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月开 5800 公里,比亚迪汉L EV车主用车心得:没有背刺感,很踏实

​坐标安徽合肥,5 月初,置换补贴+省补+区补+利息返还,算了一下最终以 16.18 万的价格拿下了汉L EV 尊享型,旧车置换了2万,特意说明一下。现在开满了3个月千匹马力的汉L,谈一谈感受:

500

第一,优点

外观耐看,越看越觉得好看。安全性扎实,空间大,提速快,驾驶感很强。音响很棒,座椅坐着也算舒服。跑高速静音效果好!

第二,弱点

腿托有点短,前备箱需要手动关闭,底盘感觉对俯冲控制不太精准,对驾驶员监督很严格。没有抬头显示,感觉有点不爽。

续航方面基本都能达到 600 公里以上,本人有里程焦虑,没有极度测试。上下班混合小长途百公里电耗在 13 度电左右,高速上大概在 15 堵电,城区不堵车(合肥城区高架上不太强调限速80)的话,11-12 度电左右。

500

最炎热的夏天开空调的情况下,这个功耗应该还是不错的水平,毕竟车身都有2.3 吨了,能耗方面还是令人满意的。另外转弯方面感觉很爽,转弯半径很小,过弯也很快、很稳,后座反应不晕车。

天神之眼B 在 7 月份最大规模OTA之前,还没怎么用,只在高速和高架上试了几次,更新之后,经常拿来停车,跑跑高快领航。比亚迪的智能辅助驾驶策略算是比较保守的,表现很令人满意,安全感还是很强的。

500

兆瓦级别的闪充给我感觉就是很畅快,5 分钟 400 公里,上个厕所的时间续航就回来了。要说美中不足的话,电池配到100 度电就更好了,这样以后去西部可能就更好用。在合肥这样 2 公里 就有几个超充站点的地方基本上没有任何影响。

500

可能是属于中年人,感觉汉L既有豪华感,也有运动感,路上就听不上朋友说汉L运动感不强,加个尾翼什么的就更好了。

由于是十几年驾龄的老司机,开车策略还比较保守,没有感受到云辇-C智能扭矩控制系统(iTAC)和智能底盘矢量控制系统(iCVC)带来的畅快,只有在整车过弯道时感觉到比较稳。提速快自然不必多说,但是很少有场景让笔者去加速。

作为行业内首个1000V高压平台,首次运用兆瓦闪充技术的车型之一,其实在长三角地区并不能充分体会其充电的便利,倒是觉得这个功能完全可以选配,给需要的人加钱快充岂不美哉。

500

汉L因为采用CTB 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高强度钢+铝合金比例达到了 80%,整体给人感觉就很扎实,全系标配 12 个安全气囊这在同级别车型中都是很少见,安全感很强。

总结一下,汉L这款车比较适合追求实在的人开,没有花里胡哨的噱头,给注重安全、充电效率、追求空间的人以选择,一周左右一充电,特别适合家庭场景。

500

给我的感觉,汉L还是一辆被严重低估的车,可能一些潜在消费者只有试驾过才能感觉到这车值得入手吧。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