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应是是近现代历史的绝对标准

多年以来,网络上,媒体上对于近现代中国的历史争论针锋相对,不同的观点对于历史的认知完全对立,而且各方都能拿出自己的论据来,这让历史学界发出了历史没有逻辑,或者说历史没有规律。

我认为这个情况的根本原因是历史认知的基础标准不同,现行的历史认知主流标准都是意识形态的,不是客观的。意识形态的对立必然导致历史认知的截然对立。

我认为对于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古代史与近现代历史的评价有一个根本的不同,那就是现代化因素。世界进入近代以来,现代化就是所有国家,种族和文明无法回避的命题,现代化决定了国家,种族和文明的生死存亡,因此现代化就必然成为历史的决定性因素,这就构成了近现代历史评价的绝对标准。

对于任何近现代历史人物,运动和思想都必须一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作为绝对标准,就是对于历史人物,社会运动和思想的研究首先就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和影响评价之后才能轮到其他因素的评价,其他因素的评价都是在现代化之下、之后,现代化的评价是绝对标准。

对于现代化因素的研究是需要公开争论的,我认为现在经济学研究,历史研究没有解决现代化的问题。去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给了研究国家失败的经济学家,但是至今没有谁给出了国家现代化如何成功的研究,也因此学术界拿现代性取代现代化的研究。

我个人认为现代化是一个目标导向的运动,而且现代化是一个典型的“创造性破坏”的过程,而且是非常严重的社会经济破坏过程,是“礼崩乐坏”的过程。正因为现代化是一个破坏的过程与创造的过程,所以以意识形态作标准是研究不了现代化的,也就找不到近现代历史的逻辑,而以现代化作为绝对标准就能看出历史的逻辑了。

以现代化作为历史绝对标准,整个历史的许多结论都将被推翻,但是历史的逻辑就非常清晰。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