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收盘超3700点,三大引擎驱动历史性拐点
8月18日,上证指数收盘3728.03点,盘中一度突破3750点,创下近十年新高。这并非简单的市场反弹,而是A股价格逐渐回归价值的结果。三大核心逻辑揭示这场爆发的必然性:一、上证指数失真掩盖真实增长,超12000点才是合理点位2009至2024年,A股经历严重“指数失真”:市值年化增长8.8%,但上证指数仅微涨0.2%,偏离度高达97.7%。若对标美股市值与指数的联动规律,上证理论位应达12729点,是2024年12月31日(3352点)的3.7倍。指数严重失真导致的后果有:
(一)误导投资者决策,加剧市场认知偏差
若指数与实际市场表现脱节,例如新兴产业(如新能源、半导体)上涨时,带动A总体上涨,但指数可能呈现“下跌”,如果将上证指数作为判断市场“冷热”的核心依据,投资者若仅看指数,可能错过结构性机会,或误判市场风险。
(二)削弱市场信心,影响投资者参与度
中国结算数据显示,2025年6月末A股活跃账户突破2.4亿,其中个人投资者占比99.76%,机构投资者不足0.24%。若指数长期偏离实际,可能加剧散户对市场的“失望感”,吸引资金的能力下降,导致市场流动性下降,不利于正确反映上市公司市值。
二、估值洼地,A股市值有待进一步提升
A股估值优势形成全球罕见“黄金坑”:从估值指标看,A股2024年市盈率、市净率、市销率分别为17.68、1.33、1.38,显著低于美股的29.13、3.64、2.84,且三项指标同比增幅(16%、8%、14%)均落后于美股。这一差距恰折射出A股的估值优势:若以美股当前估值中枢为参照,A股在盈利稳定增长的前提下,估值修复空间可达50%以上。
三、4638家“厚腰企业”筑基,市值结构健康度碾压美股
A股呈现罕见的“橄榄型”健康结构:A股在20亿元-1000亿元市值区间4638家,占比86.3%;美股20亿-1000亿美元市值区间1817家,占比33.7%,美股则以小市值(小于20亿,64.00%)企业为主,A股腰部企业的数量是美股的2.55倍,A股市值更具有成长性空间。
结论:A股已昂首迈入牛市征程,未来涨幅或超想象
数据来源:明德洞见《A股报告2025——中美篇》
版权声明:转载请标注完整来源,禁止删改核心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