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金新能存货偏高:短期借款大增负债率高企,研发费用率低于同行
《港湾商业观察》施子夫
上交所官网消息,西安泰金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金新能)即将上会迎考,公司将于8月29日接受上交所科创板的审议。
此次IPO,泰金新能的保荐机构为中信建投证券。尽管公司业绩的基本面表现不错,不过近20亿元的合同负债、存货,超高的资产负债率依旧让公司上会能否顺利捏一把汗。
业绩稳定增长,订单有所波动
天眼查显示,泰金新能成立于2000年,专注于高端绿色电解成套装备、钛电极以及金属玻璃封接制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公司产品终端应用于大型计算机、5G高频通信、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铝箔化成、湿法冶金、氢能、航天军工等领域。
从2022年-2024年(以下简称,报告期内),电解成套装备实现收入分别为4.63亿元、10.88亿元和14.17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50.45%、69.64%和66.54%,为期内贡献收入最高的业务。
其中,报告期内,公司电解成套装备收入构成包括阴极辊、生箔一体机、高效溶铜罐、表面处理机、维修及其他,阴极辊及生箔一体机合计收入金额分别为4.39亿元、9.98亿元和12.20亿元,占电解成套装备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4.79%、91.70%和86.11%。
2024年公司向包头市比亚迪矿用车有限公司提供整套高效溶铜系统,高效溶铜系统除溶铜罐外还包括配套溶铜罐使用的多类其他罐体,公司将该类罐体收入分类至维修及其他类,因此该类产品收入占比增加。
另一边,由于是铜箔钛阳极业务收入规模增长,泰金新能的钛电极类业务收入增幅明显。泰金新能的另一项主营业务金属玻璃封接业务包括新能源电池密封组件、连接器密封组件及混合集成电路封接外壳产品,其中目前以新能源电池密封组件产品为主。
报告期内,钛电极实现收入分别为3.41亿元、3.56亿元和5.86亿元,占当期收入的37.13%、22.97%和27.49%;金属玻璃封接实现收入分别为1.14亿元、1.16亿元和1.27亿元,占当期收入的12.42%、7.39%和5.97%。
上述期内,泰金新能实现收入分别为10.05亿元、16.69亿元和21.9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9829.36万元、1.55亿元和1.95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763.71万元、1.38亿元和1.83亿元,综合毛利率分别为21.45%、21.19%和21.16%,整体业绩增长稳定。
2022-2024年及2025年1-7月,公司电解成套装备获得订单金额(不含税)分别为26.3亿元、16.9亿元、1.56亿元和4.68亿元。在2024年,泰金新能获得的订单同比大幅下降,对此公司方面给出的原因是:前期锁定产能订单尚未执行完毕;锂电铜箔行业竞争加剧,锂电铜箔企业业绩承压,导致锂电铜箔企业扩大投产意愿降低,导致下游客户订单量减少。
截至2025年6月末,泰金新能的在手订单金额(不含税)为32.05亿元。公司方面表示,公司将在AI高频高速、极薄锂电铜箔等高性能铜箔新建产能、老旧设备改造及维修、境外厂商新建产能需求等方面进行客户拓展。
存货占流动资产六成,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
另一边,由于订单快速增加、产品验收周期较长,自2021年开始,随着下游电解成套装备订单量迅速增加,泰金新能的合同负债及存货金额随之快速增长。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合同负债金额分别为15.7亿元、23.83亿元、14.65亿元,占当期流动负债的58.67%、58.93%和48.2%。
于上述同一期间内,泰金新能的存货账面余额分别为17.12亿元、27.06亿元和21.27亿元,占当期流动资产的60.77%、63.76%和63.38%;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16.84亿元、26.67亿元和20.7亿元;存货跌价损失分别为1520.01万元、1650.79万元和3382.82万元。
泰金新能的主要存货包括发出商品、原材料及库存商品,其中公司发出商品余额分别为9.69亿元、20.17亿元和16.56亿元,占各期末存货账面余额的比重分别为56.61%、74.54%和77.85%,发出商品余额占存货余额比例较高。
2022年末-2024年末,泰金新能的存货账面余额增幅分别为108.13%、58.07%和-21.37%。
泰金新能表示,发出商品金额及占比较大主要系公司所处行业的特殊性,公司设备类产品从发货至安装调试再到试运行验收需要的时间较长。一方面,受制于客户现场施工进度及公司生产计划等因素影响,设备类产品一般选择分批次发货到客户现场,因此整体发货时间持续较长;另一方面,设备类产品需要经客户设备安装调试、试运行后进行验收,最终验收单需经技术、物资、财务等层层审批后才能最终出具,时间周期较长。
而由于合同负债及存货金额随着快速增长,以及受下游客户验收周期较长带来的应付款项增加导致泰金新能的资产负债率整体居高不下。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合并报表口径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91.35%、92.04%和84.86%。
泰金新能指出,随着未来募集资金的到位,公司资产负债率将逐步下降,资本结构将得到优化,抗风险能力得到增强。
