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32强巡礼之志存高远的“斗牛士”——西班牙队
今天我们的世界杯巡礼栏目来到B组的第二档球队——西班牙队。
这里不得不点出两个首次——首次巡礼一个真正的足坛超级豪霸,也首次涉及对欧洲区预选赛的介绍。
世界杯的分组从来不缺少这样的戏码——总会有弱鸡小组,这类小组的出现又会把势力强劲者扎堆驱赶到另一侧,所以死亡小组总是配合鱼腩组一起出现。有些球迷对伊比利亚两强小组赛分在一起感到有些遗憾,因为就算两队携手出线,小组第二的队伍在接下来的淘汰赛中也会遇到更强的对手,毕竟大家还是习惯把高潮留到最后。
但笔者认为,西班牙第一场就要遭遇葡萄牙,算是俄罗斯世界杯“酒过一巡”的小高潮,毕竟小组赛也需要聚拢人气,世界杯从揭幕到闭幕可是整整耗时一个月呐。
以往我们介绍球队的时候,惯例是要列举他们在历史上都参加过哪几届,到西班牙这里,我们不得不倒过来讲:他们缺席过哪些。
和其他世界级豪强一样,西班牙早在1934年就参加了世界杯并杀入了八强。二战后的1950年巴西世界杯更是拿到了第四名的好成绩——他们要打破这个成绩可是60年之后的2010年哟。
50年代之后西班牙队迎来一个成绩上的“小冰川期”,不但缺席了四届世界杯而且在1962和1966年两届世界杯小组赛完了之后就打道回府了。
1978年,中国结束了文革之后开始搞改革开放。西班牙国家队也乘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春风迎来一个新局面。从1978年开始,西班牙队从未缺席过哪怕一届世界杯(不过缺席了1992年瑞典欧锦赛一次)。值得注意的是,197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起始年,也是西班牙“民主化”的起始年。
按照西方主流意识形态的套路,西班牙从70年代末开始结束“独裁”统治,走上了民主化之路,不少联想能力出色的政论家喜欢把体育和政治紧密捆绑,认为西班牙足球的别开生面得益于他们的政治体制改革,对此,笔者就不再浪费笔墨反驳了,因为反例实在太多。
1998年法国世界杯的西班牙队
可以这么说,从上世纪80年代初西班牙队就确立了自己的踢法特色,是传切配合的拉丁技术流派的典型代表,这和球风摇摆不定的英格兰队形成了鲜明对比。不过尽管如此,在2008年之前,西班牙队还看不出能染指大力神杯的任何苗头,因为他们之前别说杀进决赛,连四强都没有进去过。触手可及、功亏一篑这类词也并不属于西班牙。
1998年西班牙vs尼日利亚,后防中坚耶罗任意球直接破门,不过……
奥利塞赫的经典绝杀,最终西班牙2:3不敌尼日利亚
我们往往会对失败的悲情英雄冠以抚慰性的“无冕之王”的称号,很遗憾,这个称号也轮不到西班牙,而是给了橙衣军团荷兰,前者有一个更悲催更不太体面的另一个称呼“软脚虾”。球风华而不实、软、打硬仗能力差,怕肌肉棒子……这是上世纪90年代国内外球迷对西班牙队的固有印象。
“软脚虾”的绰号还有另一个原因,即西班牙产出的球星成色和成绩不太成比例。1998年法国世界杯,西班牙三条线都有世界一流球星,领衔后防线的是皇马名宿耶罗,中场有路易斯恩里克和边路突击手埃切贝里亚,前锋线更是有一流巨星胚子的劳尔;两年后,更是成长起来维森特、普约尔、巴拉哈、阿尔贝尔达,尤其是门迭塔和贝莱隆两位世界级的中场发牌器的成熟加上边路精灵华金的横空出世,让人们对这只西班牙队有了更多期待。但1998年小组未能出线,2002年负于韩国的成绩更是坐实了“脚软”的名头,更甚者是2006年的德国世界杯。
2002世界杯,华金点球不进,被韩国队淘汰
当时人才已经出现井喷的西班牙在小组赛表现出了超强的控制力,三战全胜昂首出线。2006年的西班牙的阵容都有谁呢?我们来看看,门将卡西利亚斯,后防线有普约尔和拉莫斯(虽然刚20岁),中场哈维、伊涅斯塔,法布雷加斯、阿隆索,边锋有雷耶斯和路易斯加西亚,中锋有劳尔、托雷斯和比利亚……
2006年德国世界杯西班牙队首发
这完全就是后来西班牙王朝期的班底,然而很遗憾的是,他们小组一出线就遇上了哀兵出战的法国,当时的法国队就像一只受了点小伤,但被完全激怒炸了毛的雄鸡逮谁啄谁(毕竟2002年太憋屈),最终法国队在齐达内的带领下一路杀进了决赛——西班牙成了高卢雄鸡踩在脚下的第一块垫脚石。
然而让谁也没想到的是,2006年的铩羽而归,是西班牙火山爆发前最后的沉寂……两年后,一个真正的王朝开启了!带领斗牛士们起航的是,被誉为战术变色龙的几年前已经撒手人寰的老帅阿拉贡内斯。
2008年欧锦赛决赛,托雷斯突破射门,搞定了德国队
