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亿达成!中国电影2019的关键词是集体情怀
作者 / 京妹
今年的国庆档,中国故事正在缔造奇迹。
截至发稿时间,中国电影市场完成了500亿目标,比去年提前了1天时间。这个数字的背后,有2019国庆档狠狠助推的一力。
在全民为国庆生的情感烘托之下,集齐了天时地利人和的献礼影片《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攀登者》,让电影与观众之间实现了最强烈的情感共振,也碰撞出最热烈的花火。
三部影片在上映四天以来彼此间的票房竞速到底如何?在放假这几天,坚持工作的娱Sir也对国庆电影大盘走势作出了观测,盘点了影片上映四天以来的发酵情况。
9:30日:
《攀登者》点映口碑掉队
《中国机长》预售反超
长达数月的预热,终于在9月30号这一天,沸腾。
前期轰轰烈烈的电影营销,非常直观地体现在首日票房表现上,也为后续票房走势打下了地基。三部影片的首映票房以微小的差距咬尾相接,形成梯队,《我和我的祖国》以2.98亿傲居榜首,《中国机长》取得2.63亿,占据票房榜亚军,《攀登者》则以2.08亿居第三位。
这个局面在意料之中,却也在意料之外,季军与冠军之间形成近1亿票房的落差。7位导演联手献礼,加上地毯式营销的辐射能力,《我和我的祖国》作为国庆档第一主力军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按照体量来说,《攀登者》与《中国机长》反而是排在同一起跑线上的,而《攀登者》在后期的掉队却不免让人有些意外。
集结了吴京、章子怡、胡歌、张译等中生代优质演员代表,在题材上又占有商业电影的优势,在预售阶段,《攀登者》一直以“黑马”姿态领跑。在宣传期,《攀登者》在微博、抖音热度是一直为三部影片中最高,片方在点映阶段选择大规模释放排片量——用7.1%的排片占比形成压倒性优势,相较《攀登者》,另一边的《中国机长》却没有打出非常亮眼宣传点,在开启大规模点映前,预售一直稍逊色于《攀登者》,外界对其票房预测也一直低于《攀登者》。
而未到影片正式首映,情况便开始出现反转。《中国机长》“万米高空首映礼”之后,关注量陡增,超前点映阶段积累的口碑,也开始形成圈层扩散。28日大规模点映之后,《中国机长》的上座率、预售票房、电影票房便开始反超《攀登者》,跻身亚军队列。
随着爱国氛围逐渐渗透,首映之前,群众的观影情绪已经被提到了制高点。我们可以从三部影片以近98%的排片规模中感受到,新时代主旋律商业电影已经成为节庆的一部分与观众的娱乐生活彼此交织,这与前几年《红海行动》、《湄公河行动》、《战狼》等主旋律商业电影在内地的尝试不无关系,它不再是枯燥与乏味的代名词,而是走入了热门档期承担着商业与娱乐的双重意义。
10月1日:
爱国情绪高涨,影片话题出圈
国庆第一天。
白天守着电影观看阅兵,晚上进电影院观影成为群众最大的庆祝仪式。三部影片接连撞破3亿,票房晋升速度直逼春节档,与此同时,三部影片之间的票房差距也以光速拉大。
《我和我的祖国》持续走高拿下6.77亿,《中国机长》蝉联第二达5.18亿,《攀登者》3.44亿排列第三。排片方面也相当残酷,经过点映与首映的试水,影院将《我和我的祖国》排片量调高至35%,将《中国机长》的排片占比从第三调至第二,将《攀登者》的排片下调至第三位。
观众的喜好之声开始突破片方的口碑封锁,跃然热搜榜,三部影片的主题、主演、幕后故事接连开始成为话题的中心。
在此之前,观众对于《我和我的祖国》的了解程度,仅仅只是影片宣传中所提到的“7个导演联手拍摄的短片合集”以及预告片中零星的片段,观众的视角仍然聚焦在“事件”而非“人”本身,并无再深刻的认知。而当观众看到成片,将故事在心里勾勒完整之后,人物便呈现出饱满的弧光,与当代人的情感互相关照。
其中属徐峥的《夺冠》、宁浩的《北京你好》最值得玩味,观众的反馈声也最热烈。《夺冠》中,上海屋里厢街坊领居的民生习俗,女排夺冠时的群情高昂,男孩冬冬小小的、埋藏在心里的暗恋酸楚,都给了观众一丝甜中带着苦的的青春回忆,那也是80年代集体记忆的一弯倒影。
