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鲍里斯·约翰逊

我们常常嘲笑西方政治人物为“政客”,

像鲍里斯·约翰逊这样的政客,

其实多多益善。

他生来就准备登顶,

最后终于登顶了,

也可能只能干几个月,

还得争分夺秒,

尽心尽力地为人民服务!

即使如此,

他还是会被媒体、被反对党批得体无完肤。

在那样的制度设定下,

他只可能添砖加瓦,

最起码,他绝不会想着推翻规则、推翻制度,

最不济,

他也是一个人畜无害的首相。

*****

500

原载于New Yorker杂志,2019年7月24日,原题:疯狂的鲍里斯·约翰逊

原文网址:https://www·newyorker·com/news/letter-from-the-uk/just-how-crazy-is-boris-johnson

作者:Sam Knight,一位驻伦敦的《纽约客》作者。

翻译:嘉里顿大学克雷登神学院咸鱼

*****

星期三下午4点,鲍里斯·约翰逊,作为英国第七十七任首相,发表了他的第一次讲话。如同他的前任、第七十六任首相特蕾莎·梅一样,约翰逊拿下了保守党党内推选而不是选民普选,在危急关头入主了唐宁街十号。但这就是他们唯一的相似之处了。在2016年的夏天,特蕾莎·梅,这个被认为可靠、无私、务实的人选,被党内推选成为了首相,来处理英国如何脱欧的具体事宜——尽管这一次团结全国的尝试失败了。

在特蕾莎·梅成为首相3年后,保守党想出了一个不同的解决方案来处理许多同样的问题。鲍里斯·约翰逊,一个55岁的托利党人,和梅具有许多共同的优点。没有人会说他是诚实的,但是约翰逊确实没有梅的许多缺点。梅是强硬的,甚至有时候过分强硬而难以相处,未能描绘出积极、稳健的后脱欧时代英国图景。

但约翰逊不同,他有的是活力。“经历了3年没有根据的自我怀疑,现在是时间书写新篇章了。”在阳光笼罩下、唐宁街十号的门口,伴随着大门外抗议者喧闹声,他如此说道。“怀疑者、英国毁灭论者和悲观主义者们将会再一次犯错。”

人们都在猜测下一步将发生什么。按照约定,英国将在10月31号前退出欧盟。经过了2年与欧盟的谈判,梅无力提出一个可以在英国议会通过的方案,失败了3次。鲍里斯充满着朝气,在就职演讲中引用了几次阿波罗计划,他承诺将在剩下的99天内和欧盟达成一个彻头彻尾不一样的方案。“我们将达成新的方案,一个更好的方案。”

每个人都知道常规手段不可能达成这一目标。当前局面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当局可以消除梅已经造成的阴影。在讲话中,约翰逊提及了那个“反民主后备方案”——关于爱尔兰的边境关卡问题——一个摧毁了梅方案的问题。在众议院,约翰逊获得了2倍于他对手的多数席位。这似乎预示着他的方案“无条件脱欧”、终结与欧盟的46年政经关系要么过于疯狂,要么确实能打动多数席,证明它的可行性。

在这一天早些时候,约翰逊邀请了多米尼克·康明斯,一个特立独行的“脱欧投票运动”(Vote Leave)主管加入他的管理层。这也被当做一个信号:约翰逊可能会跳出常规。他的演讲中很大一部分涉及关于无协议脱欧“极小的可能性”。约翰逊说:“对于那些声称我们没法做好准备的人们,我想说,不要低估我们这个国家;不要低估我们的组织能力和决心。”

与梅3年来小心翼翼、抑制收敛的讲话相比,约翰逊显得十分有目的性。“让我们现在就开干,”他列举了一系列英国在基因治疗、抗枯萎农作物等的技术专长,并且谈及英国人对动物的喜爱。

在就职后3小时内,超过半数的原内阁成员要么自动辞职,要么被解雇,包括英国的财政大臣和外交大臣,这些职位被约翰逊的支持者所替换。他已然登基。

这是一个关于政治生涯的奇怪现象——几乎所有的政治家——即使是最平庸和最低层级的那些——私底下都认为有一天他们有可能成为总统或者首相,而约翰逊的热忱似乎更加强烈、更为持久,远超于他人。这个孩提时代就梦想成为“世界之王”的男人,他的志向如此明显,以至于带有碾压他人之势。

