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宫往事之广寒恩仇录

    自“嫦娥”一角诞生一千年后,唐朝“三李”之一的李商隐略表仰慕,信手拈来一首流传千古的七言绝句《嫦娥》,后两句诗云“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就这样,嫦娥孤独寂寞地一直活在李诗人圆满的才情里。

    然而,因此推测那嫦娥在月亮的居住之所——广寒宫是个清净的地方,那就大错了。但凡有宫闱,宫斗不缺席。40万公里外的琼楼玉宇间,是非恩怨、悲欢离合,有如月之阴晴圆缺,此时古难全。各位看官,且听我慢慢说来一段月宫往事。

500

你要找哪位嫦娥

    广寒宫有没有车来车往,我不知道,但我知道那一定是个热闹的地方,我也知道,嫦娥不是那里的主人。那么,广寒宫的主人,也就是月宫宫主是谁呢?很有必要先把这一问题说个清楚。

    这位宫主在道教中是个老资格。月亮与太阳、金星、木星、火星、土星等并为“十一曜”,月亮的排名仅次于太阳,位列第二。月亮主神也就是广寒宫的主人,尊称为月宫黄华素曜元精圣后太阴元君,俗称“太阴星君”或“太阴娘娘”。

    宫主是位娘娘,那嫦娥是啥地位?嫦娥,就是广寒宫里的“秋香”啦。或者委婉说,嫦娥只是一个职位,与清后宫里的“常在”之流有几分相似。

    说到这,大家也许会倍感困惑,那古代人间“发射”的奔月神舟运载的嫦娥——让我们朝思慕想几千年的嫦娥——又是哪一位呢?

    从人间奔月的“嫦娥”本名叫姮娥。传说,姮娥偷吃了射日英雄——羿从西王母那里求来的不死仙药而奔月成仙,从此滞留在月住进广寒宫。姮娥住在广寒宫,这多半是一个善良的谎言,真相极可能是遭到囚禁。

    偷,在地犯王法,在天犯天规。外加,事先肯定未通过修仙等合法途径申请“天卡”,而“偷渡”了天界,其行为已构成非法移民罪。罪上加罪,怎能逃过“天眼”,不予以惩戒,怎显天理天威。所以说,姮娥暂时被囚禁广寒宫,在逻辑上才一点没毛病。

    可是,人间百姓喜欢感情用事,李诗人也只遮遮掩掩似是而非地道了一句“嫦娥,你寂寞了吧,后悔偷吃了吧”。“囚禁”了那么久为何还不放人?这个问题,不知华为能不能回答。我是猜想的,因为见过它的一款手机,能拍出又大又清晰的月亮,有从中窥探出什么吗。

    姮娥改名发生在西汉。尽管是上了天,但在人间她还是也不能享有豁免权,冲了汉文帝刘恒名字的忌讳,不得不改称为嫦娥。

    嫦娥在人间已婚证明也是拖了几百年才开出来的。东汉之前,无任何资料可以显示嫦娥与后羿是夫妻关系。换句话说,不能证明她所偷吃的仙药是来自她的丈夫。直到汉献帝时,出现了一位叫高诱的县令,他注解了一部记载有嫦娥奔月故事的古籍《淮南子》,指出嫦娥是后羿之妻。不知,这一证明至今有没有及时送达广寒宫。

500

    唐玄宗自诩是“登月第一人”,他的登月之旅满载飘飘仙乐而归,谱就了一首千古名曲《霓裳羽衣》。唐玄宗回忆梦中的登月情景,从头到尾未提及先他一步奔月的姮娥,在后世的《西游记》里也未见其抛头露面,估计是还被关着。

    唐玄宗作曲中的“霓裳”二字,指的就是擅长舞乐的嫦娥——霓裳仙子。舞乐团的霓裳仙子们隔三岔五得受天宫的玉帝或王母娘娘召唤,比如什么蟠桃大会、各宗各界嘉年华会,歌舞助兴通常不可少。还有的嫦娥,专业搞卫生,养花草,或者陪大神们聊天解闷。

    除了没大事不现身的太阴星君,以及一众术业有专攻的嫦娥,还有广寒宫桂花树下的兔子和蟾蜍。凑在一块,那可不是一个热闹的地方。

    话说兔子,是几时上的广寒宫?

    最早,春秋时期的大诗人屈原提出过类似的疑问。屈大夫作了一篇《天问》,道:“厥利维何,而顾顾、菟在腹?”意思是说,顾顾和菟,你们在月亮的肚子里,对月亮有什么好处呢?“顾顾”就是蟾蜍,“菟”就是白兔。

    《山海经》提供了一种解释,说的是汉代人吴刚学修仙离家三年,炎帝之孙伯陵趁虚而入与吴妻私通,生下三个孩子。吴刚修成正果升天,吴妻内心负疚,于是让小一点的二个孩子飞奔月亮,去陪伴他们名义上的父亲。这俩小孩,一个叫顾,一个叫菟。

