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致酒行半年报创上市以来最差表现,去库存与全面开源节流

500

《港湾商业观察》施子夫

同时拥有A股和港股双上市公司的“酒业大佬”吴向东,半年报恐怕无法乐观,一方面旗下珍酒李渡(06979.HK)营收和净利润降幅三四成,另一方面其控制的有“酒类流通第一股”之称的华致酒行(300755.SZ)营收下滑超过三成,而净利润则大降六成。

作为两家上市公司实控人且近期首秀直播卖“牛市”精酿啤酒的吴向东,该如何拯救企业基本面?

净利润暴跌超六成,库存好转

今年上半年,华致酒行实现营收39.49亿元,同比下滑33.55%,归母净利润5621万元,同比下滑63.75%,扣非净利润3298万元,同比下滑76.03%。

公司表示,上半年收入下滑主要系经济形势的影响及政策的变化,市场消费需求下降所致。华致酒行在半年报中引述中国酒业协会联合毕马威发布的《2025中国白酒市场中期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总产量414.5万千升,同比下降1.8%,但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延续同比上涨趋势,呈现“量缩利涨”特征。然而,2025年上半年行业形势发生变化,一季度白酒产量103.2万千升,同比下降7.2%,行业或迎连续第八年产量下滑。在需求端相对乏力的情况下,行业库存压力整体上升,社会库存高企成为当前行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受供需关系失衡的影响,部分酒类产品出现了价格倒挂的现象,导致行业整体利润率下滑。

海通国际认为,受行业调整、库存高压及渠道竞争共同影响,公司上半年毛利率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至9.7%,延续2021年以来的下滑趋势。归母净利率方面亦呈现显著下滑趋势,24年达到历史地位0.5%,上半年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反映行业调整期内盈利承压。现金流方面,经营现金流净额攀升至1.17亿元,相比2024年同期的-0.6亿元,实现由负转正,反映出公司经营策略调整的积极成效。

方正证券则认为,上半年行业需求端相对疲软,库存压力整体上升,叠加政策端影响,公司二季度收入(-39.4%)较一季度(-31.0%)下滑程度增加。价格方面亦同步承压,上半年名酒批价回调幅度放大,带动公司存货资产出现减值:上半年公司累计计提资产减值5577万元,同比去年上半年(395万元)及环比今年一季度(1333万元)均大幅上升,导致二季度利润端转负。公司主动应对,调整优化库存结构并降低负债水平,库存从年初的32.59亿元减少到28.22亿元。

有白酒行业人士也指出,上半年白酒市场承压显著,华致酒行作为销售流通方所面临的去库存压力不小,如何能在环境不好的情况下提振销售,难度也相当大。

在库存表现上,今年上半年创下近三年新低,2023年中报-2025年中报,公司存货分别为28.94亿元、29.53亿元以及28.22亿元。以年来看,2021年-2024年,公司存货分别为30.48亿元、34.29亿元、34.29亿元以及32.59亿元。

换言之,从半年多的时间,华致酒行去库存实际上也表现不错。在销售策略上,海通国际指出,今年公司战略布局“保真名酒渠道品牌、供应链服务平台”两大支点。持续巩固2000余家门店的名酒保真体系,加速布局低度潮饮、果味白酒等年轻化产品,适配95后消费需求。渠道端:1,华致酒行3.0:升级“名酒+餐饮+文娱”场景,24年已落地127家门店。2,华致名酒库:重启招商,主打高性价比产品与小型团购。3,华致优选:以即时零售为核心,轻量化门店适配社区,实现15分钟送达。

开源节流,调产品结构

与此同时,华致酒行的成本支出方面也大幅收缩,这也尤其体现在销售费用方面。今年上半年,公司销售费用为1.89亿元,上年同期为3.18亿元,同比下滑40.48%。公司表示,主要系销售人员数量减少随之职工薪酬费用同比下降所致。

华致酒行还称,公司全面开展开源节流、降本增效工作,通过对各项费用开支进行审视和管控,人力成本、仓储租赁成本、物流配送成本、办公成本等都得到了有效控制并大幅下降。

不过,如果把业绩放到同比及环比角度观察的话,华致酒行的“恶化”程度都持续加剧。

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8.52亿元,同比下滑31.01%,归母净利润8539万元,同比下滑34.19%,扣非净利润7502万元,同比下滑41.27%。

500

2018年中报-2024年中报,华致酒行营收同比增长分别为16.20%、32.89%、24.90%、67.36%、35.94%、9.15%以及1.30%,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分别为-1.07%、45.40%、6.24%、71.70%、-12.44%、-52.97%以及2.77%。

华致酒行于2019年1月29日在创业板挂牌上市,如此来看,上半年的业绩也创下了上市后的最差表现。

在8月19日的投资者交流活动上,有投资者提出,二季度以来名酒和精品酒的销售情况如何?高端名酒7月底以来动销边际有没有好转趋势?

公司表示,尽管整体市场需求仍显疲软,但名酒产品凭借品牌的强大影响力及稳固的市场地位,保持了相对稳定的态势。公司通过优化渠道布局,加强与核心经销商的深度合作,有效提升了名酒产品的市场渗透率。同时,公司积极开展品牌推广活动,增强消费者对名酒产品的认知与认可,进一步拉动终端消费。不过,受市场供需关系变化影响,部分名酒采购成本上升,一定程度上对利润空间造成挤压。

“总体而言,公司通过主动调整产品销售结构,加大名酒销售占比,同时积极拓展精品酒市场,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努力寻求机会。未来,公司将继续密切关注市场动态,灵活调整经营策略,进一步优化产品布局,以实现名酒与精品酒销售的协同发展,提升公司整体业绩表现。”

海通国际给出的投资建议是,短期来看,行业去库存周期仍将延续,但考虑公司品牌及上游资源壁垒优势明显,且现金流处于安全边际。预计2025-2027年公司收入为74/81/9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1.4/2.3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2/0.3/0.6。采用PB估值法,给予公司2025年3xPB,给于目标价23元,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海通国际研报还显示,当前,我国酒类连锁化率仅为5%左右,远低于餐饮(23%)、药店(59%)等行业。根据《2025中国酒类零售连锁行业发展白皮书》,行业头部虹吸效应加速,门店超千家的大型连锁企业已有6家,CR5市场份额由2017年22.9%跃升至2025年45%以上,华致酒行市占率居行业首位,并购重组有望持续拉升头部集中度。连锁作为直面C端的主力渠道,价值愈发凸显。(港湾财经出品)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