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与函谷关,崤函通道上的重要节点
中央之国的形成<三国篇> [第43节]
作者:温骏轩
长篇连载,每周更新
京畿之地6 三门峡与函谷关
3000年前,周人在伊洛盆地择址构筑王城时,谷水成为了其定位坐标的最重要参考。以长度而言,谷水在伊洛盆地中要排在洛水和伊水之后。不过就其之于周人的价值来说,这条当下叫作“涧河”的河流甚至要超过伊水。在周王城建成之后,周人曾经在谷水与洛水之间开通新的连接水道,以为王城及其周边地区补水。不过提升谷水地缘地位的,并非这一常规性操作而是其上游河道所指示的方向。
流向上来看,谷水与洛水都是由西向东流淌,然后在当下洛阳市西汇流成为一河。地理上看,全长约450公里的洛水发端于华山之南、骊山之东,沿着华山和崤山的南麓汇入伊洛盆地。沿线所经的陕西省洛南县,河南省卢氏县、洛宁县,县城亦都位于洛水河谷之中。这一体量优势,使得洛水得以成为干流,并取得了两河相会后河段的命名权。
洛阳盆地与京洛五都地缘结构示意图(雪白血红制)
∨
单就谷、洛两水的地理关系来说,承担两水分水岭功能的是著名的崤山。无论了解洛阳城还是崤函通道的前世今生,对崤山的解读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环。走势上看,崤山与华山两条秦岭支脉实际是一条连接的山脉。当下豫峡两省在此的行政边界,可以被视作两大山体的分割线。前者从两省边界,一路沿黄河南岸延伸至伊洛盆地的北部。邙山亦被认定为是崤山的延伸丘陵。
这条秦岭支脉在伊洛盆地的西侧的走势并不连续,而是呈出断裂状。一般所指的崤山指的是位于这条断裂部西南的主体部分,东北部分则可被单独称之为“东崤山”。以东崤山的情况来说,实际与隔黄河相望的中条山脉结合得要为紧密,或者说更应该被视为中条山脉的一部分。只是在黄河的阻隔之下,无论在地理还是地缘层面,东崤山一般都被视作崤山和伊洛地区的一份子。
这段位置崤山与中条山之间的山体,地理上更应该叫“东中条山”还是“东崤山”并不重要。它与崤山之间存在的这条断裂带,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如果你不能在地形图上感受到这条断裂带的存在,可以在普通行政地图上,从河南省三门峡市,经渑池、新安两县,画一条连接线至洛阳,便大致知道它的位置了。
洛阳盆地与崤函通道地缘结构示意图(雪白血红制)
∨
在整个断裂部除西端,崤山与东崤山上所汇集的雨水,西向成就了一条由三门峡市汇入黄河的“青龙涧河”;除此之外,两山之间的谷地大部分成为了谷水的干流河道。
河流除了为两岸居民提供生产、生活用水之外,还承担着通路作用。以洛水的位置来说,很容易让人感觉它是一条位于长安与洛阳,或者说骊渭平原与伊洛平原的天然连接线。
问题在于,华、崤两山之南是同样源出于秦岭的蟒岭、伏牛山、熊耳山等山脉,它们之间的结合过于紧密,压缩了洛水河谷的交通空间。以至于一直到现在,都没有生成一条沿洛水河谷延伸的东西交通大动脉。
相比之下,崤山与东崤山之间拉开的空间就显得宽阔得多,这使得谷水和青龙涧河在历史上能够成为崤函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想从洛阳前往长安的话,最直线的方式就是溯谷水而上,经青龙涧下游河谷,然后在三门峡市转而沿黄河南岸西行,最终从华山脚下进入关中平原。
技术上看,这样一条由三段河岸通道所组成的线路中部,最起码会存在有两个地理节点:一是清龙涧河与黄河的河口之处;二是隔离谷水与清龙涧河的分水岭。
先来说说第一个节点。这个节点在历史上有两个著名地缘标签,包括指向黄河水道的“三门峡”,以及行政属性的“陕”。前者得名源自于在这段峡谷中存在有名为:神岛、人岛、鬼岛、炼丹炉、梳妆台、中流砥柱等六个岛屿及半岛状礁石,将整个水道切割为名为:鬼门、神门、人门的三股急流(其中人门水道相对平缓)。这些礁石的存在,极大阻碍了黄河水道的航运工作。尤其在将关东地区的粮食物资,逆水而上输往关中平原时,会更为的困难。
为了打通三门峡水道,从东汉至北宋的历代王朝,曾经尝试过多种方法。包括试图削减礁石;在三门峡两侧的崖壁之上开凿栈道,以人力拉纤的方式帮助船只通过;乃至在三门峡之侧挖通运河,以绕过这段艰险的河道。只是这些辅助手段在提升漕运成本的同时,收效并不明显。
