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琴人寿高管持续动荡:上半年亏损加剧,三年半亏超23亿
《港湾商业观察》王璐
近期,横琴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横琴人寿)的高管动荡引发外界关注。此起彼伏的人事更迭另一面是,公司常年陷入亏损状态。
官网及天眼查显示,横琴人寿经原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于2016年12月正式开业,注册资本31.37亿元,总部注册地位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以下简称合作区),是合作区唯一一家全国性法人寿险企业。公司由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共同发起组建,主要股东有珠海铧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亨通集团有限公司等。目前公司已形成以珠三角、长三角为战略支点的机构布局。
高管持续动荡
横琴人寿日前发布公告称,张林因聘期届满,辞任副总经理、董秘、审计责任人,相关变动对公司日常管理、经营发展及偿付能力无重大影响。
算上张林,横琴人寿今年以来已经有三位高管变更。据最新偿付能力报告,公司总经理助理李佗及合规负责人李学成已于2025年第一季度相继离任。
公开资料显示,张林出生于1976年11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经济学学士,早前曾在人保寿险任职,出任该司董事会办公室/监事会办公室总经理、互动业务部总经理等,2019年张林加盟至横琴人寿,出任行政总监,2020年6月履新横琴人寿董秘,2022年7月晋升为横琴人寿副总经理,2023年5月起兼任公司审计负责人。
不过很快,横琴人寿宣布,严志扬被任命为审计责任人。其后,杨静波被任命为总经理助理,同时担任珠海分公司的负责人。
高管人事的更替实际上早从去年就开始了。2024年2月,横琴人寿公告称,凌立波任职总经理自2024年2月4日起生效。
同年4月,横琴人寿董事长兰亚东因个人原因退休,申请辞去公司董事长、执行董事及在公司兼任的所有职务。2024年4月13日,横琴人寿召开股东会及董事会会议,选举钱仲华为执行董事及董事长。
公开资料显示,钱仲华拥有20多年保险从业经验,1995年加入中国太平洋(4.390,0.12,2.81%)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11月至2011年3月先后担任太保吴江办事处副经理(主持工作)、经理,苏州中心支公司经理助理、副经理,太保寿险江苏分公司副总经理,太保寿险深圳、广东分公司总经理等职务;2011年3月至2022年7月期间,曾担任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执行董事,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公司总审计师、审计负责人、审计中心党委书记。
凌立波自2005年4月进入保险行业,曾任恒安标准人寿历任总经理助理、首席营销官、副总经理等职,分管银保、团险等核心业务。
业绩层面来看,横琴人寿近些年压力不减。
上半年亏损加剧,三年半亏超23亿
据偿付能力报告,公司今年上半年实现保险业务收入43.9亿元,同比下降22.85%。净利润亏损8.39亿元,这一数字已超过2024年全年5.64亿元的亏损总额。
而在2022年和2023年,公司净亏损分别为1.79亿元、7.72亿元。换言之,横琴人寿三年半的时间亏损合计23.54亿元。
上半年具体来看,公司实现保险业务收入43.9亿元,同比下降22.85%;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9.7亿元,其中分红账户业务净现金流缺口高达-33亿元,延续了2024年全年-37亿元的窘境。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公司净资产从2024年末的11.7亿元缩水至5亿元。
联合资信在6月30日的信用评级报告中指出,2024年,横琴人寿积极挖掘粤澳深度合作区内客户需求,同时根据市场需求,加大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力度,上线金莲花APP并探索个人代理业务的展业新模式,但受“报行合一”政策及市场竞争持续加剧影响,银保业务规模有所收缩,经纪代理保费规模亦有所下降,保险保费收入及市场份额有所下滑。2025年一季度,上述影响进一步加大,公司规模保费收入较上年同期下降幅度较大。
联合资信还认为,2024年,横琴人寿规模保费有所下降,从规模保费结构看,以传统寿险为主,分红寿险、健康险及万能险规模有所降低且对规模保费收入贡献度较低。横琴人寿保费结构保持稳定,传统寿险仍为主要险种,产品主要为增额终身寿,但2024年以来,受大型寿险公司挤占市场以及客户对保险产品附加值需求持续提升影响,横琴人寿削减增额终身寿业务,停售部分增额终身寿产品,同时为应对较为激烈的市场竞争,推出新产品,但效果尚未显现;此外,主要渠道展业不畅亦对此产生负面影响,使其传统寿险规模较上年有所下降。横琴人寿分红寿险、健康险和万能险业务开展力度较小,保费收入贡献度较低;随着公司逐步推进价值转型进程,以及受同业竞争加剧影响,规模保费收入出现不同程度下降。
此外,2025年一季度,横琴人寿渠道结构仍以银保渠道和经纪代理渠道为主,产品结构仍以传统寿险为主,但大型保险公司资源进一步向银保渠道倾斜,加之产品竞争力不足,其银保渠道保费收入规模较上年同期大幅下滑,传统寿险与分红险保费收入规模较上年同期有所降低,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与规模保费收入均较上年同期有所降低;公司新单业务规模较上年同期进一步降低,新业务价值率有所上升。2025年1—3月,公司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28.36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7.02%;实现规模保费29.08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6.19%。(港湾财经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