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佛系”的穆斯林在哪里?

爱真主、寻开放的苏菲原则

肉体和精神上的双重苦修使苏菲信徒们相信,只有通过不知疲倦的具体行为,才能在如痴如醉的状态中实现与真主安拉的直接对话。当然通过背景介绍我们也能理解,这是苏菲对当世社会的无力反抗。

这一点和同样对逊尼派不满的什叶派就有所不同。相对于苏菲派的隐忍和灵性,什叶派的反抗更激烈频繁,经常制造令逊尼派统治者头疼的事端。

苏菲派就相对自闭很多了,不开心就跳个舞?

(图片来自wikipedia@Behzād)

500

而在如何接近真主的问题上,苏菲派也有所独创,比如“听术”仪式,即专门听的仪式。

苏菲派认为听觉是人体最为奇妙的感受能力,乐声、曲调甚至无声,都是生命的语言。他们在举行听术仪式时一边听《古兰经》吟诵、伊斯兰音乐、诗词,一边重复着“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的清真言,全神贯注的进入陶醉状态,忘却自我,试图进入安拉的宫殿。

践行某种仪式的雕塑

(图片来自shutterstock)

500

在听的过程中,苏菲们将身体做左右摆动,并有突然上跃的动作,让别人以为他们真的是灵魂出窍了,从而感染围观者,吸引更多的人加入进来。而这种追求灵性的仪式,原理上似与印度僧侣的冥想有所共通。

另一个苏菲派的独创便是著名的“苏菲旋转舞”。

该舞蹈起源于13世纪的土耳其,后经过阿拉伯人的改进在埃及得到了普及。在苏菲们看来,不停的旋转可以进入一种天人相和的状态,从而达到接近神的目的。

神神秘秘,恍恍惚惚

(图片来自wikipedia@diaz)

500

舞者仅限男性,通常以极快的速度连续地进行,平均每秒钟转一圈,其间还要加上其它的表演动作。转动的圆蓬长裙,和舞者身上的裙子相得益彰,十分震撼。

这既是个体力活,也是技术活,有些苏菲舞者能旋转长达40分钟,连台下的观众都晕倒一片了,他们还在不停的旋转。

舞者仿佛进入了一个超验的世界

(一场在土耳其-科尼亚的宗教舞蹈仪式)

(图片来自shutterstock)

500

而在舞动期间,也会有一位主持人在台上走动,以免舞者相互碰撞。当第一段舞结束时,主持人会用脚敲击地面,众人便停止旋转,音乐也随之告终。但没过多久,乐声再次响起,又开始了第二段舞。

这是为了缓解观众的疲劳心理而设定的,就像电视广告一样,而这样也使观众感受到舞蹈的节奏感和规范性。

(图片来自shutterstock)

500

如此高超的技巧,自然所费不菲,一个好的旋转舞者需要从小训练,历经多年表演才能达到融会贯通,舞步通神的地步。而社会对他们的回报也是巨大的,旋转舞者在苏菲派社会以及旅游业中,都有很高的地位和收入。

是令人震撼的,值得一看

(图片来自shutterstock)

500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全部评论 3
最热 最早 最新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