    民间还有一个版本,说姮娥偷吃了仙药飞到天上,遭到惩罚,被变成一只蟾蜍,在月宫中干着捣药的苦差使。后来,人们不忍心让摧残力这么强大的故事存在,改版为姮娥服药之后,身子轻飘飘欲起飞时,十分害怕,她随手抱起身旁的一只白兔,然后一起上了天。

    晋代傅玄的《拟天问》就说了:“月中何有,白兔捣药。”据民国时期闻一多先生考证,这“白兔捣药”正是由“蟾蜍捣药”转变而来。

    可是,让人烧脑的是,换了白兔捣药,那蟾蜍上哪儿舒服去了?罢了,罢了,天上说不清的恩怨往事绝对不会比地上现成的少,追根刨底,可能发现,一切都在瞎捣鼓。

500

    要知道,一衣带水的日本和韩国也过中秋节,也赏月。人家的月亮里也有一只会捣鼓的白兔,可人家捣的不是药,而是年糕。

兔子急了也咬人

    广寒宫是个不折不扣的天上“女儿国”。女人扎堆的地方,最是有故事的地方。单单这兔子,故事精彩到令人乍舌。

    到了明朝,吴承恩写了一部《西游记》,书中那白兔捣药,捣的可不只是药了,她还捣乱,摇身一变成为敢跟齐天大圣叫板的兔子精。

    《西游记》原著第九十五回“假合真形擒玉兔,真阴归正会灵元”,这里的玉兔正是广寒宫里的捣药工白兔。具体是怎么一回事,一起来温习一下《西游记》原著吧。

    这一回大概是说,玉兔在广寒宫时曾遭素娥仙子(与霓裳仙子一样都是嫦娥级)打了一巴掌,耿耿于怀。素娥随后下界,投胎天竺国皇室。玉兔为报一掌之仇也跟着私自下界,随身携带一根捣药杵,这杵竟善于多端变化,玉兔借此在毛颖山中兴妖成精。

    玉兔精摄走素娥转世的天竺国公主抛弃在荒山野岭,自己却假扮成公主,得知唐僧取经要路经天竺国,于是戏哄国王,欲搭台抛绣球,招唐僧为驸马,可趁机诱取唐僧的元阳。

    幸亏被孙悟空识破,几番激战,玉兔精不敌。孙悟空正欲一棒结果了玉兔精时,忽闻半空中传来一声喊话:“大圣,莫动手,莫动手!棍下留情!”

500

    孙悟空回头一看,原来是太阴星君带着一帮嫦娥仙子降彩云于面前。

    跟玉兔精缠斗而怒火中烧的孙悟空当时是如何反应呢?见是太阴星君驾到,孙悟空慌得收了铁棒,躬身施礼道:“老太阴,那里来的?老孙失回避了。”

    在西游记中,孙悟空只有对弥勒佛和太阴星君说过“失回避”,可见太阴星君的尊贵。太阴星君作为深藏不露的绝世神仙还不在于这些表面功夫。

    能与孙悟空手中的“定海神针”金箍棒真刀真枪激战的妖精恐怕没几个,这玉兔精使着一根捣药杵就让孙悟空难看,可想而知这杵是个什么宝贝疙瘩。据玉兔精自己描述,这杵:“仙根是段羊脂玉,磨琢成形不计年。混沌开时吾已得,洪蒙判处我当先。”

    这捣药杵在混沌之初就已有了,洪蒙判处都要让其当先。而这么厉害的家伙什竟然只是太阴星君宫里扔在地上的一根捣药杵,而不是什么“订阅神杵”。

    所以,当太阴星君提出饶玉兔一命时,孙悟空喏喏连声,只道:“不敢,不敢!怪道他会使捣药杵!原来是个玉兔儿!……既有这些因果,老孙也不敢抗违。”当即收了棒,把玉兔乖乖地交给了老太阴。

    《西游记》原著第九十五回编得很漂亮,唯一觉得欠妥当的是,那捣药杵一头粗、一头细,拿在一位美丽女神的手中,像挥棒槌似的舞弄打斗,那画面的视觉冲击恐怕有点过大。

    言归正传,玉兔为什么会遭素娥仙子的一巴掌?《西游记》里没有说,别处也查不到线索。

    我只能做些合理的推测,多半是玉兔发现了素娥仙子的什么闺房秘事,玉兔正要跑去太阴星君那里告状,却被素娥仙子逮个正着。身为老太阴的宠物,玉兔在素娥仙子那里估计会牙尖嘴利,跟素娥仙子起了言语冲突,仙子一气就打她一巴掌。事情因此变得愈加复杂,但是仙子到底不敢拿玉兔怎样,不得不放了玉兔,心里却是越想越怕,做神仙已然这么累,还不如下界投胎做个人算了。

    都是从月宫里出走的,老太阴为何只带玉兔回去,而没有带素娥仙子回去呢?我猜,这里面全是老太阴的宽宏和智慧。

500

    你想想,素娥仙子和玉兔结了怨,闹得风风雨雨,天地人神尽知。如果再把两个人一起带回月宫做同事,那广寒宫还能有清净的日子吗?倒不如,一个上天,一个在地,分隔开来,不在一个单位和组织系统,才好化解矛盾。