2010和2012连夺世界杯冠军和欧锦赛冠军,也就是说,2008、2010和2012连续三届世界大赛的冠军,这个成绩前无古人,后人也很难打破。
红的发烫时期的西班牙融入了巴萨特有的瓜式的“tikitaka”和皇马的经典反击,不少球评家认为,这是人类足球史上最具统治力的一只国家队。
2008和2010
2012年欧锦赛决赛,西班牙砍瓜切菜一般4:0轻取意大利,场上的控制力令人晕眩
然而再牛逼的王朝也难逃历史兴衰周期的法网。当2014年,西班牙功勋主帅德尔博斯克带领着一直阵容依旧相对稳定的西班牙出现在巴西的时候,球迷们虽然隐隐觉得这只球队的暮气虽然有些沉重,但杀入四强算是保底的成绩。“板鸭”全队也没有想到,拳怕少壮之咒来得这么快,第一场1:5被荷兰来了结结实实的一闷棍,气还没有喘匀,就被黄金时代的智利队2:0斩于马下,最后只是安慰性地3:0拿澳大利亚队好好撒了一把气。那场1:5让球迷们彻底明白,到了改朝换代的年代了。
荷兰队范佩西的经典头球鱼跃!西班牙王朝要谢幕了
但外界的品评和内部的反思毕竟还是有偏差。西班牙足协在2014年世界杯失利之后的总结结果是,球队的备战没有做好,而且有轻敌的毛病,换句话说,阵容实力和技战术打法倒没有什么大问题。所以2016年老帅博斯克再度带领着几乎80%和2014年相同的阵容披挂上阵。
2014年巴西世界杯时期的西班牙,之后黄金一代的很多球员都离开了……
这一次,阵容看似无比豪华的西班牙倒在了“平民意大利”的脚下。狡黠的亚平宁人没有给斗牛士们太多发挥的空间,孔蒂的铁血战术让本来擅长防守的意大利再度上了一个新台阶。伤停补时阶段,现在效力于山东鲁能的中锋佩莱的进球,让西班牙队的棺材盖钉上了最后一颗钉子。
2016年欧锦赛,佩莱搞定西班牙,也是他职业生涯最高光的时刻
意大利2:0西班牙,这场比赛的重大意义还在于,让整个世界足坛的技战术打法又螺旋上升了一步:tikitaka随着球员老化逐渐走向消散,而孔蒂革新了三后卫体系迅速风靡了全欧洲(笔者看来,孔蒂的这场革命到今天还是被低估了,因为过去几十年三后卫体系被认为老套过时,被扔进了历史的垃圾堆)。
彻底终结西班牙王朝的意大利的三后卫阵型
2016,告别了tikitaka,告别了德尔博斯克,告别了黄金一代,2018,西班牙何去何从?
本篇的巡礼的篇幅把西班牙预选赛进程的篇幅大部分让位于历史回顾,主要是因为殷鉴不远,了解过往西班牙队的技战术打法对当下的这支队伍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另外一点是,欧洲区预选赛西班牙队又和意大利分在一组,不过其他的四支队伍分别是阿尔巴尼亚、以色列、列支敦士登和马其顿,比赛质量实在是……10场比赛下来西班牙9胜一平,这一平就是第一场客场战平了老对手意大利,不过回到主场反手一个3:0,不但把意大利彻底打到小组第二的附加赛位置上,而且一雪2014之仇。
世界杯预选赛欧洲区西班牙3:0意大利
而且笔者认为,2018世界杯西班牙首发阵容接近90%的位置毫无悬念(除非出现人员受伤的情况),解说分析的空间比较小。
守门员德赫亚,后防四人组从左到右:阿尔巴、拉莫斯、皮克、卡瓦哈尔,中场布茨克斯和大卫·席尔瓦将占据另外两个名额,三名90后科克、伊斯科和阿森西奥都有希望竞争另外的中场主力,至于前锋,迭戈·科斯塔毫无疑问是这只“软滑香糯”版西班牙队的补充,如果做一个选择题,95%的西班牙球迷在他和莫拉塔之间,还是会选前者吧。
前景分析
当然球队的阵型和人员调配还是主帅尤伦·洛佩特吉说了算。笔者实在不想用“屌丝”这类称号形容洛佩特吉,但他的主教练职业生涯的走向确实有点另类,他是带西班牙青年队起家的,当然对培育“祖国的花朵”方面功勋卓著,因为这十年来西班牙的各级青年梯队和成年队一样战绩彪炳,但是他后来去了近邻葡萄牙,执掌了葡超豪门波尔图,是波尔图历史上少有的西班牙人主帅——一百多年的波尔图队史中,他是第三个西班牙籍的主帅。
最主要的一点是他几乎从未有执掌西班牙国内一线俱乐部的经历,而且在波尔图也算不上成功,被提前解除了合约。如此种种,都考验洛佩特吉掌控球队的能力。他的长处在于对对葡萄牙足球非常了解,揭幕战这个“吵闹的邻居”阵中有众多他的原来的麾下成员。
洛佩特吉重任在肩
笔者分析,由于A组和B组在淘汰赛交叉比对,B组的第二名很可能要在淘汰撒碰上另一只南美拉丁派的劲旅乌拉圭!西班牙还记得2014年被智利支配的恐惧吗?所以,对于志存高远的斗牛士军团来说,拿到小组第一,才是最保险的晋级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