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搞环保为啥不种树?他们种了,但是没成功

今天放下瑞典,聊聊美国。

最近瑞典环保小公主Greta坐着帆船去了美国,先后去了华盛顿和纽约,并且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了演讲。

观察者网的网友们都说了,Greta带着一帮孩子瞎胡闹,为了气候和环保,能不能先种一棵树?中国的孩子们在身体力行,为了环保种树,你们呢?

500

Greta在联合国发表演讲

咱们不妨探讨一下,美国人历史上为了改善环境,是否曾经大规模种树。答案首先是肯定的。

1862年,,美国颁布了《宅地法》,这是一个划时代的法案,规定了土地私有法定标准,而且本质上是鼓励移民拓荒的,主要是配合西进运动。

我们打开美国地形图就能看到,美国这片土地,虽然很多地方气候很好,土地肥沃,但是很多地区还是一片荒漠,实在是不能住人,放牧和农耕都不行,挫伤了很多人拓荒的积极性。

那么,有没有办法让人改造大自然呢?

500

美国的西进运动

19世纪中叶,美国的农耕区进一步拓展,向着大平原进发,到了美洲大荒漠的边缘地带。美国人是很有野心的,打造出了一个“国家花园”的概念(后来被新加坡抄袭了),决定开始对荒漠动手。

沙漠和荒漠最大的特点就是干旱少雨,那么怎么才能增加降雨呢?当时有个生物学家乔治·马什 (George Marsh) ,他写了一本《人与自然》Man and Nture,他的很多跟随者把他书中的内容一归纳,变成了“雨随树走”的概念。所谓的“雨随树走”就是说哪里的树多,哪里的降水就多。

1869年,史密森学会发表了《植树以及气候影响》,差点把植树和降水的关联性实锤了,文章中有这么一段 :“森林阻挡了空气中水蒸气的流通, 使得正处于上升和压缩状态的雨水迅速降落,森林加速了雨滴的凝结。”

地质学家费迪南·海登(Heyden )还跑到了内布拉斯加实地勘探了一番,认为每160英亩土地上种植10至15英亩的森林可以增加空气中的水分,墨西哥湾就是证明!而且还言之凿凿,说某地本来一片荒漠,树多了之后,降水也跟着多了。

“雨随树走”假说迎合了美国政府拓荒西进的需要。

500

美国地形图

1868年,堪萨斯州政府发出口号:“百年大计,种树为本。”种树是对子孙后代,对国家的未来负责,上升到了政治高度。内布拉斯加跟进,政府规定每种一亩森林,免税100美元,每种一亩防风林,奖励4块美元。

1872年,在土地条件比较恶劣的内布拉斯加,首先颁布了《植树法》,这个法后来推广到了全国。

轰轰烈烈的植树运动在资本的推动下开始了。

1870年,堪萨斯太平洋铁路公司开始在铁路沿线进行植树试验;北太平洋铁路公司在Casselton也种植了40英亩的树木。当时很多生物学家和地质学家甚至乐观的说:“再过十几年,美国地图上将没有沙漠,而是绿油油一片……”

同一年,美国农业部决定把种树的全国战略推广到雨量充沛的地区,这样的话大农仓更加会提升粮食产量。

1873年3月3日, 美国国会通过了《植树法》(Timber Culture Act) 。这个法案最诱人的地方在于,如果拓荒者种40英亩森林,10年内健康成长,有两个人作证担保,10年之后可以免费获得160英亩土地的所有权!算下来,一共大约要种10年1万多颗树,但是可以成为法定的大地主,很多人趋之若鹜。


1875年之后的10年内堪萨斯人口翻了三倍,玉米种植面积增长了将近一倍,小麦种植面积增长了近三倍。是不是很乐观 ?

但是现实打了美国人的脸。

1873年之后的十年,拓土植树的面积从80.39万英亩,降低到了46.48万英亩,为何?

首先是草地土壤结构加大了拓荒整理土地的时间轴和收益比。犁开的草皮需要一年的时间才能腐烂, 之后方可开始种植树木。一年清,二年扫,三年种,第四年差不多才可以长,时间成本太高,金钱成本也水涨船高。

500

大家一起来种树

二,蝗灾虫灾极为严重,1876年堪萨斯大蝗灾造成两蒲式耳的杨树死绝;(Report of the Commissioner of the General Land Office for the Year 1876)

三,大平原的自然环境条件。到底是先有水还是先有树?种树为了降水,但是树想活要先耗水,哪有这么多水给树养份呢?虽然《植树法》一再修订,规定植树面积和植树的间距弹性很大,但是“12英尺的间距种植的稀疏树木也无法遮蔽土地阻止野草的生长”。所以1878年《植树法》第三次修订,距离理想中的980万英亩,现实只种出了20万英亩,差太大了。

很多投资种树的资本家最后因为前期调研不够,树要么旱死要么冻死,血本无归。

由此而来的,是釜底抽薪式的疑问:“雨随树走”这个书法对吗?

地理学家Henry J.Gannett通过对大平原24个监测站的降雨记录进行数据分析, 发现草原地区植树之后降雨量不增反降。动摇了《植树法》的思想基础。

500

植树改变降水的理论最终失败了

更要命的是1887年大旱灾,科罗拉多东部15个县本来种树很多,但是因为干旱彻底动摇了当地百姓的种树信心,粮食歉收,不得不等待国家救济。

前文说了,种多少树就能就拥有多少土地,很多鸡贼的不法者靠这个弄虚作假,投机倒把,堪萨斯的众议院Samuel R.Peters说:“许多人根据法律获得了160英亩的土地,却靠的是造假申请材料。”

1891年3月,《植树法》寿终正寝,被正式废除了。

这部法存在了18年,并不长。试图通过人类文明,有信心靠科学与技术的力量超越自然的限制,主观上很美好,战天斗地,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西部干旱的气候或许非人力所能为也。

不过,美国人也在成长,觉得森林可以搞,但大搞反而不太好,19世纪末20世纪初, 美国庞大的国有森林体系迅速确立。也是靠着《植树法》的推动,包括后来的农业灌溉设施的完善也是在反思《植树法》。

总之,环境保护确实需要合理的规划,森林对于涵养水源和防风固土所具有的生态保护价值迅速传到了苏联,后来到了我国,所以我国也有了《植树节》,历史就是这样在螺旋前进中。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