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礼剧进入2.0时代:与年轻观众积极磨合,新老战场正面battle
作者 / 曲奇
2017年香港回归20周年、建军90周年以及十九大召开;2018年改革开放40周年,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1年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2022年将迎来党的二十大和冬奥会。
为了配合这些重大宣传节点,总局电视剧司已经发布了“2018-2022百部重点电视剧选题剧目”,同时总局每年也会在重点宣传时期推荐参考剧目片单等。献礼剧进入2.0时代。
微博电视观察者影视葛二蛋卫视预排猜测
面对献礼剧的创作风口,多家头部影视公司已纷纷入局。
下半年的剧集市场必定是献礼剧唱主角,经过这几年的进化,献礼剧的创作趋势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在下半年的献礼剧待播片单中又释放出怎样的讯号?
题材趋于多元发展新老战场正面battle
之所以有大批献礼剧诞生其原因不仅在于这些重大纪念日的催生,还与影视产业近期的状况有关,改名、改档乃至撤档、裸播这些非正常现象的频发,也让制作方更青睐于献礼剧这样较为安全的地带。
当然经过这几年的创作风口,献礼剧自身也在更新换代,从以往自上而下的视角逐渐转向为自下而上,在题材上也呈现出多元发展趋势,不仅保持了老战场的优势,新领地也是硝烟四起,竞争异常激烈。
在老战场方面,谍战仍有《秋蝉》《衡山医院》《局中人》等多部剧集;军旅题材也有《特战荣耀》《我们正年轻》《伞兵魂》等多部剧集;革命题材也保持了优势,有《热血传奇》《信仰》《烈火军校》等剧集的入局。
且在老战场中还透露了一大信号:经典剧集的续集热,诞生了《麻雀2惊蛰》《勇敢的心2》《亮剑之雷霆战将》多部作品。
此外反腐题材的回暖也是一大趋势,自2017年现象级的《人民的名义》火爆之后,反腐题材就陷入了短暂的低沉状态。其实对于反腐题材的创作一直以来都是走钢丝的状态,表现的程度过浅观众不买账,表现的程度过深播不了。
但从《人民的名义》大爆也可看出市场和观众一直都是渴求这一题材内优秀剧集的诞生,所幸从现公布的献礼剧片单中出现了多部反腐剧,其中不乏《人民的名义》的姊妹篇《人民的财产》,还有《拼图》《国家行动》《风雨送春归》这些诚意之作。
献礼剧在老战场打得火热,殊不知新领地也开始热闹,青春题材入局献礼剧的创作趋势着实给予观众很大的惊喜。在此之前提到青春题材,不少观众会很自然地想到近年来风靡的甜宠剧,然而青春的意义本就不止是甜蜜浪漫,更有着“有幸报国不负少年”的少年志气,而制作方正是基于这样的思想敏锐地把握到这一领域的市场空白,创造性地将青春题材引入献礼剧的领域,给予献礼剧更多的青春活力。
在此契机下出现了《壮志高飞》《青春抛物线》《飞行少年》等多部以青春故事切入,用少年志气来感染观众的剧集。
在为献礼剧的繁荣感到开心的同时,我们也得注意到多元题材的入局使得献礼剧内部的竞争已进入了白炽化的状态,新老战场面临着激烈的正面battle。
“小大正”的创作思想引发创业热的创作风潮
2018年国家广电总局提倡“小大正”,即“小成本、大情怀、正能量”的电视剧制作原则,并明确提出要在大情怀里更明确地指出引导人们努力实现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个体经历与时代大潮,个人情感与集体情感的同频共振。
在此号召的指引下,影视行业出现了明显的创业热潮,在献礼剧中创业题材乃至创业元素都频频出现。且创业题材包融性强,可容纳不同时代、不同行业、不同人物背景的任意组合,因此创业一时炙手可热。
今年年初播出的《老中医》讲述的就是民国年间中医行业的创业潮,故事以群像的方式展现了外来闯入者翁泉海、小铃医以及本地守护者赵闵堂、吴雪初等人对于中医行业的坚守。