《北京你好》与《夺冠》基调相似,两者都是聚焦小人物的一段经历,都是在喜剧的调子上释放催泪剂,都是靠演员的演技推动剧情进展。
短短几分钟,便交代清楚葛优饰演的出租车司机的个人经历——夫妻不睦,亲子关系疏远,意外得到一张奥运会门票,希望以此讨得儿子欢欣并在妻子面前挽尊。而在他遇到地震幸存男孩,并决定将门票给他帮他实现梦想之后,葛优用演技给出了一个最圆融的理由。送票之后,他的身份、地位并没有发生任何的变化,但在观众心中,之前那个吊儿郎当、爱显摆的京爷们儿已经被彻底涂改。葛大爷的口头禅“牛掰格拉斯”、“歪瑞嗨皮”也继“葛优躺“之后成为新晋的网络用语。
相比较《我和我的祖国》凭借内容形成讨论热度,《中国机长》在这一阶段的出圈热点是幕后故事,而观众的讨论主要也集中在人物故事原型以及袁泉、张涵予的演技上,影片的口碑导向让其不再是一部主旋律电影,而是一部具有致敬和情怀意义的纪实风格影片。
《中国机长》中使用的飞机,是导演刘伟强前往西安飞机制造厂联系师傅按照1:1比例制造的,电影中驾驶舱外的冰山雪景时拍摄团队实地取景的,张涵予饰演的机长突破体能操纵驾驶,杜江摩搓张涵予胳膊给其增温等细节,都在大银幕之外勾勒出另一出戏剧。微博上,关于参演明星的讨论也让影片的热度再上了一个台阶,比如#欧豪装脸原型#的微博阅读量超过了4亿,#李现原型#阅读量超1.8亿。
《攀登者》主打的宣传点也是致敬原型,吴京、张译、胡歌等参演者在微博开启了接力式转发。
吴京此前坦言,《攀登者》最大的意义在于开拓了此前国产电影中少见的攀登题材,但遗憾的是口碑已经遏制住了影片后续的发挥空间,无论是主角演技还是影片在视觉上缔造的奇观,也未能形成相关讨论热度,豆瓣的三星评论主要集中在感情戏、影片真实性与导演的掌控能力上,众多演技派的加盟与如此宏大的题材,并没有形成优势互补。
10月2日-10月3日:
评分网站开分缓慢,
路演持续渗透女性市场和下沉市场
值得玩味的是,三部影片在评分网站上迟迟没有开分,而豆瓣更是在影片上映两日之后才缓缓打出分数,尽管此时网友的评论已经过万,这是此前从没出现过的情况。
影片出分慢,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口碑在互联网上的发酵,让票房之间的竞速变缓。一般来说,院线电影在点映阶段,淘票票和猫眼上就会出现首轮分数,而豆瓣在影片上映第一天就会释放出分数。《我和我的祖国》、《攀登者》、《中国机长》上映之前,群众的呼声已经非常热烈,但直到1日晚间至2号,三部影片才开始陆陆续续开启评分,《我和我的祖国》开分8.2,《中国机长》7.4分,《攀登者》7分。
到2日晚间,三部影片之间的票房差距也开始定型,排名首位的《我和我的祖国》与排名第三位的《攀登者》之间票房形成2倍的落差,排片量之间的差距也近2倍。
10月3日,片方影后宣传持续走高,据了解,《中国机长》早于《攀登者》开启了全国二三四线城市路演,而《攀登者》则于10月3日才开启首轮影后路演,因此《中国机长》在女性市场与三四线城市票仓的挖掘力度上已经开始高于《攀登者》。
根据猫眼数据显示,《中国机长》三四线城市观影比例为46.8%,女性观众占比44.5%;《攀登者》三四线城市比例为45.8%,女性观众比例为41.8%。
《我和我的祖国》的票房增长空间无疑是最具备潜力的。相比起《中国机长》和《攀登者》以男性为主导的观影市场,《我和我的祖国》俘获更多的是女性观众,真正做到了“得女性者得天下”。在其观影性别比例中,女性观众占比53.2%,男性观众占比46.8%,其在下沉市场的渗透程度也达到了47.1%,这个数字要高于《流浪地球》的44.7%和《战狼2》的46.1%。
据娱sir了解,国庆之后,不少公司、单位、组织也会选择包场观影《我和我的祖国》,这也让影片后续票房走势变得愈加乐观。
2019年的国庆档,影片质量已经成为了快速决定票房走势的决定性因素,即便是在评分尚不明朗的情况之下,点映口碑也将决定后续电影票房的走势。随着主旋律商业电影给予市场的信心开始增强,留给这类电影的生存空间将进一步扩大,但在乐观的同时,我们也会思考,抛开集体情感氛围的烘托,单靠影片的内容能让人民的热情维持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