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久没有见过它的模样

​扫码支付已是社会大众生活的常态,带上钱包就可以行走天下已成过去式,如今手机才是人们的“亲密伴侣”。我们有多久没有见过人民币的模样。

当我们对人民币的印象还停留在第四套时,第五套人民币即将拉开它的面纱,中国人民银行将于8月30日发行2019年版第五套人民币50元、20元、10元、1元纸币和1元、5角、1角硬币。

 

500

中国最早的纸币

中国最早的纸币是北宋于仁宗天圣元年(公元1023年)发行的货币——交子,由成都知府张咏最先发明,交子面额由一贯至十贯不等,发放时临时填写。后改为印发,有五贯、十贯两种,不久又改为一贯和五百文。

 

500

“交子”的出现是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在宋代,商品经济发展较快,商品流通中需要更多的货币,而当时铜钱短缺,满足不了流通中的需要量。当时的四川地区通行铁钱,铁钱值低量重,使用极为不便。当时一铜钱抵铁钱十,每千铁钱的重量,大钱25斤,中钱13斤。

购买大量的物品,钱币需要车载,加之货币不统一,在市场上的流通受到阻碍。各个货币区又严禁货币外流,使用纸币正可防止铜铁钱外流。此外,宋朝政府经常受辽、夏、金的攻打,军费和赔款开支很大,也需要发行纸币来弥补财政赤字。种种原因促成了纸币——“交子”的产生。

 

纸币的出现是货币史上的一大进步。“交子”的出现,便利了商业往来,弥补了现钱的不足,是我国货币史上的一大业绩。此外,“交子”作为中国乃至世界上发行最早的纸币,在印刷史、版画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对研究我国古代纸币印刷技术有着重要意义。                               一张白纸是如何演变成钞票经过历史的演变,中国纸币不断的更新换代,在1948年12月,中国印发了第一套人民币,并指定为唯一的法定货币。时至今日,第五套人民币也即将问世,随着印刷技术的不断提高,人民币的图案制作、防伪标识也越发精致。那么,人民币是如何制作的呢?印制的第一道工序是胶印。在这道工序中主要完成钞票正背面底纹图案的印刷,通过鲜亮、精美的底纹图案,赋予钞票特定的色彩美感。

 

500

第二道工序是凹印,真钞所特有的凹凸感即来自于这种印刷方式。这是一道核心工序,凹印图纹具有明显的立体感、层次感和凹凸手感,防伪性能突出。钞票中的毛主席人像、行名、国徽、背面主景图案、行长之章、年号等重要图案均采用凹印印刷。

 

500

第三道工序是丝凸印,顾名思义就是丝网与凸版联合印刷。丝网印刷完成了钞票正面光彩光变面额数字的印刷,其印刷的光彩光变面额数字具有重要的防伪功能。凸版印刷主要完成钞票冠字号码、无色荧光图案印刷,冠字号码是钞票独特、唯一的身份标识。

 

500

第四道工序是正背面涂布。这也是新增的正背面保护涂层的印刷,提高了钞票流通过程中的抗脏污性能,可有效改善钞票整洁度。

 

500

第五道工序是裁切、检封与装箱。记者在现场看到,人民币并不是在初印环节就是流通时的大小,一大张上横五竖七排列共35小张人民币

 

500

就是这五道工序,将一张纸变成了神奇的人民币,使之流通在市场上,人民币的不断更新换代,也代表着中国在不断的发展进步。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