当中央之国的经济重点愈发向第三阶段转移后,在战略上更具可行性的作法,是将政治中心东移至漕运便利的华北平原。换句话说,三门峡段和整个黄河的水运如果足够通畅的话,长安城失去中央帝国政治中心的时间很有可能会被延后。最起码单从水道距离上来看,将江南地区的粮食运往长安,并不会比运往北京更远。
三门峡曾经的<鬼门、神门、人门>
∨
作为阻碍中央之国东西交通的肠梗阻,三门峡这个名称并没有被历代王朝升级为本地区的行政名称。长期以来,这个位于崤函通道中部,能够被视为中央之国东、西分割点的点位,一直是以“陕”字为名。
区别只在于,秦朝在统一天下之后,将陕地变成了“陕县”,并在两汉魏晋得以延续。及至南北朝后一直到近代,则以“陕州”为名。说到这里,很多人应该已经意识到了,陕西省的名称正是源出于它位于陕地之西的位置。只是在曹操将控守崤函通道的核心关隘移至潼关之后,关中平原的安全线逐渐西移至潼关一线,使得陕地和整条崤函通道最终成为了河南省的一部分。
不管到底归属陕西还是河南,不出意外的话,“陕州”这个极具历史底蕴的名称应该是会沿用至今。然而意外还是发生了。1957年,三门峡上开始修筑当时中国最大的水利工程——三门峡水利工程。为了纪念这一看似能够彻底解决黄河水患的伟大工程,陕州被更名为“三门峡市”并成为了河南省的地级市之一。当然,陕州这笔重要遗产也并未完全放弃,而是以“陕州区”之名存在于三门峡市的建制下。
三门峡大坝
∨
修筑三门峡水利工程的另一个目的是打通黄河航道。那些横亘于三门峡河道之中,让历代王朝头疼不已,却受限于技术又无法根除的礁石,在炸药面前只能算是六块豆腐。大部分礁石在工程修筑过程时被炸掉。幸运的是,极具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的“中流砥柱”被刻意保留了下来。
悲剧的是,这一试图解决黄河下游水患的工程,很快却对与之直线对接的渭河造成了巨大负面影响。那些被水坝所阻挡的泥沙卵石开始在渭河下游沉积,并大大增加了关中平原东部的防洪压力。为了减缓这一压力,原本预留的船闸位置也被改建为排沙口。
在这里展开三门峡的前世今生,并非是为了点评这项现代工程的千秋功过,而是为了更立体的展示这个枢纽点的地缘位置。事实上,就“陕”地这个点位来说,它所发挥的作用并不仅仅在于控制两条东西向的水陆通道。如果能够横渡黄河的话,那么黄河以北的山西高原,同样有机会使用崤函通道。
那么黄河有没有可能被横渡呢?当然是可以的。相比河道宽广的下游地区,黄河中上游的横渡条件要好的多。以晋陕大峡谷为例,晋陕两地民众之间的跨河交流非常频繁。西河两岸在两汉时期能够被划入同一州部,正是因为黄河并没有成为一道天堑。
值得一提的倒是横渡黄河的传统工具——羊皮筏子。由于直面游牧之地,加之黄土高原本身的经济中就带有一定畜牧的成分,所以羊在整个地区是属于普遍存在的牲畜。早在先秦时期,羊皮筏子就已经为黄河中上游的地区的人类所使用。制作羊皮筏子时,制作者会自羊的颈部环割,而不是从腹部开口。这样剥下来的羊皮非常完整,只会在颈部和四肢留下五个开口。在用盐和油对羊皮进行脱毛和软化处理之后,五个开口中的四个会先用细绳扎死,留下一个口子吹足气之后再行扎口。
经过上述程序处理过后得到的气囊,就是一个基本款的羊皮筏子了。根据需要,数个乃至数百个基本款,可以在木制支架的辅助下,编排成为更大的筏子。游牧民族同样是羊皮筏子的使用者,甚至有可能是最初的发明者。不过人马合一的游牧者,通常只需随身携带一个基本款,在渡河之时再吹气扎口,然后抱着羊皮筏子和自己的马匹一起游至河对岸。
顺便说一下,用同样的方法还可以制作更大型的“牛皮筏子”。可以想象的是,把一个牛皮筏子吹起来,需要更大的肺活量。旧时在中国西北地区,如果觉得一个人说话口气太大,便可调侃他口气大到,能去黄河边上吹牛皮阀子。久而久之,这句话就简化为全国人民几乎都能听懂的——吹牛皮和吹牛了。
好了,吹牛的事先打住,再回到三门峡地区的横渡问题上来。历史上,围绕着这个重要的枢纽点形成了两个著名的渡口,包括三门峡市西侧的“太阳渡”以及东侧的“茅津渡”。
在三门峡的北岸,是横贯山西高原南部的中条山脉。从高原南下觊觎伊洛盆地的政治势力,会选择在与三门峡相对应的位置上翻越中条山脉,然后再经由上述两个渡口跨越黄河进入崤函通道。
先秦之时,上述点位分布着三个小国,包括三门峡南岸的“南虢国”,三门峡北岸的“北虢国”,以及扼守中条山通道的“虞国”(北虢国与虞国均位于山西省平陆县境内,南虢国则与三门峡市重叠)。
