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报|净利增近七成B面:瑞达期货屡拉合规警报
《星岛》记者 叶紫 实习记者 朱苑盈 深圳报道
今年以来,头部期货公司业绩有分化加剧的趋势。
8月20日,A股期货“F4”之一瑞达期货(002961.SZ)发布2025年半年报。报告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0.47亿元,同比增长4.49%;实现归母净利润2.28亿元,同比增长66.49%。
对比前一日发布半年报的南华期货(603093.SH)和已披露业绩预告的弘业期货(001236.SZ),业绩明显亮丽得多。
南华期货上半年实现营收11.01亿元,同比下滑58.27%,实现归母净利润2.3亿元,同比微增0.46%;弘业期货则预告,上半年公司净利润将亏损250万元至450万元。
那么,瑞达期货何以实现业绩的逆势突围?
资管业务成最大功臣
瑞达期货成立于1993年,2019年在深交所上市,成为第二家登陆A股市场的期货上市公司,其业务范围涵盖金融期货经纪、商品期货经纪、期货投资咨询、资产管理等,旗下子公司还开展风险管理、境外金融、公募基金及金融科技等业务。
半年报显示,瑞达期货多项财务指标表现突出,除了营收净利双增长外,扣非净利润亦较上年同期增长69.91%,第二季度增速尤为明显,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达128%。
瑞达期货表示,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资管产品规模扩大,投资向好,产品收益率提高。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资管业务营收达1.21亿元,同比大增223.83%。截至二季度末,公司资产管理权益规模为32.01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36.50%。
▲摘自瑞达期货2025年半年报
西部证券研报透露,公司旗下“瑞达期货-瑞智无忧99号单一”在私募排排网展示的104只CTA策略资管产品中业绩登顶。
此外,风险管理业务方面,瑞达期货营收虽同比下降5%至6.68亿元,但若以净额法计算,仍有可圈点之处。东吴证券在研报中称,上半年其衍生品交易新增名义本金222.99亿元,期权做市成交量、成交额分居行业第二、第三。传统期货经纪业务在严峻的市场环境下也稳中了基本盘,同比微降0.3%,母公司口径新增客户5704户,截至二季度末,客户保证金规模达143.25亿元,手续费收入1.92亿元,同比增长11.22%。
基于良好的经营业绩与财务状况,瑞达期货推出中期分红方案。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80元,预计拟派发现金红利8010.64万元。
合规“警报” 不时拉响
与亮眼业绩形成对比的是,瑞达期货近年来合规问题频发。
今年4月底,厦门证监局对其开出罚单,称公司对风险管理子公司内控存在漏洞,子公司瑞达新控资本会计核算不规范,部分贸易类业务收入确认不符合会计准则,致使往期财报数据不准确(已完成更正)。监管部门对公司采取出具警示函、责令处分相关人员等措施,董事长林志斌、总经理葛昶等4名高管被出具警示函并记入诚信档案,同时要求公司定时开展合规检查。
8月6日,厦门证监局再度责令瑞达期货改正。因其未对部分外部接入信息系统开展合规评估,且未妥善保存相关材料,违反《期货公司监督管理办法》,相关情况被记入诚信档案。
此外,中期协针对瑞达期货及其旗下海南、杭州分公司去年4月和8月已被通报的互联网营销业务内控缺陷、人员资质违规等问题,对公司及相关负责人予以公开谴责。
行业压力下多重隐忧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在头部期货公司业绩分化态势愈发显著的背景下,瑞达期货的“盈利密码”可归结为三点:一是资管业务的爆发式增长,成为拉动公司业绩增长的核心动力;二是风险管理业务的“提质增效”,通过做市业务和衍生品交易的良好表现,奠定了利润增长的基础;三是成本控制有效。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总支出同比下降,尤其是风险子公司支出减少。
但是,从期货行业及其自身情况看,瑞达期货同样存在不容忽视的隐忧。目前,国内期货行业正处于转型发展时期,在期货交易返还政策大幅调整、行业竞争激烈、全市场低利率,以及相关会计政策变化等多因素作用下,期货公司创新业务虽有增长,但尚未能完全弥补传统经纪业务优势锐减的缺口,期货公司整体面临业绩压力。
瑞达期货二季度末存货规模较上年末激增209.32%,源于子公司瑞达新控备货增加,库存积压风险需要警惕。同时,如何在追求业绩发展中兼顾合规更是其必须解决的问题。在近期的投资者互动中,瑞达期货明确表示,“年内无新业务布局”。