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禁止出国展览的秦代数学应用题,你会做吗?

    有妇三人,长者一日织五十尺,中者二日织五十尺,少者三日织五十尺,今威有功五十尺,问各受几何?(有三个女人织布,姥姥一天50尺,妈妈两天50尺,妞妞三天50尺。如今三人齐上阵,共同完成50尺,请问每人织几尺?)

    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岳麓秦简《数·妇织》局部,秦代,湖南大学岳麓书院藏

500

500

贴心的古人给你建议的解题思路:

500

(后续竹简残损,解题思路仅存这几个字)

一拍脑门,懂了,“各置一日所织”就是首先算出每个人一天织多少布,即单日工作量。  姥姥一天织50尺,单日工作量还是50尺。妈妈两天织50尺,单日工作量是50/2尺。妞妞三天织50尺,单日工作量是50/3尺。  三人接到的工作是共同完成50尺布,也就是说,总工作量是50尺。用50尺除以三个人的单日工作量之和,就能得到工作时间:

500

原来三人一起干,只要6/11天就能完成50尺布。  再用每个人的单日工作量乘以6/11天,就能得到每个人分别织了多少布:

500

好了,来对下标准答案:(曰:长者受廿七尺十一分尺三,中者受十三尺十一分尺七,少者受九尺十一分尺一。)

500

500

500

500

网友表示:目瞪狗呆!我现在都不会做。。。

500

500

500

500

    这道简单的应用题,就写在三枚朴素的竹简上。这样的竹简还有两百多枚,它们合在一起,组成一本秦代的数学书。秦人在其中一枚竹简的背面,写下一个朴素的书名:《数》。  

   《数》是中国数学史上的重要著作,比我们熟知的汉代《九章算术》还要古老,保存了许多古代算法的最早例证(比如“勾股”概念),改变了我们对周秦数学发展水平的认识。

    所以,《数》当仁不让入选“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名单,成为195件/套“禁出国”文物中唯一的“理科著作”。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