这些先秦小国名字虽然生僻,但却并不陌生。帮助普及它们读音的是贡献了“唇亡齿寒”、“假虞伐虢”(又称假途伐虢或假道伐虢)两句成语的历史故事。公元前7世纪中,身为春秋霸主的晋国通过“假虞伐虢”的计谋,先后灭掉了这三个可能阻碍其东进之路的小国。
晋“假虞伐虢”地缘关系示意图
∨
值得一提的是,在周王朝开始封建天下之下,能够被赐予公爵之位的诸侯屈指可数。出身于姬氏王族的虢国和虞国和虢国,虽然在进入春秋乱世后沦为炮灰,但始封时的地位却是公爵之位。
虢国和虞国的历史并不是我们所关注的,其所在的位置才是它们能够出现在这部分内容中的关键。以虢国来说,在先秦之时先后存在过五个虢国。始封之祖为周文王的两个弟弟虢仲、虢叔。其中前者分封于宝鸡地区,以扼守关中平原的西大门,被称之为“西虢国”;后者则分封于洛阳盆地通往华北平原的战略通道上(今天荥阳市汜水镇),被称之为“东虢国”。至于南虢国和北虢国,则是在平王东迁前后,由西虢国和东虢国分别迁至三门峡南北分别重建的(西虢国东迁后,原址还留有一个“小虢国”,后为秦国所灭)。
这些与周王室关系密切,政治地位极其之高的诸侯国,在选分配封建之地时都有着地缘政治层面的考虑,必须为周王朝的整体稳定性负责。三门峡周边地区分布有三个高等级诸侯国,侧面验证了这个枢纽点在地缘政治层面的重要性。
历史上,发生于这一地区的重大事件远不止于假虞伐虢这一件。公元前628年,秦国决定进攻身处中原的郑国。然而透过之前对虢国的征服,此时的陕地及崤函通道已经处于晋国的控制之下(三家分晋后由魏国和韩国所继承)。这意味着秦军如果执意要前往中原争霸的话,就必须假道晋国的控制区。
秦晋地缘关系图
∨
尽管秦晋两国为后世留下过“秦晋之好”的佳话,但在地缘政治博弈中,从来就没有永恒的朋友和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身为霸主的晋国,并不愿意坐视秦军成为新的霸主。最终秦军在回师之时,被晋军伏击于崤函通道以至全军覆没。崤之战一文之所以能够成为千古名篇,在于当时秦国的重臣蹇叔和百里奚,已经从地缘政治角度预料到了这一结果,但他们的反对意见并没有为意气风发的秦穆公所接受。
崤之战示意图<横屏观看>
∨
用通过羊皮筏子打通前往山西高原的通过后,陕地这个崤函通道上的中间点,客观上成为能够左右豫、晋、陕三地地缘政治身位的,升级版枢纽点的的地理位置。如果单纯是控守崤函通道,三门峡南岸完全有资格构筑一道关隘,成为关中平原的东大门及以扼守整条通道。然而来自山西高原的压力,让陕地所面临的局面趋于复杂化。
历史上,秦人为保障关中安全所修筑的函谷关,并非位于陕地,而是构筑于三门峡市以西约三十公里处的河南省灵宝市函谷关镇王垛村。鉴于陕地对山西高原进入洛阳盆地及整个中原地区同样有着重要意义,并且晋国及后来的魏国对陕地控制权极为敏感(秦国曾与之反复争夺),在没有对山西高原形成绝对控制前,退而求其次的做这个选择,以减轻来自黄河对岸的压力是一个合理的选择。
单纯从地形上看,秦函谷关的位置亦足以起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作用。崤山的主体虽然是在陕地与黄河相接,但在秦函谷关的位置上却延伸了一条细长山梁直至黄河南岸。穿透这道山梁的谷道便是地理意义上的“函谷”,并得以为谷道东端的关隘冠名。这条宽度只有2-10米,长约6公里的谷道当下被命名为“崤函古道”,作为重要的历史遗迹保留了下来。而它所曾经承担的历史使命,则由函谷北部打通的G30高速公路延续。
由于函谷足以承担控扼崤函通道、护卫关中的位置,秦国在战国后期控制陕地之后,并没有把函谷关移至陕地。进入两汉之后,汉王朝以函谷关建制了名为弘农的县,并以之为中心,将西起华山、东至洛阳盆地西边缘,包含谷水、伊水、洛水中上游大部的地区,设置为了“弘农郡”。这个名称已经湮没于历史之中,取而代之的是始称于唐朝的“灵宝”。不过发源于崤山,背向穿越函谷关的“弘农河”(现已转音为“宏农河”),还能够帮助我们追忆这段历史。
东汉<司隶校尉部>
∨
位置和覆盖范围上看,在“三辅”、“三河”之间设置“弘农郡”,显然是为了对崤函通道进行管理。关于崤函通道和洛阳的故事还远未结束。下一节我们将回到陕地以东,去看看这条战略通道到底是如何与洛阳进行对接的。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