    再说了,在孙悟空引领下,天竺国国王也是急召皇后、嫔妃与宫娥、彩女等膜拜了太阴星君的。俗话说“不看僧面看佛面”,太阴星君就是看在“铁粉”天竺国国王的薄面上也该会做个顺水人情,成全国王和公主一家团圆。

两个男干部受罚记

    如果说天界巡视组对月宫有何违规案情通报的话,想来必是两位与月宫有瓜葛的男干部受处罚之事。然而,据中国月球车“玉兔号”传回地面的最新消息,关于这两起天地皆知的神案,月宫方面至今未作出过任何的公开回应,更未见其出台什么整改措施。

    这两个男干部是谁?一位是曾经风光无限的天蓬元帅猪八戒,另一位是天宫酿酒师兼职伐木工吴刚。

    《西游记》第九十五回在最后提到,天竺举国膜拜太阴星君,正此观看处,猪八戒动了欲心,忍不住,跳在空中,把霓裳仙子抱住道:“姐姐,我与你是旧相识,我和你耍子儿去也。”

    孙悟空上前,揪着八戒,打了两掌,骂道:“你这个村泼呆子!此是甚么去处,敢动淫心?”八戒道:“拉闲散闷耍子而已。”见多不怪的老太阴也没搭理那猪八戒,令转仙幢,与众嫦娥收回玉兔,径上月宫而去。孙悟空把八戒揪落尘埃。

    可见,猪八戒当年作为天界水军的一名船队司令员醉后调戏的嫦娥必是一位美貌端庄、能歌善舞的霓裳仙子,要不然,怎会惹得玉帝如此勃然大怒,并不计后果地就把司令员直接扔去了凡间投胎为猪。

    不知在天蓬元帅受惩之前还是之后,另一位也因嫦娥的缘故而受罚的就是熬白了头发从地上爬升至天界的吴刚。吴刚何德何能修炼成仙不得而知,却只知他在人间曾有过妻室,酿得一手好酒。天上作乐只有歌舞和仙桃,显然是不够的,还需要好酒。玉帝是不是看在好酒的份上才让吴刚得道登天的呢。

    总之,吴刚也升上天去了。

    到了天上,吴刚经常借酿酒取材的机会,去月宫附近砍折桂树。一来二往的,吴刚与一位嫦娥互相对上了眼。吴刚迷恋那美丽的嫦娥,整天满脑子想的都是与嫦娥相会,久而久之忘了自己什么身份,只是个酿酒工,和那弼马温差不离。

    玉帝在喝吴刚新酿的酒时察觉出了异样,暗中派人一查,很快便获知吴刚心不在焉贪恋嫦娥的事。玉帝大发雷霆,就罚吴刚在月宫附近砍伐一棵高五百丈的大桂树,奇的是,那棵大桂树随砍随合。原来,玉帝把这种永无休止的劳动作为对吴刚的严厉惩处。

500

    相比之下,吴刚好歹还被保留了仙籍,不像那舰队司令员被投入猪圈。倘若不是那阵子猪肉价格低迷,换作是肉价正逢飙涨,估计那司令员到了凡间也是性命难保,惊魂未定接着又被推上杀猪台。

    两位男干部所受处罚为何天差地别?我猜有三点。

    一是情节有轻重。天蓬元帅对嫦娥动手又动脚,直接被逮了个现行的,而吴刚则是起了贼心还未得及下手,属于行动未遂,情节相对较轻;

    二是印象有好坏。天蓬元帅平时的生活作风问题,被举报到玉帝那里的就不少,只是玉帝看在天上有乱子正需用人之时,睁只眼闭只眼,没有深究。正好,乱子平了,天蓬不知好歹直接在玉帝的碗里动起了筷子,不重重处罚,来个杀一儆百,以后可咋整?吴刚再怎么的,也是个有一技之长的小仙,留着随时可再召回来酿酒,立功表现一番,给个台阶下也是容易的。

    三是嫦娥有贵贱。被天蓬“咸猪手”的嫦娥,论姿色、歌舞,堪称嫦娥中最拔尖的,可能还是月宫文工团团长,深受玉帝的宠爱。而与吴刚对上眼的,指不定仅仅是一个经常出宫分类垃圾的普通娥,玉帝只是碍于面子挂不住,不得不对吴刚稍加惩戒,以示天威不可犯。

    最后,做两点总结。第一,综上所述的白兔归月以及吴刚留职两件事,充分说明身有一技之长的重要性。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技术性人才不论在天还是在地都会是抢手的。

    第二,月宫方面为何对通报迟迟不作公开表态,唯一可作解释的是,太阴星君的大智慧实在了不起。以她经历的亿万年沧桑,她完全吃透一个道理:天大的风暴,都会有过去的一天。

    最初的和过去的,有多少至今还会长存于人世间呢?问一问初心能知道吗。

    初心,是什么形状?八月十五的月亮可以代表吗。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