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圈那套搞到相声界了?杀死小众优越感
来源:微信公众号“狐狸罐头”
德云社又上热搜了。
有网友在微博上Po出一段视频,德云社在广德楼的相声表演专场,开场后不讲相声,而是先等女粉丝排队给相声演员秦霄贤送礼物。
部分男观众不乐意了,在台下大喊“赶紧讲呀,给钱买了票的”。台上的另一位相声演员孙九香回怼:
想听就稍微等一会儿,您要是听不了就出去。
说完这话全场女粉丝沸腾了,边鼓掌边大喊“九香好帅!”这事在配上#孙九香怼观众#的标签后,在微博上引起争论。
知名媒体人陶短房转发相关新闻并配上“我们不看”的转发语后,引起一些德云社粉丝的不满,双方在评论中掐起架来↓
新浪新闻客户端在微博上发起的一项投票显示,超六成网友将票投给了“极不尊重观众”这一选项↓
有网友不理解相声圈子里怎么也这么多烦人的粉丝↓
也有粉丝很快反驳称,视频属于“断章取义”,是“有人故意黑德云社”,粉丝排队送礼并没有网传的十分钟之长,而是只有两分钟,秦霄贤在相声开讲前也进行了解释并鞠躬致歉。
但这个说法并不那么令人信服,网上仍是一片群嘲,反感“饭圈那套还搞到相声界”。
所以,相声界搞起饭圈那套,错了吗?
1.“带荧光棒听相声”
过去一年中,郭德纲的一句话经常被媒体提起——
“我这辈子都没想到说相声能说出个偶像派,粉丝们带着荧光棒来德云社听相声。能把相声说成这样,你也是欺了祖了。”
郭德纲口中的“你”是张云雷。
台上的张云雷眉飞色舞地讲着相声,台下的粉丝们齐整地挥舞着荧光棒,不知道的还以为在开演唱会。
这两年的张云雷有多火?
演出票秒光,粉丝为接车在演出场所围得水泄不通↓
(张云雷去哈尔滨演出时被粉丝们团团围住。图片来源:网易看客)
随便一条微博就是上十万的转发和评论,女粉丝们在评论下排队齐刷刷喊“爱你”、“好帅”↓
粉丝们还为他建起了微博站子、做起了应援、刷起了超话,总之就是流量明星享有的待遇他都有。
甚至在某APP举办的“粉丝世界杯”人气PK中,张云雷先后战胜了白敬亭、陈立农等流量明星,最后仅惜败蔡徐坤斩获亚军↓
能和第一流量小生蔡徐坤走上PK台,足见张云雷人气之高。
然而老相声迷们表示不满了。相声演出搞得跟演唱会一样,还让黄牛把票炒到天价,还能不能好好听相声了?
还有知名媒体加入到批判行列中来,称“相声演员想做偶像索性转行”——
“这种操作带来的不是一个个艺术大师横空出世,而是不断地出现烂剧、狗血八卦和明星人设崩塌,这样的后果就是毁了艺术误了演员。”
偶像化真会毁了相声行业吗?
纯属杞人忧天。事实上正相反,相声行业需要偶像,需要更多的岳云鹏和张云雷。
在德云社之前,相声的土壤已经被挤兑得所剩无几,没多少人听相声了。成名后的郭德纲曾回忆说:
“到我十八九岁的时候,相声就已经灭亡了,没有人听相声,还得买票听相声,你们有王法没有,当时我们就觉得这市场完了。”
初到北京的他一度窘迫到“不卖东西就交不起房租”的地步↓
彼时的德云社小剧场在春节期间上座率也只有50%↓
事实上在郭德纲火了后,有他和于谦等明星的商演十分火热,不知名演员的演出还是上座率不高。
这种局面到岳云鹏、张云雷们出现后得到改善。一个直观的体现是,负责主办德云社演出的上市公司环宇兄弟的财报数据显示,2015年时公司来自于德云社的收入为613万,到2018年时已经涨到了3477万。
郭德纲“商演是检验相声水平的唯一标准”的话虽然说得有点绝对,但能相声演员们都能吃饱饭、赚到钱,让更多的年轻人去剧场听相声,不挺好的么?
2.“出圈”还是维持小众?
其实不光是相声圈,音乐圈、街舞圈等都存在这个问题,归结起来就是——
要不要“出圈”?“出圈”到什么程度比较合适?
《乐队的夏天》火了后,我在朋友圈看到这么一条↓
音乐这个圈子,除了本身就存在鄙视链外,似乎总喜欢拿小众说事,不希望自己喜欢的音乐或乐队走向流行。
知乎上曾有人对这种现象提问——为什么很多人都希望自己喜欢的东西能保持小众,而一旦其走向大众就会产生不满情绪?
这种心情当然可以理解,就好比自己多年的珍藏宝贝,突然发现街上人手一件。可乐队的首要任务难道不是生存么?
《乐队的夏天》第一期中,很多乐队对着镜头吐槽生存之艰难↓
他们中的很多人都不是职业玩乐队的,都有本职工作,跟你我一样挤地铁上班甚至被“996”。因为做乐队亏钱啊,不上班怎么养活自己?
为什么会这样?
界面新闻前两天的一篇报道在朋友圈广为流传,摩登天空创始人沈黎晖提到了一个有意思的细节:
“摩登音乐节之前的音乐节都以不给乐队出场费为荣。”
用现代网络流行语来说,这叫“白嫖”,而且“白嫖”得很有理。
《乐队的夏天》火了后,上过节目的大部分乐队报价都上涨了,有的乐队出场费甚至暴增20倍。在节目中哭过穷的刺猬乐队最近还接到了广告↓
瞧他们那个“嘚瑟”劲,可见之前是有多穷。
在最近的#音乐综艺是否能改变音乐圈#新浪潮论坛上,《声入人心》监制沈欣也提到,音乐人和音乐综艺是相互借光的关系,并提到了郑云龙的例子——
(音乐剧)以前辛苦排练2个月可能上座率只有20%,现在上座率可以达到80%,甚至以上。
这是好事,双赢啊!
没有那个文化,注定了就一定得永远是小众的、地下的,杀死你的小众优越感,给相声演员、乐队们一条活路吧。
(图片来自网络及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