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不得以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排名”正确吗?

500

看到几条新闻,内容都是在介绍“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十条措施》的通知”。

通知中有这样的文字——减少日常测试频次,合理设置考试难度,不得以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排名。

我想说的是,如果校外的成人世界是以工作成绩论成败,决定收入多少以及社会地位高低的,那么学校里为什么要禁止成绩排名呢?

教育的目的不就是——在孩童走入社会之前,于学校教育中模拟未来的生存环境,针对各种困难和未知,分门别类教授各种应对方法,以便使孩子们在风险可控,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尽早锻炼出合格的生活能力吗?

如果社会生存是“排名”的,为什么学校里不排名呢?这不是掩耳盗铃的做法吗?

实际上我们要做的不是禁止排名,而是要进行多样的排名。因为人们赖以生存的技能是多样的,360行都可以生存。

数理化不好,从事艺术、体育、厨师、美容美发……也能生活得很好。

所以,我觉得在学校教育中不应该禁止排名,而是要引导评价标准的多样化、科学化。

除了数理化的排名外,还要进行艺术、体育、劳动……等多个科目的排名。尽量从每个孩子身上发现他的优势,鼓励他在打好数理化和语言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自己的优势项目。

人的天赋是不同的,精力也是有限的。擅长这个,投入的时间很多,必然在别的方面弱一些。通过排名的多样化,评价标准的多样化,既较好地模拟了生存环境,也有效地奖励和激发了孩子们的进去精神。这样不比禁止排名更好吗?

毕竟,社会就是360行的。它需要多样的人才,也进行工作成效的排名。中小学不排名,等中学毕业后走入社会,遭遇排名的生存环境,岂不是更难适应?

不知道大家对此事是怎样的看法?

​2025.10.24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