,他扮演的毛主席过于兴奋,太爱笑,似乎抑制不住衣锦还乡的雀跃,尤其是执意要进城看梅兰芳的演出,又追星族似地等在梅兰芳的化妆间,并对梅兰芳感慨地说“我二十多年前在北京就想看你的戏,但每月只有8块大洋的收入,看不起呀”之类的话,就把主席的境界表现得太低了。 

当然,这也不完全是唐国强的问题,主要还是剧本设计。历史的真实是,1949年4月,北平戏剧界为欢迎毛主席及中央机关迁平,在长安大戏院举办京剧晚会,毛主席和其他中央领导同志应邀观看了晚会,但并没有接见梅兰芳,直到当年7月文代会期间,毛主席才接见了梅兰芳。

无论如何,唐国强的表演需要新的突破,而且以年龄来说,也不再适合扮演六十年代以前的毛泽东。如果有一天,有人能把毛主席1965年重上井冈山的故事拍成电影,我觉得唐国强老师可以再次出演,届时我一定第一时间前去观看。 

不过我有一个感觉,就是无论演员怎样努力,其所塑造的毛泽东形象和真实的毛泽东形象,都将会有不小的距离,正如一位文化学者所言—— 

“毛泽东作为中华五千年古典文明和近代忧患共同缔造而成的具有世界史意义的伟人,作为中国革命乃至世界革命的导师,简单地说,是不可扮演的。如果极而言之,一般的艺术表演者与毛泽东之间,不啻存在着人与神的差别。

他说的很对。虽然毛泽东不可扮演,但毛泽东的思想、精神和事业,却是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财富,需要我们认真呵护,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500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