自2001年伊始,约翰逊成为了议会的一员,那时他还是右翼政治报刊《旁观者》的编辑,但他有一天将成为首相的说法就已经作为一种谈资广为流传。难以想象当这一种无稽之谈变成现实时,那些曾经欢快的质疑者该如何面对。

尽管约翰逊的很多举动为人所不齿,无论是作为伦敦市长为脱欧公投而奔走,还是撰写丘吉尔传记,又或者作为外交大臣时的尴尬之举,都被人们的想象建构成了他想统治这个国家的雄心壮志的一部分。他的政治生涯不走寻常路,一切都是为了准备登顶。他也提及过登临高位的“荣耀之路”,并且觉得自己有必要去为之奋斗。

如今他已登顶,高处不胜寒。

难以预测约翰逊得到他最想要的东西时,他将如何回应他曾经的尴尬。(在2016年,他在选举中具有压倒性优势并且被认为即将成为大卫·卡梅伦的接班人,却最终毁于自己的逃避与怀疑。)但有一些事情我们可以确定。第一件事就是,直到现在,约翰逊从来都不是一个非常有效率的政治家。在他担任过的最重要的职位——伦敦市长期间,他算得上称职,但仅仅是称职,不多也不少。他没有成就重大的政治议程,除了几个面子工程,他近乎于没有改变伦敦。

约翰逊对掌握权力更有兴趣,而不是运用权力。在2016年至2018年担任外交大臣期间, 他压倒性的事务是脱欧。但他跌跌撞撞,不甚稳重,犯了许多错误。“为他处理烂摊子是我的全职工作。”为约翰逊工作的部长艾伦·邓肯上个月如是说。(邓肯已经辞去了职位,不再继续为约翰逊政府服务。)

如果有什么值得庆幸的事情,那就是约翰逊不是一个极端主义者。这是他的生性使然,同时也有后天教化的因素,约翰逊是一个成长于大都市的自由派:支持堕胎,支持移民,拥抱多元性,对世界具有深刻认知,并且准备好就环境变化与绿党达成妥协。

但是真正的问题是他不甚严肃、不受规章制度束缚的政治禀性使得我们很难知道他是否会在有效任期内坚守这些立场。将特朗普和约翰逊相提并论是错误的,他们是如此的不同。但是他们都难以摸透,难以预知他们的下一步。约翰逊最喜欢的政治伎俩——他归功于澳大利亚的政治战略家林登·克劳斯贝——就是“将一只死猫扔到餐桌上”(说或者做一些让人印象深刻的事情来完全的转移注意力)。

在竞选期间,约翰逊十分小心谨慎、守口如瓶,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不会使用这一技巧。在一次反对欧盟繁重管制的长篇大论中,他挥舞着一条烟熏的鲱鱼——尽管管制繁多的当属英国政府本身。他分散媒体的注意力,后者死死咬着他与女友凯莉·西蒙兹的深夜争吵、他10月31号之前完全“脱欧”的誓言,以及他的懦弱之举:因为害怕与特朗普政府关系恶化而选择退缩,不支持英国驻美大使金·达洛克,一位在各方各面都算得上富有经验而正直的外交官。约翰逊的任期即将被阴霾笼罩。

如果英国保持稳定,如果特朗普离开了白宫,如果约翰逊能够凭自己的理性带领英国前进,鲍里斯·约翰逊仅仅成为一名滑稽的首相是有可能的,又或者最好的情况是当一个人畜无害的首相。

但这些条件显然并不具备。脱欧是约翰逊必须负上部分责任的政治事件,它暴露了英国政治这3年来的局限性,并且作为首相,约翰逊也会逐渐发现英国政治的结构性灾难、错综复杂,愈加感到他的前任们所作所为的不可饶恕。“是的,现在确实存在着困难。”约翰逊在星期三这样说,“尽管我坚信局势不像某些预测的那样糟糕。”

在剩下的99天,约翰逊这个痛恨做选择的政治家,必须做出选择——是积极投身于本质上两难的脱欧进程,协调欧盟和议会并成为一名比梅更好的政治家,或者无法完成任务而草草下台。

如果约翰逊选择无协议脱欧(他的丘吉尔情结可能足够强大到促使他这么做),英国将面临一段自己造成的、对于一个发达国家经济体来说史无前例的混乱时期。在约翰逊入主唐宁街之后,人们已经无法预测他将怎么应对脱欧。如同普罗大众的看法一样,我不认为他知道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全部评论 3
最热 最早 最新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