除了行业群像,个人奋斗历程也是创业题材中最擅长讲述的故事。《芝麻胡同》中严振生对沁芳居的倾心付出;《创业时代》中郭鑫年所执着的魔晶……
在时代与人物背景不断碰撞中又呈现出以下几大趋势:互联网行业创业热,这一趋势契合现实情况,以互联网广阔的领域作为创作源泉,在待播片单中的《平凡的荣耀》《在远方》就属于这一范畴。
除互联网行业以外的新兴行业的涌现也是一大创作趋势,如2018年《猎场》聚焦的猎头行业,《南方有乔木》涉猎的无人机行业,待播的《完美关系》更是我国第一部讲述公关行业的剧集。
视角独特挖掘程度持续加深,不同于以往平面直视的创作方法,如今的创业献礼剧更加多维立体地审视整个创业大环境,挖掘的深度也在持续加强。如《芝麻胡同》别出心裁地以中华老字号的创业史为创作原型;《你迟到的许多年》以转业军人的视角切入;待播的《大时代》选取中关村为故事背景。
此外地域特色的凸显也是一大值得注意的创作趋势,如《鸡毛飞上天》对义乌创业者的关注;《芝麻胡同》将背景设置于老北京;《老中医》故事又转向了老上海。
对于成绩,这一类创业题材的献礼剧呈现了两极分化的状态。近几年名利双收的作品诸如《鸡毛飞上天》《大江大河》《正阳门下小女人》正是出自于此,然而其他作品要么收视与口碑瘸了一只脚,要么是两边都失利了。
这些作品失利的原因其一在于情感元素喧宾夺主占据了创业元素的空间,其二在于未能跟上年轻观众的审美风向,比如《岁岁年年柿柿红》这部剧播出期间收视率多次破一,然而豆瓣评分却只有4.3分,这部剧的观众群体主要是中老年人,但如今对一部剧评价的话语权很大却抓在年轻人手里,在豆瓣短评中就有不少网友对于剧中女主农村白莲花的人设进行了吐槽,认为这是十多年前的老套路。
献礼剧与年轻观众之间的积极磨合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献礼剧与年轻观众之间似乎有天然的隔阂,献礼剧“高伟光”的姿态让年轻观众可望而不可即,但这并不意味着年轻观众群体排斥献礼剧,事实证明优秀的献礼剧仍然能够在年轻观众中圈粉,如2017年火爆荧屏的《人民的名义》以及《鸡毛飞上天》。
当然献礼剧的制作方也注意到了这一情况,于是在近来的创作中积极地探索摒除以往“高伟光”的姿态,从以小见大的故事讲起,主动亲近年轻观众的审美,以寻求献礼剧的破圈之道。
在讲述年代故事的时候,细心铺陈时代背景让观众能够迅速被带入那个时代风貌,进一步塑造出有血有肉具有感染力的人物形象,《大江大河》的成功就证明了这一点,故事的主题确立在改革开放时期国营经济、集体经济以及个体经济的发展,它并没有很空泛地讲述这些经济体制的发展概况,而是落实在宋运辉、雷东宝以及杨巡这几个鲜活灵动的人物上,让观众跟随他们的成长来感受经济体制的改革。
故事的青春成长向也是吸引年轻观众的一大法宝,讲述少年励志的故事传达积极向上的青春正能量以获得年轻观众的青睐,如待播片单中的《青春抛物线》《青春须早为》《飞行少年》《加油,你是最棒的》,这些故事从多角度多方面来反映当代青年人的生活状态,鼓舞年轻观众奋力去追逐自己的梦想。
演员选角的青春向也助力于献礼剧的破圈,演员的青春向首先在于多位年轻演员的加入,如《隐秘而伟大》中的李易峰;《风声》中的徐璐;《风暴舞》中的陈伟霆、古力娜扎;《热血传奇》中的易烊千玺、黄子韬,他们的入局带给献礼剧的不仅是新鲜血液,还有他们本身的自带流量能够让献礼剧被更多的观众所认识,助力于献礼剧的出圈。
其次即使是中年演员,制片方也倾向于选择那些在年轻观众群体中具有很高知名度的演员,如《拼图》中的刘涛;《光荣时代》中的张译;《第一次起飞》中的靳东、李幼斌等人,他们既是演技担当又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为剧集的成功上了双重保险。
献礼剧正积极地调整自我,去除以往刻板印象,以崭新的姿态出现在观众面前,年轻观众群体也在主动吸收来自献礼剧的养分。2019年下半年的献礼剧之争已经吹响了战前号角,未来究竟会取得怎样的成绩?又有哪些作品会带给观众惊喜?我们一起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