其他偿债能力方面,报告期各期末,泰金新能的流动比率分别为1.04倍、1.03倍和1.07倍,速动比率分别为,0.41倍、0.37倍和0.39倍。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短期借款金额分别为2992.68万元、2001.83万元和4.37亿元,占当期流动负债的比例分别为1.12%、0.49%和14.39%。2024年末公司短期借款金额上升,主要系公司为补充流动性增加信用借款。
同一时期,同行可比公司流动比率均值分别为1.45倍、1.45倍和1.31倍,速动比率均值分别为0.98倍、0.95倍和0.82倍,资产负债率均值分别为61.19%、59.17%和59.21%。泰金新能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低于可比公司,资产负债率明显高于可比公司均值。
财经人士屈放指出,高负债率确实对于企业而言增加了经营成本和经营风险。如果长期维持高负债率会吞噬企业利润,甚至会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和现金流,而融资成本和难度也会增加。但也需要注意的是不同行业的负债率是不同的,甚至行业的不同时期负债率也不同。同时还应注意企业的有息负债与低息负债,长期负债与短期负债的比重。如泰金新能,公司2024年末合同负债比例为46.04%,但其实是未来收入的预售款,并不产生利息,因此也需要区别对待。这样的高负债可能代表市场对其产品的认可,以及公司较强的议价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泰金新能的应付账款同样处于较高水平。报告期各期末,公司的应付账款分别为5.11亿元、7.95亿元和7.47亿元,占当期流动负债的19.12%、19.66%和24.58%。
产能利用率下降,研发费用率低于同行
其他关键财务数据方面,报告期各期末,泰金新能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2.36亿元、2.1亿元和-4.7亿元,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分别为3.78亿元、4.72亿元和3.24亿元,货币资金分别为4.44亿元、5.85亿元和3.3亿元。
2024年泰金新能的现金流录得流出,主要由于公司新签设备类合同减少,当期新签设备类合同收取的定金及进度款较上年减少约7.17亿元。此外,前期随着公司生产规模的扩大对原材料等耗用增长,导致公司2023年末应付账款及应付票据余额相应增加,公司于2024年度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较2023年度增加1.96亿元。
此次IPO,泰金新能计划拟募资9.9亿元,其中拟投入4.39亿元用于绿色电解用高端智能成套装备产业化项目;3.97亿元用于高性能复合涂层钛电极材料产业化项目;1.53亿元用于企业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产能消化方面,公司产品包括电解成套装备、钛电极和金属玻璃封接制品三类,是报告期内公司收入的主要来源,占各期营业收入均在90%以上。其中,阴极辊、生箔一体机合计占期内电解成套装备收入的九成左右。报告期内,阴极辊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105.41%、98.63%和46.05%;生箔一体机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96.3%、85.67%和18.23%。
同一时期,钛电极产品中铜箔钛阳极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90.1%、95.08%和68.63%,其他钛电极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87.67%、88.85%和61.35%;金属玻璃封接制品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61.34%、61.89%和66.60%。
不难看出,最近三年,泰金新能整体的产能利用率处于明显下滑的态势之中。而在产能明显下行的趋势下,泰金新能的消化能力无疑引起市场的不少质疑声。
此外,就募投项目中的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而言,回顾期内泰金新能的研发投入,报告期内,公司的研发费用分别为3755.39万元、4854.3万元和7183.97万元,研发费用占比分别为3.74%、2.91%和3.27%,期内研发费用率不足4%。
同一时期,同行可比公司研发费用率均值分别为5.33%、5.8%和7.25%,泰金新能的研发费用率明显低于同一时期可比公司均值水平。
内控方面,根据《监管规则适用指引——发行类第5号》“5-8财务内控不规范情形”的规定,报告期内泰金新能存在的财务内控不规范的情形包括:在无真实业务支持情况下,通过供应商等取得银行贷款或为客户提供银行贷款资金走账通道(以下简称“转贷”);向关联方或供应商开具无真实交易背景的商业票据,通过票据贴现后获取银行融资。
详细而言,2022年泰金新能的转贷金额为1730万元,贷款金额为2000万元。
2022年,泰金新能与子公司赛尔电子之间存在以票据形式支付往来款,以及赛尔电子收到大额票据难以背书的情况下公司帮助赛尔电子票据拆细。2022年,泰金新能向赛尔电子背书89.73万元,赛尔电子向公司背书393.4万元。
2022年,泰金新能通过票据支付关联方往来款123.84万元。2022年、2023年,收到票据找零分别为805.66万元、1.77万元。
针对整改措施,泰金新能表示,从实际运行情况来看,公司报告期后未再发生财务内控不规范情形,内部控制有效执行。(港湾财经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