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晗一人,背不动《上海堡垒》的锅。
【欢迎关注公众号此片有毒(ID:cipianyoudu),了解更多影视资讯!】
《上海堡垒》在仅仅上映八天后,撤档了。
这部斥巨资投资的“大片”排片量只有0.1%,豆瓣评分3.2分。
最终票房1.2亿左右,3亿的投资就这么打了水漂。
这算得上近几年国产电影里,一次巨大的翻车。
电影下映了,可是关于电影的风波却还在持续着。
而前几日,媒体对《上海堡垒》导演滕华涛的一次采访,再次将这部电影推上了风口浪尖。
在导演的采访中,他回应了该片的演员争议。
“通过这一次之后,如果要反思,我确实忽略了一点,我们想拍的这种科幻战争,和其他的演员类型的差别。我用错了鹿晗,在一个不适合他的类型里”
“我们没拍过这个类型的片子,不清楚演员在里面呈现的样子是什么,是不是能让鹿晗这样的偶像去演,当时没判断清楚。”
此话一出,引发不少争议。
大家纷纷指责滕华涛作为导演,竟然将锅甩给一名演员。
甚至连向佐都看不下去,直接发微博怒怼。
还有人扒出滕华涛和鹿晗上《向往的生活》时,滕华涛所讲的话。
何炅问滕华涛为什么选择鹿晗来演这部电影。
滕华涛说自己在14年连剧本还没定型时,无意间看到一张鹿晗的照片,就向他抛出了橄榄枝,中间虽然也见过其他人,但还是认为鹿晗最合适。
而如今却变了口风,态度完全不同。
当初导演看上了鹿晗的人气和流量,没成想遭到反噬。流量这把双刃剑,终究还是插到了自己身上。
不过讲句良心话,《上海堡垒》扑街,可不能全让鹿晗一人来背锅。
虽然确实有部分观众,因为看到主演是鹿晗就怒打一星,不过这毕竟是少数。
就算鹿晗的演技再让人出戏(其实也还凑合吧),可是如果电影整体足够优秀,也不会落得如此下场。
大部分人给出差评的原因,还是因为这部电影逻辑差、故事没讲清楚。
其实鹿晗作为演员,曾经也塑造过合格的角色。
《重返二十岁》中的乐队主唱项前进,充满少年感。
《我是证人》中痞痞的林冲,热血正义。
《长城》中未脱稚气的士兵,一心渴望成为真英雄。
他是可以演好这种青春向上又积极的形象,看得出在《上海堡垒》中,导演也想给出一个适合鹿晗的人设。
可是在《上海堡垒》中,鹿晗并没有将他最好的水平发挥出来。
这当然和他本人有关,但更多的原因是被剧本限制住了。
流量不是原罪,一部作品的质量才是王道,而《上海堡垒》从根上看,就是一部失败的作品。
滕华涛说自己用六年时间筹备,三年时间打磨剧本,可是出来的效果还不如一些小成本高质量的电影。
电影看似主题宏大,末日设定拯救上海,可是呈现出的效果却像小孩子穿着成人的衣服在过家家。
感情戏份尴尬跳戏,外星打斗场面老套无趣。
而且世界末日当头,人们竟然还能抽空去夜店蹦迪。
太多不真实的细节,让人无法相信电影中的故事。
电影结尾鹿晗的主角光环,更是逆天到令人发指。
上海大炮一炮就能将外星母舰打败,可是牺牲自己当指引路标的鹿晗却能在炮火之中安然无恙地存活下来。
这样一部从剧本就失败的电影,无论是谁来演都无法挽救。
而鹿晗,原本想靠《上海堡垒》转型的愿望,也破灭了。
流量小生们以后该何去何从,成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与《上海堡垒》上映八天后就撤档相反的是,大受好评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将延期至9月26日下映。
没有那么大野心的小哪吒,累计票房已经位居中国影史票房第三位,超越了《复联4》。
这一撤一延,正是中国电影的进步。
什么是好的作品,自在人心。
由此可见,是否用心雕琢过的作品,观众的反应会告诉你,是否值得大爆特爆的电影,市场会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